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7-09-27杨齐陈静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

杨齐+陈静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给予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2组均以30 d为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改善的效果及心电图改善程度。 结果银杏酮酯滴丸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使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银杏酮酯滴丸;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9-0025-03

银杏,《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味甘苦而涩,入肺、肾二经,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等功效,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作用最好的天然药物之一。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萜内酯类以及少量的多酚类、生物碱、长链醇、酮类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1],主要发挥药理作用的是黄酮类和萜内酯类,被称为银杏酮酯。据近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银杏酮酯可以治疗循环系统紊乱、咳嗽、哮喘、过敏、记忆力减退等病症,对于改善胸闷、胸痛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功效显著。有研究表明,银杏酮酯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降低血脂,缓解患者心肌缺血[2-3],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至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银杏制剂的发展已历经五代,银杏酮酯滴丸是第五代银杏制剂,黄酮醇苷、游离黄酮、萜类内酯含量高,药物起效快,安全性高。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共80例,年龄50-84岁,其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入选标准:所有病例诊断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型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并且心电图伴有ST段压低,心功能NYHA分级II-III级。西医诊断标准:典型的发作性胸痛,呈压迫、发闷、紧缩性,持续3-5min逐渐消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平坦或倒置,发作后心电图可恢复至原水平[4]。中医临床术语中将胸痹(心痛)定义为: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所养,导致的以胸闷、反复发作性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缺血性心脏病,即冠心病[5]。观察指标:(1)心绞痛严重程度。参照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分级标准,分为IV级。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例如行走和上楼,但紧张、快速或持续用力可引起心绞痛发作;Ⅱ级: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快步行走或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风中行走、情绪激动可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00m以上或登一层以上楼梯受限;Ⅲ级: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100~200m或登一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IV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出现心绞痛症状。(2)心电图ST段改善程度:记录心电图纸上ST段最低位置处到基线水平的距离。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在治疗前均记录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心绞痛严重程度级别。

共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50岁-82岁(64.2岁±5.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岁-84岁(64.5岁±4.9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d、阿托伐他汀20mg qd、贝那普利2.5mg qd、氢氯噻嗪12.5mg qd、美托洛尔6.25mg bi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40mg q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基础上加银杏酮酯滴丸(5mg/丸)40mg tid。疗程30天后,复查常规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再次记录心绞痛严重程度级别。

1.3疗效评价标准

1.3.1心绞痛疗效标准(1)显效:①心绞痛消失并且心电图ST段恢复基线水平;②心绞痛严重程度好转2个级别以上并且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改善50%以上(满足以上任意一项均视为明显有效);(2)有效:心绞痛严重程度好转1个级别并且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有改善,但改善不足50%;(3)无效:仅有心绞痛严重程度好转1个级别但心电图无改善或仅有心电图ST段改善但心绞痛严重程度无改善或心绞痛及心电图均无改善。

1.3.2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标准(1)有效:室性心动过速消失或发作阵数减少80%、持续时间缩短50%以上,并且室性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上;(2)无效:室性心律失常无减少或室性早搏减少次数低于50%,室性心动过速阵数减少低于80%、持续时间缩短低于50%。

1.4统计学分析患者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1。

2.22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比较见表2。

3小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稳定型心绞痛)或不稳定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导致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综合征[4]。目前中医认为胸痹病因主要有外邪侵犯、脏腑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而心阳不足为病之本,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为病之标。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5年死亡统计数据,心血管疾病死亡占主要疾病死因首位,1990-2015年间心血管病死亡率总体呈攀升态势。心绞痛是临床医生和病人危险的警告,持续的心绞痛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加以干预,是临床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endprint

银杏作为一种古老的植物,其药用价值早已被肯定,其有效成分为银杏总黄酮和银杏内酯,可以治疗循环系统紊乱、咳嗽、哮喘、过敏、记忆力减退等病症,对于改善胸闷、胸痛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功效显著。银杏制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历经五代,从第一代单纯的银杏叶烘干、粉碎原生药制粒压片开始到第四代,银杏叶有效成分不断纯化、提升,但一直不能有效控制其中有害成分银杏酸。据研究证实银杏酸有过敏、神经毒性、变异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毒性及胚胎毒性。银杏酮酯滴丸作为第五代银杏制剂,把银杏酸严格控制在5ppm以下,黄酮醇苷、游离黄酮、萜类内酯含量高,另外还含有高剂量的黄烷醇,药物起效快,安全性高。银杏酮酯能有效清除沉积在血管壁的脂质,清除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降低血脂,预防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起到通脉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见表1)。有研究证实黄烷醇对冠脉疾病发生的若干环节,如内皮细胞功能、血压、血脂、糖耐量、炎症反应、细胞再生过程都有积极影响。除此之外通过动态心电图的对比观察,发现银杏酮酯滴丸对改善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果(见表2),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缺血的心肌损伤,对Ik和ICa-L的抑制作用[6]和延长心室乳头肌延迟后除极(DAD)潜伏期,缩短DAD的时程,减少DAD的幅值,抑制触发活动的发生[7]。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酮酯滴丸的治疗组心绞痛的缓解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且治疗过程中副反应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别(见表3),副反应均为轻微的、可耐受的,表明银杏酮酯滴丸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绞痛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新型、有效、安全的制剂。

参考文献:

[1]孙久荣,刘文胜.银杏叶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8,14(4):300.

[2]楊义芳,吴国有.银杏叶药理研究概况[J].现代应用药学,1995,12(5):12.

[3]游松,姚新生,陈英杰.银杏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8,5(2):142.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9-216.

[5]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6]祁小燕,张志雄,崔启启等.银杏苦内酯B对缺血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L-型钙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4,(01):25-29.

[7]王星禹,张志雄,刘爱华.银杏酮酯(GBE 50)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02):199-2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心绞痛
硝酸甘油能治心绞痛,也能致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谈谈心绞痛
同是心绞痛,“性情”大不同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