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史簋谈殷墟甲骨文“丂”的地望
2017-09-26黄锦前
黄锦前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从考史簋谈殷墟甲骨文“丂”的地望
黄锦前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将应国墓地M257所出考史簋的“考”与殷墟甲骨文的“丂”合观,从语言文字、文献及历史、地理等角度对有关出土和传世材料重加分析和反复推求,殷墟卜辞的“丂”即“考”,与考史簋的“考”当系一地,其地望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
考史簋;考;殷墟卜辞;丂;地望
殷墟甲骨文中屡见用作地名的“丂”,其有关辞例为:
(1)癸丑〔卜,在〕长……步……
囗囗卜,在丂……王步于……亡灾。(《合集》[1]36777/5)
(2)贞……奠臿……以刍……于丂。(《合集》101/1)
(3)丁酉卜,争贞,在丂,妥来……二人延……丁用。(《合集》228/1)
(4)辛未,贞,在丂牧来告辰,卫其比史,受……(《合集》32616/4)
(5)囗囗卜,戈在丂牧。(《合集》35240/4)
“丂”,《甲骨文诂林》按语云:“卜辞丂字与金文形体同。《说文》以为‘丂,气欲舒出,ㄅ上碍于一也’,支离牵付,不可据。金文以为‘考妣’之‘考’。卜辞用为地名。‘丂’当为‘柯’之本形。甲文‘斤’、‘老’诸字均从‘丂’可证[2]。林欢从此说,并引《左传》襄公十九年“齐及晋平,盟于大隧。故穆叔会范宣子于柯”为证[3]。
“柯”又见于襄公十九年《春秋》经文:“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杜预注:“魏郡内黄县东北有柯城。”杨伯峻注:“据《清一统志》,柯城在今河南内黄县东北。与庄十三年之柯异地。”可知此“柯”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东北,春秋时系卫地[4]。杨说“庄十三年之柯”即《左传》庄公十三年“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之“柯”,同年《春秋》经曰:“冬,公会齐侯,盟于柯。”杜预注:“此柯,今济北东阿,齐之阿邑。犹祝柯今为祝阿。”杨伯峻注:“柯,齐邑。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五十里有阿城镇,当是故城所在。”又襄公十九年《春秋》经:“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杜预注:“祝柯县今属济南郡。”同年传曰:“十九年,春,诸侯还自沂上,盟于督扬,曰:‘大毋侵小。’”杜预注:“督扬即祝柯也。”因此,这个“柯”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与阳谷县之间,系春秋时期齐地,又称“祝柯”或“督扬”[4](P26-27,战国时期称“阿”,或称“柯”、“东阿”[4](P39-40。二者区别甚为明显。
此外,《春秋》经传还有“柯泽”、“柯陵”。《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丙子晨,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杜预注:“柯泽,郑地。”又成公十七年:“乙酉,同盟于柯陵,寻戚之盟也。”《春秋》经作:“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杜预注:“柯陵,郑西地。”“柯泽”、“柯陵”系郑地,与上述二“柯”地不同。林欢指出,据上揭卜辞例(4)及例(5)可知,“丂”地应设有牧场[3](P101),从其名“泽”、“陵”来看,可能与卜辞的“丂”地无涉,故可不论。
上述齐地之“柯”位于今山东省东阿县与阳谷县之间,在王畿之外*商代王畿的东限在濮阳一带,参看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商代史》卷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9-40页。,对照上揭有关卜辞来看,“丂”在此地的可能性当不大,似应予以排除,上揭林欢等引《左传》襄公十九年有关文字以说之,可见其认为卜辞的“丂”应即在今河南内黄县东北的春秋时卫地“柯”。
传世有一件作册疐鼎[5],下落不明,器形未知,从铭文字体看应系西周早期器。铭文云“康侯在朽(柯)师,锡作册疐贝”,“康侯”二字与沬司徒疑簋(康侯簋)[5](7·4059)、康侯觯[5](11·6173)等“康侯”字体近同,约为成王时器。从器物时代来看,“康侯”应即屡见于铜器铭文和文献的康侯封。“朽”一般读作“柯”,地名,即上揭《春秋》襄公十九年“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杜预注“魏郡内黄县东北有柯城”及杨伯峻注“据《清一统志》,柯城在今河南内黄县东北”等所云,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东北的春秋时卫地之柯,“柯师”应系在殷商故地的王师即殷八师的驻守之地。
结合作册疐鼎“在朽(柯)师”来看,将卜辞的“丂”定在今河南内黄县东北的春秋时的卫地“柯”,似无大碍,当可基本论定。但随着新材料的出土,这个问题可能还要再作斟酌。
1993年,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M257出土有两件西周中期的考史簋(M257:1、2)[6],其铭文作:
唯十月初吉丁卯,考史作唐姒媵簋,用旂眉寿永命,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享。
李鹏辉《平顶山应国墓地M257出土铜簋铭文补释》[8]已指出其释字之误,不赘述。我亦有小文,指出据簋铭“考史作唐姒媵簋”,可知此二簋系考史为嫁女至唐国所作媵器;“唐”应即《国语》、《左传》等所载位于南土的姬姓唐国;“考”应系兼有国、族名性质的地名,“考史”为杞国史官,系考地人,以地为氏,考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9]。据文献记载,武王伐纣后,封夏禹后代东楼公于杞,称杞国。其初封在今河南杞县,后迁至今山东安丘东北。《史记·陈杞世家》:“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今杞县、商丘一带,正是殷商王畿东南限所在[3](P40-41),因此,将簋铭与甲骨卜辞合观,可见殷墟卜辞的“丂”即“考”,应与考史簋的“考”系一地。
考地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西周中期穆恭时期,考地属杞国,考史簋的考史即考地人,系以地为氏。懿王时期,杞人东迁至今山东安丘一带,其地入戴[9]。《汉书·地理志下》:“(梁国)县八……甾,故戴国。莽曰嘉谷。”颜师古注引应劭曰:“章帝改曰考城。”王先谦《补注》:“汉于戴国立甾县。”《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一:“考城县……古戴国也,《春秋》隐公十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后属宋,楚灭宋,改名曰榖。汉以为菑县。《国都城记》曰:‘县西南有戴水,今名戴陂,周回可百余里。’盖本戴国,取此陂水为名也。汉之兴也,其邑多菑,年数不登,故邑曰‘菑’。孝章帝柴于岱宗,过菑县,诏御史曰:‘陈留菑县,其称不令。故高祖鄙柏人之名,武帝休闻喜而显获嘉,其改县为考城县。’至晋属济阴郡。高齐天保七年省考城县,移成安县理此。隋开皇十六年仍改名考城县,属宋州。武德五年,改属曹州。”《舆地广记》卷七:“畿考城县,本子姓戴国,《春秋》‘宋人、蔡人、卫人伐戴’是也。秦谓之榖县。楚汉兵起,邑多遇灾,因名甾县。汉属梁国。后汉属陈留郡。章帝东廵,诏改曰考城,取‘越,乃光烈考武王’之义也。后魏曰考阳,置北梁郡。北齐并废之,以为城安县。隋开皇十八年复改曰考城,属梁郡。唐属曹州。梁开平元年属开封府。皇朝崇宁四年来属。”所记与《元和志》略同。《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卷一亦云:“戴,今河南睢州考城县故城,即古戴国。隐十年,郑取戴。”概言之,其地秦置甾县,汉章帝二年(77年)改置考城县[10],即上揭《汉志》颜注引应劭曰:“章帝改曰考城。”西晋初废,寻复置。北魏孝昌中改置考阳县。北齐天保中改名成安县。隋开皇十八年复名考城县。可见该地名“考”,系一脉相承。
总之,将簋铭与甲骨卜辞合观,殷墟卜辞的“丂”即“考”与考史簋的“考”当系一地,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
上述应国墓地发掘者将考史簋的“考”释作“柯”,认为系柯国之柯,柯国在上揭《春秋》经传所云之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的齐国柯邑,从文字及地理的角度来讲,皆无根据,当不能成立。
若将殷墟卜辞的“丂”定在今河南内黄县东北的春秋时卫地“柯”,自然没有硬伤,或可备一说。其所引以为据的《春秋》经传所记在今河南内黄县东北的春秋时卫地“柯”,西周时期属卫,据上揭作册疐鼎“康侯在朽(柯)师”可知,该地在西周时期即称“柯”,不过“朽”与上述殷墟卜辞的“丂”从字形上来讲还是有所区别,二者之间虽有关联,但并不能直接等同。这一系列的“证据链”是建立在“丂”读为“柯”的支点上,但甲骨卜辞的“丂”是否能读为“柯”,和文献及金文的“柯”相对应,还值得再讨论。换言之,若严格来讲,这些所谓的“证据链”实际上并不存在,充其量也祗是一些比较零散的证据,而并不过硬。相反,殷墟卜辞的“丂”与考史簋的“考”,从字形上来讲却颇为一致,显然要比将“丂”读为“柯”要直接,无须转弯,因而也更加可信,综合上述从地理方面讲,考史簋的“考”地也在殷商王畿范围内的情况来看,卜辞“丂”的地望自然以定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为优。
综上,将应国墓地M257所出考史簋的“考”与殷墟甲骨文的“丂”合观,从语言文字、文献及历史、地理等角度,对有关出土和传世材料重加分析和反复推求,可知殷墟卜辞的“丂”即“考”与考史簋的“考”当系一地,其地望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
[1]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3.
[2]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3457.
[3]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商代史》卷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17.
[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C].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24-2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4;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M257发掘简报[C].华夏考古,2015,(3):9-21.
[7]王正,雷建鸽.柯史簋与柯国、唐国[J].中原文物,2015,(5):25-28、44.
[8]李鹏辉.平顶山应国墓地M257出土铜簋铭文补释[A].李学勤主编.出土文献(第八辑)[C].上海:中西书局,2016.66-73.
[9]黄锦前.应国墓地M257出土考史簋读释[J].出土文献,第十一辑,待刊.
[10]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二册)[C].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7-8、19-20、44-45.
[责任编辑:郭昱]
K877.1
:A
:1001-0238(2017)03-0001-03
2017-05-14
黄锦前(1979-),男,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商周青铜器与先秦秦汉出土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