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养阴合剂治疗狼疮性肾炎气阴两虚型的临床观察

2017-09-27吴洋赖瑞杜娟朱松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临床研究

吴洋+赖瑞+杜娟+朱松柏

摘要:目的评价益肾养阴合剂联合激素及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予益肾养阴合剂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来氟米特片治疗;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片、来氟米特片治疗,探讨益肾养阴合剂对减少狼疮性肾炎蛋白尿、撤减激素方面的作用。结果2组临床总疗效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可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证候积分,在24h尿蛋白定量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经治疗后激素用量均减少,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益肾养阴合剂联合激素、来氟米特片治疗LN(气阴两虚型)具有良好疗效;(2)益肾养阴合剂可辅助激素撤减,可减少蛋白尿;(3)益肾养阴合剂是治疗LN(气阴两虚型)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益肾养阴合剂;气阴两虚;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93.2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9-0022-03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表现。由于LN发病机制复杂、病情较重,现尚不能根治,病死率高。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优势,可增效减毒。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益肾养阴合剂联合激素、来氟米特片治疗狼疮性肾炎(气阴两虚型)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到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证属气阴两虚型的LN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SLEDAI评分、激素用量等方面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2009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其中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必须符合第7项“肾损害”的条件。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订的狼疮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标准。

1.3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在18-65岁的患者,性别不限;本次发病后尚未使用其他治疗LN药物;自愿受试,签订知情同意书。

1.4病例排除标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严重感染、肿瘤性疾病的患者;合并有心、脑、肝、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妇女妊娠或哺乳期患者,过敏体质,已知对本药组成成分过敏者;正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SLEDAI积分大于14分者;中医辨证不符合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一般治疗两组患者均需避免劳累、日晒、情志刺激等诱发因素,防寒保暖;饮食清淡,禁止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光敏感性食物等。

2.1.2试验组予益肾养阴合剂(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丹参、白茅根、甘草、金樱子),由云南省中医医院制剂中心统一制备。每剂汤药制成3瓶合剂,每瓶100 mL,每次1瓶,每日3次,醋酸泼尼松0.25~5mg·kg-1·d-1、来氟米特10mg每日1次;

2.1.3对照组予醋酸潑尼松0.25~5mg·kg-1·d-1、来氟米特10 mg每日服1次。

2.1.4激素撤减先服药15 d,检查相关实验室指标。若病情好转且稳定则激素开始减量,每次减量5 mg,此后每15天复查1次,据患者病情依上法减量激素,减至20 mg时,减慢减药速度,每15 减2.5mg。

2.1.4疗程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2.2观察方法

2.2.1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临床缓解: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SLEDAI≤4分,尿常规正常,尿蛋白定量<0.15g/24h,肾功恢复/保持正常,血清白蛋白正常,血液系统恢复/保持正常。显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SLEDAI积分5~9分,尿蛋白/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50%,尿蛋白定量持续<1.0g/24h,肾功恢复/接近正常,血清白蛋白正常,血液系统恢复/接近正常。有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SLEDAI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尿蛋白/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25%,尿蛋白定量1.0~2.0g/24h,肾功能、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有改善。无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无改善或加重。

2.2.2安全性指标在治疗的第0、30、60天时检查受试者的体温、呼吸、脉搏、心电图。

2.3统计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脱落病例处理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未坚持服药予脱落处理,试验组、对照组各2例,脱落病例不参与数据分析,符合试验有效病例120例,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

3.2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见表2。

3.32组SLEDAI评分比较见表3。

3.42组实验室指标比较见表4。

3.5治疗后2组激素用量比较见表5。

3.6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4例恶心呕吐,2例皮肤瘙痒,3例肝功能异常,对照组出现腹痛腹泻3例,感染2例,肝功能异常8例,均予对症处理后继续治疗外,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4讨论

狼疮性肾炎没有确切的中医病名,多归属于中医的“水肿”、“虚劳”、“阴阳毒”等范畴。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邪毒侵袭等,阴阳失衡,克于脏腑经络,而导致该病的发生。随着疾病的发展,邪毒耗气伤阴,苦寒之品的长期运用,正气渐亏,阴血日益耗损,虚火偏亢,逐渐出现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之证。治疗重在补气养阴,滋补肝肾。益肾养阴合剂由黄芪参麦二至六味丸加减而成,重其中黄芪益气固表、利尿,为君药;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麦冬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五味子滋肾阴、收敛固涩,三者相合滋补肝肾之阴、固涩精微。合用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寓滋肾养阴,利湿泻热;配伍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肾益阴、清虚热;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丹参活血祛瘀,与诸药配伍,可达滋而不腻之效。全方补气养阴同时兼顾,使阴阳互根互用,气血化生无穷。

本研究表明益肾养阴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SLEDAI评分及24 h尿蛋白等实验指标,中药辅助激素撤减的作用凸显,尤以长时间应用后明显。且毒副作用较小,是治疗狼疮肾炎安全有效的药物。该方辅助激素撤减的机理尚不清楚,有药理研究表明中药中补阳药能促进激素的分泌[1]。也有研究表明对激素敏感或激素依赖的患者撤减激素的时间较对激素不敏感的患者时间长[2]。笔者推测该组方可能改变机体对激素的依赖性和敏感性或有类似激素的治疗效果,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安照华,车旭东.中药替代激素治疗肾炎蛋白尿例析[J].光明中医,2010,25(1):7-8.

[2]杨利娟,黄君梅,王飞.何首乌、骨碎补和淫羊藿的植物雌激素作用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2,3(3):37-3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研究
平窦膏治疗湿热毒瘀型肛隐窝炎40例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小儿院前急救及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复方硼酸含漱液的药理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