汉英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2017-09-27乔轩
乔轩
【摘要】当前,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逐渐加强了汉语与英语的文化交际,并促使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英文化相互碰撞,因而使得汉英词汇文化内涵受到广大高职教师的关注和重视。词汇在人们日常交流、文化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还体现了出不同人群的文化特点。因此,为了提升外语学习以及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正确理解并把握词汇的内涵很有必要,也十分重要。本文就汉英词汇文化内涵进行了相关比较,并作出针对性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汉英词汇 ; 文化内涵 ; 比较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6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各国人民的跨文化交际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据目前形势而言,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世界各国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形式,由此而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如果得不到好的解决,很有可能会阻碍各国之间的互相交流,如此一来便会形成尴尬局面。因此,如何提升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下学界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据了解,一些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不同领域的学者认为,解决跨文化交际理解问题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对方发展社会文化的语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文中利用相关理论及研究对实现跨文化交际提出若干建议,同时也分析了汉英词汇文化内涵的一些差别。此外,在当前外语教学中,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外国文化概念,继而在与民族文化之间对比时,形成一定的差异,由此而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1.语言及词汇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1.1语言内容分析
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与和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具有紧密关系。从当前来说,语言这一手段不但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同时,语言的形成很大一方面决定着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可以说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在语言中的任何因素都有明显体现。具体来说,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載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因此,在一门外语教学中,若想正确使用所教学的语言,就必须在分析语言表层结构时应当深入了解文化的深层内涵。现如今,语言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使用,而是体现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烙印,并且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所以,充分了解不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能够帮助人们真正理解和掌握一门语言。
1.2词汇内容分析
语言构成要素中词汇是基本要素之一,并与社会文化的联系最为紧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社会文化发生变化,那么词汇也会跟着变化,甚至比语法、语音变化的还要快。所以,词汇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词汇中的词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不仅包括不同民族的人不同文化观念中含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也包括了客观事物本质在主体事物中的反映,而前者指的是词的民族文化,后者指的是词的逻辑概念。据目前而言,有些人认为概念与词义这两者之间名异实一,但事实上这两个的内涵存在明显差别。逻辑学中的“概念”属于人类学的逻辑范畴,主要是对事物本质属性思维形式的有效反映,而语言学中的“词义”属于语言范畴,并带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是表达概念的一种语言形式。由此可见,不管在学习汉语还是外语,都应先了解不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继而才能明白不同概念的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语言范畴化的内容分析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或者与他人互相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一般与语言文化有直接关系,并且在认知世界、感知自己的生活当中同样也与语言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语言作为人类接受信息与进行文化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人类及时保存所接收到的外部信息。众所周知,语言主要由单个的词语、语法结构所组合而成,因而表现出不连续性这一特点,所以利用语言所保存的信息很有可能呈现出分解状态。也就是说,语言能够对人们保存的信息建立一个特殊的范畴。而处在范畴化过程中时,人的大脑便会利用范畴数量来感知多样化的外部世界。但是,在范畴化过程中容易限制人们的思维,一定程度下便会将人类对语言的理解限定在条框内,进而影响思维发挥。当前,范畴化的定义共分为两种。第一,广义范畴化指的是区分与形成范畴的一个过程中,利用其使用特点对人的外部及内部世界进行巧妙划分。第二,狭义范畴化指的是过程等内容归置为范畴栏,并且将其定义在范畴范围内。一旦形成固定的范畴,人们便会在脑海中不断接受,并且产生永久性记忆。另外,在具体实践中建立的范畴,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但在人的意识中,概念往往在不同概念之间相互比较下才能得到明确。所以,范畴的真实存在必须有清楚的区分特征。如果没有这一条件,人们就会模糊概念,甚至在实践中不能用语言清晰表达所要描述的对象,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会带来更大的难题。反之,如果一个话题还没有完全被范畴化,很大一方面会使周围的人产生恐惧和不安的心理。换句话说,模糊的事物或该概念会给人带来疑虑和恐惧。总的来说,范畴化能够帮助人类与周围世界及周围的人建立联系,并且利用范畴清晰地描述人的行为或现象。但要注意的是在借助范畴化进行假设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和区分范畴内的对象,以此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良后果。
3.观念的含义分析
与概念相比,观念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性质上都显得复杂很多。简单地说,概念是指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高度总结和概括,通常结合词语的解释来表明,如“死亡”的解释是:人的生命特征永久性的消失。同时,概念也分有不同的范围及内容。而观念囊括了一个事物或者现象的知识总和,并且也是词汇、语法等语言手段的总和,属于民族心理的一个过程。那么观念对于“死亡”的解释,不但可以通过人的个人经验进行解释,也可以根据仪式、感情等认知进行相关解释。具体而言,观念的总体内容特征大多数以非实质性为主。概念则带有情感、评价等色彩特征,很大一方面这些色彩可以成为证明观念所产生的知识的标志。在日前语言文化形成过程中,大部分观念都被用作集聚文化的集合剂,也可以说是文化常量,其中主要因为观念很早之前就已产生,追溯于远古时代,一些思想家等语言人士的观点在当下受到重点关注。另外,观念以多维形式存在,有抽象与具体、理性与感性等多种形式,而个人意识中观念的产生主要包括两种结果,一种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之间互相互动所产生的结果,一种是个人认知世界的活动及经验的结果。观念化指的是个人在获取或接受外部信息时产生个别观念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会看到人生命历程的永恒。其中在不同阶段中观念化所表现出的强度具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在童年及青年时期个人对本族文化的认识就已形成了观念。总之,人对世界认知的前提在于范畴化和观念化的形成过程,而在对世界认知的过程中形成特有的模式,在当前语言学中被称为“世界图景”。endprint
4.世界图景在文化中的作用分析
20世纪初,在物理学领域中世界图景这一概念就已出现,并且被作为外部事物内部形象的总和。而在这一基础下,利用切实可行、逻辑清晰的方法便能收获有关外部事物的一系列行为信息。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世界图景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人类学、语言学、文学等众多方面。现如今,世界图景的研究受到社会各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具体言之,世界图景的形成能够体现世界的需要,其中世界形象是其重要组成结构。图景指的是一种形象性的概览,则世界图景主要是对世界一种概括性的解释,以便促使人对世界产生轮廓性及总体上的认识。一般情况下,世界图景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镜像反映,而是对人的意识中所形成的世界观点的大量改造。也就是说,人的意识的现实反映是通过世界图景来实现的,一定程度下还会将建立意识的结果定义为人的目标。比如说,哲学家等学者在表现自己意识活动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将现实世界变得更为简单,以此缩小其范围,更加方便观察。另一方面,在范畴化和观念化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这两个内容的形成主要由某一共同语言文化共同体所决定,在此前提下,世界图景则可定义为文化的心理表现。因此,根据这一解释,可以确定世界图景的特点与文化现象存在共同性,即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体现出民族中心主义的特点,以及可以决定世界的认知。除此之外,世界图景的观念形成结合人经验活动的形成便能体现出世界图景复杂的构成,一个观念体系的形成包括各种各样的观念,基于这些观念便促进了观念空间的产生。世界图景最基本、最原始的词层有很多种,诸如观念词空间、颜色等方面,与此同时世界图景的另一词层则由语言文化的专有信息所决定和构成。由于每个人的认知世界大有不同,因此在人的经验及活动的不同便会存在不同形式的世界图景,但不同世界图景中却存在相同语言文化的共同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便能促使世界图景产生联系作用,并固定民族的形成。
5.世界图景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分析
回顾以前,在洪堡特学派中就有了关于语言形成的思想,这也是语言世界图景形成的起源地。同时,洪堡特学派还指出,人在使用不同语言的过程中,均被当作特殊世界观的特定承担者,而形成世界观的前提便是利用语言这一方式来进行。现如今,随着语言文化的发展,不同的学派之间对语言世界图景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其中通过学说核心思想发现,不同世界说着不同的语言,以及利用语言的不同形式表现出人意识中的现实世界。另外,根据这一学说核心思想認为,不同的语言直接影响人的思考模式,继而在对待同一事物当中会存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不同看法。以欧洲魏斯格贝尔为代表的学派认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联由中心世界所连接,也就是常用的语言手段。因此,语言世界图景的不同取决于语言的不同。比如说,在命名星座的过程中,星座名字的定义主要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为规定的。此外,语言世界图景还有可能包括两种不同的内容,一方面是决定语言存在的有效内容,另一方面是决定语言共同体的文化内容。总而言之,语言世界图景的形成反映了语言共同体的一致性,同时对语言共同体所属语言的独特性进行了有效巩固。
6.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世界图景的使用意义
我们知道,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历史以及不同的语言世界图景,同时现实世界统一事物的概念及观念通过不同语言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形式。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外国民族的一小部分世界图景。由此而得出,不同民族文化中,跨文化交际体现出不同语言世界图景的交际,也体现着两方固有语言、文化等信息的交流,并且也是两方行为、语言等表达方式的撞击。鉴于以上分析可以了解跨文化交际中要想相互理解、相互融合,必须建立在语言世界图景相互吻合的基础上。
词汇作为人们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必须加强语言学习,不管是汉语还是外语,同时对不同语言的词汇内涵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这样的基础上,不仅能正确掌握一门语言的词汇,还能了解外国的文化概念,发现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另外,词汇内涵在作为语学习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还应深入研究每个民族的概念、观念等内容,从而在不同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中,促进不同语言的有效碰撞。由此而找出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不同,最大限度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元克毅,付帅.汉英语言词汇的文化对比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5(29):149.
[2]孟唤.汉英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J].赤子,2015(01):126.
[3]杨杰,王艳波.论英语教学中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和缺失[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3):149-150.
[4]胡巧玲.汉英谚语的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策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10):151-153.
[5]刘馨阳.浅谈从数字词汇中所反映出来的汉英文化的相通与差异[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5(02):195-196.
[6]陈红波.新世纪以来汉英新词语文化心理研究[J].才智,2015(02):2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