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干预在BiPAP呼吸机应用病人早期依从性效果观察

2017-09-23谭雅丽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呼吸机依从性护理人员

谭雅丽

江西省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330003

集束化干预在BiPAP呼吸机应用病人早期依从性效果观察

谭雅丽

江西省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330003

目的分析集束化干预在BiPAP呼吸机应用病人早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BiPAP呼吸机干预,之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在BiPAP呼吸机应用病人早期依从性较好,护理满意度较佳,可应用推广。

集束化干预;BiPAP呼吸机;早期依从性

慢性阻塞性疾病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其死亡率高达16%,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传统的护理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护理内容过于简单,从而导致患者不能较好的恢复。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目前临床上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护理方式,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避免其肺炎的发生[2]。本院选择集束化干预在 BiPAP呼吸机应用病人早期依从性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100例慢阻肺患者,接受护理的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纳入标准: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符合呼吸病学诊断标准。③无精神疾病、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④无其他意识或功能障碍疾病及老年痴呆症。排除标准:①在实验过程中突发其他症状而死亡者。②在对其进行随访过程中连接中断或因其他原因退出者。③因合并呼吸衰竭或病情加重入院的患者。

一组患者中(观察组),有32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总例数的36%(18/50),年龄在40-61岁之间,平均年龄(50.56±2.13)岁。

另一组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40-62岁之间,平均年龄(51.24±2.15)岁。

2组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其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日常生活护理及基本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详细的为患者介绍有关慢阻肺的疾病知识,且还应告知其使用 BiPAP呼吸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为患者介绍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目的、效果、原理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有心理准备。在患者治疗时,护理人员应陪伴在患者身边,从而消除其紧张、害怕的不良情绪,并指导患者将呼吸频率与呼吸机保持同步。

(2)BiPAP呼吸机干预护理:护理人员应间断性的给予患者饮水,并对湿化器中的水量进行检查,将水温保持在37℃左右。对患者面罩连接情况及固定带松紧程度加强检查;并指导患者在手术时取半坐卧位,并告知患者应采用口呼气、鼻腔吸气,尽量减少张口呼吸动作。术前禁止食用发酵胀气食物、碳酸饮料等,多使用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并通过对患者胃肠胀气的情况采取是否需要留置胃管,从而减轻胃肠的压力。

(3)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可采用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如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在对其进行随访时应尽量避开午休时间,从而了解患者睡眠质量、夜间小便次数、生活习惯、BiPAP呼吸机的使用时间等,并对患者出院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如佩戴面罩是否出现不适感及治疗期间是否出现眼红或口干的情况,再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3.1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3.2 疗效判定

治疗依从性评价方法:采用依从性量表进行判定,此量表共包括四个问题,感觉症状严重后是否停止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是否有时忘记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感觉症状好转后是否停止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是否偶尔不注意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四个问题中,全部回答为否定则评价为治疗依从性佳;有一个以上(包括一个)为依从性不佳[3]。

护理满意度可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4]。(满意+较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本院自设判定标准,总分0-100分,0-40分不满意,40-70分较满意,70-100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率(%)表示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用卡方进行检验(用SPSS 20.0软件处理),当2组慢阻肺患者对比有明显的差别时,用P值小于0.05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 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00%(48/50),明显优于对照组76.00%(38/50),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3.讨论

集束化护理是为改善患者呼吸疾病的一种护理措施,该护理是为了促进医院护理质量而组成的。集束化护理已经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中,对静脉置管及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干预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保障。

在本次治疗中,对慢阻肺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依从性。在本次护理中,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从而预防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且还能有效避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无创呼吸机是目前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还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避免及改善患者二氧化碳潴留,对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进行纠正,从而降低死亡率。在应用呼吸机的过程中,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如胃肠胀气、呛咳、排痰不畅、误吸、面部压疮、面罩漏气、皮肤过敏、鼻粘膜不适及口鼻干燥等,从而影响了呼吸机的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痛苦的增加,从而导致患者拒绝使用[5]。但在此期间为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呼吸机的治疗,并告知其采用呼吸机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其能够尽快恢复健康。护理人员通过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访视的方式了解患者出院使用呼吸机的情况,若有任何不适感,告知其应及时回院就诊。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具体措施见下: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8.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00%,P<0.05。

综上所述,将集束化干预应用于BiPAP呼吸机病人早期依从性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1]李艳丽,敖冬梅,万群芳等.BiPAP呼吸机压力延迟上升功能对患者早期带机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0):1188-1189.

[2]朴希君.护理干预对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5):857-859.

[3]陈婷,张丽,秦勤等.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不良心理应激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71-173.

[4]郭继彩.优质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预防感染的疗效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2223-2225.

[5]钟素苗,尹良胜,苏芬等.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41-42,137.

R 473.5

A

1672-5018(2017)03-026-01

猜你喜欢

呼吸机依从性护理人员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