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污水成因和截污方法及水环境整治管理的思考

2017-09-24邱斌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3期
关键词:水环境

邱斌

摘要:在水环境整治管理中,要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治水之基,坚持把污染减排作为治水之本,坚持把机制建设作为治水重要制度保障,全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和保护。本文对污水成因、截污方法及水环境整治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污水成因;截污方法;水环境;整治管理

引言: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水环境的建设,水环境建设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是必不可少的。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对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优秀宜居城市、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城市各方面竞争力的增强、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城市品位的提升、城市水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城市环境的稳定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膨胀,大部分河道成为"排污渠""臭水沟"。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对河道的污染治理就显得刻不容缓。目前对河道污染治理常见方式有截污、清淤、水循环、岸墙及周边环境整治等。为此对地区污水成因和截污方法及水环境整治管理等问题作几点思考。

一、城乡污水产生的成因

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由于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一般来说,水自身有自净能力。水的自净能力包括稀释扩散、沉淀堆积、氧化还原以及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等。大体可以分四段:第一为污染段,由于大量污染物混入,河流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极少,除了细菌以外,其它生物较少,特别是几乎不存在自氧性生物;第二是分解段,分解有机质的生物逐渐繁殖,生物分解活动激烈,大量消耗溶解氧,鱼类难以生存,出现藻类和需氧较低的原生生物等,而在生化需氧量逐渐降低后,水中溶解氧又逐渐增加;第三为恢复段,藻类、鱼类和其它大型生物重新又活泼起来,水质逐渐变清;第四为清水段,溶解氧接近饱和,水质清洁,自净过程到此完成。城乡污水产生的成因主要有三类。

(1)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由工业“三废”直接产生。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会对大气产生严重的一次污染,而这些污染物又会随降雨落到地面,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未经处理的电镀废水、酸洗污水、冶炼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造成的水樗污染,工业废渣如高炉矿渣、粉煤灰、硫铁渣、洗煤泥选矿场尾矿及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等,由于露天堆放或地下填埋隔水处理不合格,经风吹、雨水淋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随降水直接对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水形成水污染。

(2)城市生活污水。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生活污水量激增,生活污水排放量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在严重污染地表水的同时,通过下渗也对地下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垃圾填埋处理技术落后、垃圾填埋选址不当等原因,垃圾填埋场的渗漏液已经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农村污水。农村人口每天产生的数万吨生活污水和几十万吨生活垃圾,大部分生活垃圾都露天在城郊和乡村堆放,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威胁饮水和农产品安全。由于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滞后,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也没有任何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措施,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在农业方面,自从实行农业生产承包制以来,农民对有机肥料的施用大幅度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快速增长,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不仅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更使农村湖塘重度富营养化。根据分析,一般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大量残留农药随降水进入水体。同时,在水土流失过程中,土壤养分和有机质也随泥沙一起被带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由于地表水污染严重,农业灌溉使用被污染的地表水造成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侵蚀土壤,并下渗到地下水中,造成更严重的污染。

二、污水截流方法的分析

1、全部截污。全部截流就是用一条大管或渠道把排入河道的雨污水全部送入泵站,泵站前设置闸门来控制水量,旱季时关闭闸门提升污水,雨季时打开闸门溢流多余的污水。此种截污方式优点是污水收集效果好,截污彻底,但此种方式由于需要敷设的管道管径较大,管道投资大,不适合大面积的截污。

2、分散截污。分散截流是敷设的管道只截流排入河道的污水和初期雨水,此种截污方式管道较小,投资小,适合大面积的污水截流,缺点是需要设截污井、拍门或闸门等截污设施进行截污,施工难度较大。

3、河边截污。以上方式不管是全部截流还是分散截流,对于河道截污都需要在河道边或河道内敷设截污管道。河边敷设管道适用于河道边有较宽阔的空间,河边房屋离河道边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截污管道的敷设相对比较简单,开挖、顶管或水平定向钻施工都是可以选择的施工方法。

(1)河边挂管。此种情况利用支架和管卡把污水管固定于挡墙上,污水管和排污口利用三通和弯头连接,隔一定的距离设清扫口便于后期检修,具体形式如下:采用挡墙挂管的方式解决了河边没有位置敷设管道的难题,管道采用管件进行连接,造价低,但此种方式只适合小管径(D≤200mm)污水管道,管径太大管道的固定将很难进行,此种方法将不再适用。因此,挡墙挂管较适合河道挡墙完整、河道排污口管径较小且分散、截污管道小的情况。

(2)河内埋管。当截污管管径D>200mm时,挡墙挂管无法使用,管道需要埋设在河道内,管道可以埋设在河边的具体形式如下:此种情况如果管道埋深较低(低于挡墙底标高),则施工难度较大,河道围堰及挡墙支护要求很高,如果支护不好容易造成挡墙开裂及对河边房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不影响河道排洪断面的情况下,在此种情况下应尽可能的抬高截污管的管底标高,减少开挖。河道内埋设的管道应按规范要求一定间距内设檢查井以便清疏,检查井可以采用成品的塑料检查井或现浇的混凝土检查井,检查井的井面标高一般与挡墙顶标高平齐。endprint

三、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对生态型河流的建设加以重视,要遵循自然规律,对水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治理,令水资源能够产生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要结合水资源的综合状况,全面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进行考虑,再制定一些目标,分期实现。

(3)坚持对重点区域的水环境的治理,同时也要加强对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以点面结合的形式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

(4)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要令各部门对管理职能进行监督与强化,明确各岗位的职责、遵循各项规范、齐抓共管。

(5)坚持由政府引导的原则,政府要大力支持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对资金的整合、市场的运作都要加以重视。各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对城市水环境进行分级管理,各执其责,实行规范、科学的管理体制。

四、加强水环境整治的主要举措

水环境整治和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百姓的福祉。更加重视水环境整治和保护,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着眼根本、抓住重点,突出当前、立足长效,扎扎实实做好水环境整治各项工作。

一要深化认识,合力营造加强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的浓厚氛围。一是进一步深化对水环境整治和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八大强调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設”的要求,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坚定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决心和信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切实营造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整治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每年“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生态日”、“节水宣传周”等重要节日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专题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单位共同营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全民生态意识,把保护水环境、爱护水资源变成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实际行动。三是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借鉴国内外做法和经验,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数据,扩大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要着眼根本,大力推进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一是积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根据各流域水环境的承载容量,科学谋划农业现代园区的合理布局。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标准化”的要求,积极推进以循环经济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改进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

三要突出当前,有效解决水环境整治和保护中的重点问题。一是积极整治工业重点行业的污染排放。要继续着力开展对纺织印染、化工、机针、电镀等行业的整治。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要求,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导向,探索建立专业园区或划定专业区块,促进上述企业向专业园区或区块集中集聚,做到集中管理、集中治理、达标排放。加大对沿河工业企业环境执法力度,开展多层次的执法检查,坚决打击超标排放和偷排行为。对违法排污企业一律在当地媒体上曝光公示,鼓励企业节水减污。二是继续加快城乡治污设施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区域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治污功能,按照治污范围,加快相关管网建设,提高集镇污水收集率,减少直排环境污水量,尽早实现集镇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结语: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人类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需要提升对水的保护意识。在建设过程中,造成水污染问题严峻,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对此,加强生活污水以及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同时要向居民普及生态环保意识。高度重视水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合理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是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加快城乡建设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孙悦 .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11).

[2]庄云飞. 城市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8).

[3]何云,胡啸,王军,徐慧娟.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221-223.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环境
南阳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水域下游平原地区水乡特色县水环境治理的瓶颈与对策分析
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水环境审计研究
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