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叫好不叫座”
2017-09-27汪兆平
文/汪兆平
“一次注册、区域有效”,对广大医务人员而言,多点执业终于得到政策的赋权。
不过,想让梦想真正照进现实,一些鸿沟依然不得不跨越,医生执业自主性问题、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私立医疗机构区域卫生规划设置问题、医责险问题等,如果这些相关配套条件得不到解决,医师多点执业无疑会障碍重重,甚至成为空中楼阁。
首先要解决医生培养谁来买单。传统医务人员的培养多在其所供职的公立医院内完成。公立医院是医务人员人力资本投入的主体,谁投入,谁受益的逻辑似乎顺利成章,这些成熟的医务人员也被认为是公立医院的“活资产”,一旦放开多点执业,岂不等同于国有资产流失?加之公立医院财政投入越来越少,政府监管越来越严苛,公立医院面临的生存压力日益加大,成熟的医务人员若不断外流,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一系列问题很可能把多点执业带入“叫好不叫座”的窘迫现实。
传统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存在旧有法理争议和现实利益障碍,新生代医务人员的成长也困难重重。近些年,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始向欧美国家取经,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虽然在医疗教育投入上并不可观,但是却愿意以公帑的名义支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需的经费,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医生均由国家而非所在的医院买单,医师多点执业也就少了很多的非议和利益障碍。而我国财政经费在国家、公立医院和医学毕业生之间的分摊却仍有些不清不楚。
更为困难的是,由于实行精英教育和严格的医学技能培训,美国医生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就可以独立行医,或者加入社会办医疗机构成为独当一面的医生雇员,而中国的新晋医师在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能力上仍然欠缺。
其次是解决社会保障如何衔接问题。在医务人员的社会保障上,新旧体制也同样纠缠不清。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人事编制、绩效工资、科研职称和社会保障等体制福利,既是医务人员体制内的“保护伞”,也成为束缚医务人员个人自由的“捆仙绳”,即使有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医务人员挣脱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绩效工资、科研政策的束缚,其社会保障问题依然难解,医生第二执业点可能只会支付其工作薪酬,不会考虑医生长远的退休保障。因此,多点执业医师所涉及的两家医疗机构之间在其社会保障权益之间如何统一协调?多点执业医师选择自主创办诊所,其原有公立医院的社会保障与其他执业机构之间如何衔接?这些问题都亟待卫生、人保、财政等相关决策部门统一决策意见。
当然,横亘在那些准备开战多点执业医师面前的,远非前述两项“拦路虎”,私立医疗机构区域卫生规划审批松绑、医责险市场的兴起、医疗质量的监管和病人安全等都是需要予以解答的改革方程式,其不仅考问着执业医师,也考问着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和卫生监管部门,亟待各方形成合力,在发展过程中共同完善方案,共同撞开一个医师多点执业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