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17-09-27王会兰欧阳自根刘邵容刘冬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效率多媒体

王会兰++欧阳自根+刘邵容+刘冬元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一般资助项目:本科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融合式”辅助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索——以高等数学为例(XJK014BGD070 )

摘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直观、形象,信息量大,节约板书时间,突出重点难点等优势。但也有其缺点,比如,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节奏不易把握,容易削弱教师主导地位等等。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大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多媒体”与“黑板板书”有机结合,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大学数学; 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

形象的图像语言以及高度的抽象性及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课件使用,数学的多媒体教学在实践中都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如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就我们的教学经历谈谈多媒体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将之与黑板板书相结合。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一) 能形象直观地展现数学学科中的各种几何空间关系、动态地表达数学思想

譬如在进行《高等数学》中“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教学时,涉及到二次曲面的图形,有些图形很难在黑板上画出来,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专门的数学软件,如Matlab, Mathematica, Maple等等,就可以绘制出这些曲面的三维图象,达到了生动逼真的立体效果, 方便学生理解图形特点,快速确定积分区域和积分上下限。

(二)有助于增加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书写概念、定理的内容以及例题的题目, 这必然会减少分析问题的时间;而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将概念、定理及例题题目等通过课件的制作写在幻灯片上,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课堂上的体力劳动、减少其粉尘吸入,还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更详细的讲解思路或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問题,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软件, 以突出的方式展现 在屏幕上。如将重要的概念、定理、关键词、难以理解的内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几何图形中关键的点或线段等, 或以动画形式,或以不同字型,或以醒目的颜色来突出显现,从而起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记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1])。

(四)大大改善了数学教学的视听环境

大学数学课程都是公共基础课,大部分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还不允许小班教学,一个教学班级的学生人数往往上百或更多。坐在后排的学生难免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和听不清教师的声音,许多同学因此多有抱怨甚至放弃了听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而在多媒体教学中, 由于电子板书和无线话筒的使用, 其清晰、 大号的字型、 先进的扩音系统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2])。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弊端

(一)不利于数学学科中推理过程及逻辑关系的“情景”展现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的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3])。由于数学的推理过程早已经书写在课件上,如果仅让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课件的内容行走,学生就缺少一种积极的参与意识,其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培养。

(二)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的视线更多地集中在电脑屏幕上,无法观察学生,也无法更多地应用肢体语言。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投影屏幕上,课件和鼠标就成了主导因素,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人机互动”,自然就影响到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 容易导致教学节奏过快

教学实践中发现,仅用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容易导致节奏过快,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也不方便学生做笔记,同时也极易导致学生精神疲乏。

三、如何将多媒体与黑板板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在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的视觉中心,与学生有着情感上的交流,教师的一笔、一画、一个习惯性的手势,甚或演算时的一个小错误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将有利于教师的即兴发挥及教学节奏的把握,从而更好地展现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及教学内容的推理过程。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

(一) 选择并制作合适的课件

选择或制作合适的课件是上好多媒体课的关键。课件的制作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可控性和实用性。

1.注意数学课件页面内容的布局

数学课件界面的布局要简洁明快,颜色的搭配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 避免过于强烈的色彩反差。页面上的文字力求精炼, 避免学生视觉疲劳。一些抽象概念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表达力求形象具体,巧用动画、图形代替静态文字载体,以帮助学生理解。图片不宜过多,尽量使用小而清晰的图片,避免喧宾夺主。

2.课件内容的选择应该恰当、有针对性

内容选择切忌“书本或教案”搬家式的罗列。公式或重点内容可用醒目的颜色或字体以示区分,但重点不宜太多,否则就没有重点了。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一张幻灯片往往不能将一个例题的解题过程罗列完毕,可以考虑在下一张幻灯片中仍然将例题的题目及前面步奏中的重要结论重新打上来,避免反复翻页。

3.依据学生逻辑思维的节奏精心设置课件内容的切换过程。endprint

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事先已编排好,内容切换迅速,如果教学节奏过快,往往造成学生的思维难以跟上的局面。为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务必要考虑到数学学科逻辑性强的特点,设置合适的内容切换方式。

(二)正确处理好课件与教师的关系

1.课前审阅并修改多媒体课件

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所授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已有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必要的审阅与修改,如确认课件中是否存在问题,对授课内容的再一次熟悉以及例题的增删。

2.多媒体与黑板板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

在数学课程的知识讲授过程中,一边讲解, 一边板书定理、公式及例题的推理论证过程,能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一举一动得到拓展和延伸。而多媒体技术营造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情景式教学环境,却能使抽象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控制授课节奏,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反应,控制教学节奏。其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屏幕上,而应时刻关注学生。当觉察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困难时,应放缓授课节奏,必要时需要重复引导。当觉察到学生理解较顺畅时,可适当加快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进度。在例题讲解时,不要把例题答案提前切换出来,必要时需要利用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推理后续结论。对一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可要求学生自己先进行探究并动手写出解题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可进行课堂巡视,即能及时发现学生在相应知识点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四)学校软、硬件的支持

数学课件中的公式多,图形多,制作出科学、实用与美观的课件是相当耗时耗力但又非常关键的一步。因此,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课件制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学校也应从政策、物力方面资助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或者购买一些制作精良的课件。在硬件方面,可采用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如激光翻页笔、电子手写屏、无线麦克风等,将教师从放映员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实现对教学媒体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控制([2])。

综上,我们认为,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模式可归纳为如下模式:

总之,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们即不能因为它的优势而让其仅仅成为教师体力劳动的替代品,也不能因为它的一些弊端而因噎废食,还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方式上。如何让两种教学手段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師和教学管理机构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侠,殷志祥,许峰等.浅谈现代教学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2011,(3):165- 166.

[2]卢浩,冯家勋,白先放.基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工科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62 - 63.

[3]张伟.建构主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J].教育探索,2008,(5):54-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数学教学效率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专业需求与案例驱动相结合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中大学数学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究
以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谈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