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维课程评估体系,促进师生联动发展
2017-09-27程加堂段志梅熊燕
程加堂++段志梅++熊燕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课程评估主体单一、评价结果片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由学生、教学督导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课教师、同行教师五个维度的课程评估体系。通过对现行课程评估体系的弊端以及五维评估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联动发展。
【关键词】教学质量 ; 五维 ; 课程评估 ;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03-02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师生间开展教学活动的桥梁,对其进行有效评估可以提升课程的内涵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往往采用学生评价教师的“学评教”单维课程评估模式,且以总结性评价为主,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客观,并难以促使学生进行更好地学习或自我反思。基于此,本文构建一种具有多元主体参与的五维课程评估体系,即以学生评价为主体,辅以教学督导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课教师自评和同行教师互评等课程评价模式,并将其作为课程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依据,以期促进课程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1.现行课程评估体系的弊端
1.1 课程评估主体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主要采用“学评教”的考核方式,具体分为两类:一是问卷评课,二是网上评课。前者是在某学期课程教学结束前,通过向学生发放测评表,由学生完成问卷评价。后者是在任课教师阅完试卷,并录入成绩后,由学生在查看成绩之前,先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后者的评价方式多于前者。然而,由于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应付心态,或者迫切希望尽快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而随意对任课老师进行打分,从而导致评课结果的主观性。另外,鉴于学生的评价结果可能会影响到教师的年度考核以及职称评定,致使存在教师“怕”学生、甚至“讨好”学生的现象,其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
1.2 课程评估体系缺少建设性
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课程评估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总结性评价为主、以形成性评价为辅的评课模式[1]。尽管许多高校设置了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期初和期中教学检查,但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及时发现和改进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对于总结性评价,而又普遍采用“学评教”模式。通过利用打分等方法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主要用于“考核”,淡化了“建设”的作用,使评课制度形同虚设,无法有效促进“教”与“学”及课程的内涵建设。同时,在“学评教”评课模式中,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评价无法体现出来。
2.五维课程评估体系的主要内涵
2.1 评估体系科学性
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既是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又是评价活动逻辑展开的归宿[2],因此,开展评估体系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理论。在构建五维课程评估体系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强化甄别功能,以评估机制引导课程内涵建设。同时,评价指标应当简单明了,既有独立性与完整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且评价等级区分度应明显。
2.2 评估主体多元化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课程与教学的共同发展,这就需要确定课程评估体系的主体。而在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主要设计以下五个方面的评估主体:学生、教学督导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课教师以及同行教师。
通过构建五维课程评估体系,以对高校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检验,并由客观的评价结果促进教师内省和教学反思[3]。依此来调动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课程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2.3 评估体系导向型
课程评估的目的在于能够客观地反映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质量,凝练经验,“以评促教”。而作为课程建设的指挥棒,课程评估体系应着眼于促进教学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判断课程开设的实际效果,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不应为了“考核”而评估,尽量避免出现只关注评估结果而忽略建设导向的问题。
3.五维课程评估体系的构建
红河学院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五维课程评估制度,即从学生、教学督导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课教师以及同行教师等五个维度来评估课程教学质量,以克服单一主体评价的局限性。同时,每个评估主体分别进行表格设计,包含学生用表、教学督导团用表、职能部门负责人用表、同行教师用表以及被考核教师自评表,总分均为100分。鉴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全程体验者,因此设置学生评价主体的权重为50%,其他四维主体的权重分别为20%、15%、10%和5%。
3.1 课程评估参考标准
鉴于一所高校开办了多个专业,且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同时,对于任一专业,其所涵盖的课程也具有多个类别,既有通识课、平台课、专业课,又有实验(设计)类课程等。因此,不可能为每个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评价指标,这就需要考虑诸多课程的关键观测点。表1中给出了课程评估参考标准。
3.2 学生评课
学生评课用表中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三大项,又分为10个指标体系,每项权重10%。具体评价指标见表2所示。
在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网上评教。要求学生按照评课标准逐项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作出评价,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评教时,学生个人信息进行隐私化处理,从而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同时,将学生对教师评价标准设定为A(优)、B(良)、C(中)、D(合格)、E(不合格)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分值为某项评价指标的有效评价分数的平均值。此外,实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通过在各个教学班设置信息员,以对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予以信息反馈,便于及时调控和改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3 教学督导团评课
教学督导团由教学经验丰富、授课效果优异的教师组成,他们主要从教学仪态、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四个一级指标进行评价,权重分别为10%、40%、30%和20%,重点评价教学内容能否有效传递、教学效果能否顺利实现、重难点能否深入显出等方面。在督导团进行分组时,按课程内容性质特点进行分类督导,以对任课教师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督导的针对性。此外,教学督导团还需检查、督导有关教学、教改方面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
3.4 职能部门负责人评课
由职能部门负责人了解院系内部教师的教学质量,听取师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对教师的教学纪律、教学水平、教學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把握。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习效果,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另外,根据最终的五维课程评估结果,将排名前10%与后5%的任课教师组织起来,就经验、不足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教学交流研讨,以促进教师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使评估体系形成一个良性的动态循环。
3.5 同行教师评课
同行教师根据课程教学情况以及教学效果,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就以下问题作出评价并进行打分:(1)本节课的主要优点;(2)本节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3)学生的课堂表现;(4)对改进自身教学的启示;(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6 教师自评
任课教师应将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促进的一个重要思路,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以对其改进教学活动提供“自省性依据”,用于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同时,并可为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管理的改进提供依据。
4.结论
由于课程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本文通过对高校五维课程评估体系进行探讨,使评价结果更为公正、客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师生的联动发展,推动了课程的内涵建设,并为高校发展课程评估理论提供了实践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桂芝,李婧.完善本科生课程评价体系激发师生联动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2,(15):52-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