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班级特色项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7-09-27丁莲丽
丁莲丽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建构学理论,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班级特色项目,将跨文化交际教学融入项目实施中,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实践训练,并与传统的纯课堂跨文化交际教学进行了对比,提出了课堂、实践相结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模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实践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3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in the college education, in this research the intercultural training has been intergreted in a class project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pure theoritical intercultural less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ould be improved much more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practical and theoritical training than pure theoritical ones.
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0:引言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涉及到的文化生活各方面的交际即所谓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目的语所在国的历史、地理、习俗、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学的目的在于消除来自不同文化土壤团体之间的交际障碍、防止交际摩擦、促进文化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各类外语专业教学大纲中,也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在教学原则之内。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多元性的,包括了认知、感情和行为能力。目前,国内在各种语种的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基本是作为理论课程进行开设,更多的是传递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之前,即大一、大二阶段,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跨文化交际实践训练。这导致了,绝大多数的外语专业学生,在结束课堂理论教学的时候,在实习阶段的初期就面临了巨大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笔者在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4SCG283)的研究中,将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培训融入到班级特色项目中,对德语课堂的文化理论授课进行补充。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德语专业的第一届20名学生,通过跨文化理论教育和跨文化交际实践项目培训后,不仅大大提高了德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在进入大三顶岗实习初期就显示出了较强的德国文化适应性。这一试验性教学结果显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不仅有助于推动外语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进入涉外岗位后避免很多跨文化冲突、较快地在跨文化交际层面胜任岗位职能需求。
正文:
1.项目设计
高职德语教学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而在德语语言的应用中,中德跨文化交际是不可避免的主题。更确切地说,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于中德职场跨文化交际这一行为的。德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德语语言应用能力、德国文化背景知识,也必须具备强大的中德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日常的课堂教学只能传递基础的德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却无法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应用机会。学生只学不用,不仅学习积极性低、也对德国文化没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实行班级特色项目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德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实践机会,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为期1年的项目中,学生需要对浙江省德企的分布情况进行市场调研、有选择性地与一部分本地德企进行接触、邀请德国经理来校进行各种讲座、并进行相应的报道总结。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德语专业3120班20名学生被分成4个小组,分别负责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邀请函和讲座海报的起草和制作、会场服务以及报道总结。每个小组中每位成员的责任都被明确定义,做到责任到个人,避免事后因职责不清导致的互相推诿。在每个小组中抽取1名学生作为协调人,并组成项目协调组,跟进整个项目的进度、分配经费预算和应对意外突发性事件。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只是担任顾问的角色,不參与到项目具体实施中。
2.项目的教学意义——提升学生的中德跨文化交际能力
2.1.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合作发展的世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无论学生毕业后进入哪个行业从事哪个岗位,合作的精神和能力都是个人发展必不可少的首要素质。而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从小学开始,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更多的是竞争而非合作。这导致了学生追求课程分数的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的不平衡。在这项班级项目设计中,去除了学生间的竞争因素,加入的“协作”和“互补”的元素。项目进行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而整个项目的进行需要各个环节的合作。协调小组的工作,不是对各组同学的工作进行“挑刺”,而是对他们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和经验总结。每次总结报告,都非常注重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而非无谓的指责。
在1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整个班级体的团结度和集体荣誉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学生在共同工作中养成了合作所需的各种习惯:一种合作的思维习惯、语言沟通习惯和行为模式。在对项目的引导中,学生被要求遇到问题首先思考:“该如何解决?”而非“这不是我的错”或“这是某某的责任”;在语言沟通上,学生必须先如实地描述事实,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而非开口指责;在行为上,学生首先必须确保自己已尽全力做到最好。此外,学生必须在每次总结中指出其他同学的优点并进行学习。endprint
在项目实践中,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训练,这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2.2德语学习积极性的增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交流离不开语言。但任何一门技能,只学不用是学不好的。由于经济政治原因的限制,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虽然学了多年的英语,但是从来没有出过国,在生活中也没有应用英语的机会,导致了“哑巴英语”是中国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与英语相比,德语是一门小语种,应用的领域更加狭窄,许多学生可能在进入德语专业学习前,连个德国人都没有见过。为了避免“哑巴德语”现象的出现,专业必须在现有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与德国人、德国企业、德国文化接触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德语、运用德语的积极性。
在本次项目中,学生接触的目标对象是浙江本地的德企。在第一阶段社会调研之后,专业通过外经贸局、外专局等途径,帮助学生取得了相应德国专家的联系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必须自行书写德语邮件、德语邀请函,与德国专家进行接触。在德国专家赴校进行报告会的前期,学生必须按照德国的文化传统,制作一系列的文件,如海报、节目单、日程安排单、路线图、路标等,完成会场的准备活动。在报告会中,学生必须担任接待员和主持人的角色。在报告会之后,学生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德语报道的撰写和写德语感谢函。
一系列的工作安排,迫使学生从听、说、读、写各方面综合运用已学的德语技能,并认识到了自己专业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之前的被动地、盲目地学习德语,转为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德语。
2.3.德国文化的感性认识
课堂授课传授的永远是知识,而不是体验。而对一种文化的真正认识,光是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亲身的体验,对学生而言,所谓的“德国文化”永远不过是书本上没有生命的文字。学生如果在学德语的时候对德国文化没有体验,那么一方面无法培养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无法学习,如何让语言真正起到文化载体这一作用。由于国情限制,中国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处在一种目的语国文化隔绝的状态中学习外语的。而“哑巴外语”和低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这种学习模式的产物。及时个别学生的外语水平达到较高的水平,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却没有响应提高。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因为文化冲突而无法完成学业的案例并不少见。
在本次班级项目中,学生必须主动走出校门与德国企业接触,亲身感受德国企业的干净整洁、严肃正规、计划性强、时间观念强等以前只在书本上读到过的特质。这一体验,让学生在日后与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接触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着装、言语、守时性进行了注意。在之后的校园生活中,德语专业的学生在种种细节方面不经意地體现了德国文化的特质:在举办晚会之前,他们会按照德国传统,至少提前二周以书面形式,用中、德双语向每个老师发出邀请函;在寻找专业老师前,他们会提前以电话或短信的方式进行时间预约;在课堂讨论的时候,如果与老师的意见有分歧,他们会勇敢地站起来阐释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在毕业典礼上,德语专业的学生是全校唯一穿西装出席典礼的。
结论:
与应试教育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同,素质和能力教育的效果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有效的课堂教学与专业设计的项目实践教学相结合,其效果要远远超过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宁职院应用德语2012级的学生在第六学期离开校园进入顶岗实习的阶段就已显示出明显强于其他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本文撰写期间,学生已有6个月进入工作岗位,去除专升本的7名学生,在其余13名学生中,2名学生在第五学期结束赴德实习,追踪调查显示,他们在德国有很好的跨文化适应性,没有产生明显的文化不适或冲突;2名学生在中国企业为期4个月的顶岗实习刚刚结束,就因为良好的德语语言水平和中德跨文化交际能力,被公司派遣赴德驻留;2名学生留校实习,被委托从事外事服务工作,在实习2个月后成为小组长开始带领其他外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06)
[3]许力生.跨文化能力构建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4]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04)
[5]陈欣.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J]外语界.2012(05)
[6]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