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09-27郭俊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师德教育

郭俊芳

【摘 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师德的组成部分,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教师只有真正地爱学生,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才能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热爱学生;教育;师德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4-0133-0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要想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师德的组成部分,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它是教师素质、教师工作、教师业绩的集中体现,是启动教师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创設优化的教育环境的瑰宝。教师只有真正地爱学生,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从而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为师者应以德传道,奋其志。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肩负这一伟大使命中,师德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传道”之功要通过课堂上的灌输,还要依赖于教师高尚的师德、品行、人格对学生产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表率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自己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行,能以自己的思想、情操、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无论多忙,一定要干净、整洁、端庄、和蔼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绝不能蓬头垢面或者袒胸露背地面对学生。实践证明,教师的衣着仪表足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行为方式和对教师的态度。教师美好的形态,能够增强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高雅的修养,才能表现出行为美和风度美,才能促进学生的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教师必须首先正确认识这种差异,使每一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性格各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和尊重,获得应有的发展权利。教育家韩凤珍说过,教育者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切不可单以成绩、家庭条件论英雄,忘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教育宗旨。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这样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聆听学生的心声,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学生张伊贝,自小体弱多病,5岁丧母,父亲残疾,这些给弱小的她以沉重的打击,导致她性格孤僻。为了弥补她所缺失的母爱,帮她树立自信心,从而克服心理障碍,笔者从学习、生活方面给予她极大的关心和支持,替她购买学习用品,帮她补习功课,从思想上予以沟通。这样师生之间经过多次的情感交流、心灵碰撞,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些笑容……教师的关爱逐渐使她心情愉快、平和自信,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三、教师要因材施教

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一的、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他们制定统一的目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做同样的练习,会导致差生消化不了,而优生却吃不饱。学生在教师面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打击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做到有针对性,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个性和知识的全面发展。

学生陈舜,学习上比较懒散,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天中午,笔者走进教室,意外地发现他的桌子上摆着一幅漂亮的水粉画,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于是放学后,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极力夸赞他画的画,构思有新意、色彩搭配得当。他听了,眉飞色舞,还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绘画历史、绘画技巧……随即,笔者感叹:“要是做其他事情也有这样一份认真与执着,那该多好啊!”他听后先是一怔,既而脸微微一红,跑出了办公室……自此,他改掉了不做作业的毛病。

四、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负担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品质的熏陶、技能的培养,还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是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体育之道,配的德育和智育,而德育、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见体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切实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近几年,笔者不断探索和总结,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一是开好主题班会。如《我的理想》《手拉手》《我能行》等,帮助学生树立前途意识、互助意识、自立意识。

二是开展社会活动。成立兴趣小组、互助小组、小志愿者队,组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诸多兴趣和能力。

三是开辟咨询专栏。运用《我的心里话》栏目,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互通,消除学生的不健康心理。

五、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在时代的大潮中,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方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赢得社会的信赖与支持。

首先,教师应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发展和需要,用他们需要的方法去教给他们需要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知识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当我们所教学的知识在整个知识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时,我们就会感觉教学越来越得心应手,我们在课堂上的语言就会更加丰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对自己所教学科有透彻理解和深入地探究,对所教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要有清楚的认识,把握学科体系、结构和内涵。

再次,教师还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因为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爱,是教育永恒的命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热爱每一位学生,就是在热爱生命,热爱未来,热爱希望。

(编辑:杨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德教育
致良知与师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闾彬:师德建设应实现“四化”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