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实施效果
2017-09-22胡西西孔翠花
胡西西 孔翠花
【摘 要】目的:探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上半年收治的9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实验组的护理方案为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较比二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院后,依据产科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控制血糖具有积极帮助。
【关键词】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葡萄糖耐量异常情况,较易引发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等不良事件,对母婴健康具有严重威胁[1]。为确保顺利妊娠、安全分娩,该类患者通常要入院接受治疗及护理。我科在2017年上半年对部分GDM患者实施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数据
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6月收治的GDM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94例,均符合WHO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分布在22--39岁范围内,平均(29.2±3.7)岁;孕周在24--37周之间。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对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则按照产科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如下:
入院当日: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讲解住院相关规定制度;为其发放临床护理路径图表,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并发放《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
入院第2d:为患者讲解妊娠糖尿病的危害性以及可能诱发的并发症,以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还要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配合护理[2]。护理人员要依据孕妇的实际情况,计算其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制定出低糖、营养的饮食方案。还要叮嘱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自私加减或停药。
入院3d至出院前1d:每日和患者共同监测胎心变化及胎动情况,并做好记录;指导并陪同患者做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要对其尿常规、尿酮体进行评估,而后对饮食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饥饿感或低血糖反应。
出院当日:出院时要为患者及家属强调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叮嘱患者要按时来院进程产检,平时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发生低血糖。
1.3 评价指标
测定并对比两组孕妇在入院时、护理后的血糖指标,包括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整理研究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与检验,其中计量资料是以( ±s)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是以(n,%)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 2值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说明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 研究结果
入院时,兩组孕妇的血糖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现代护理中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身体状况,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内容为纵轴所制定的护理路径图表[3]。该模式可使护理工作更为科学、有序,既可提高护理质量,又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对患者、护理人员均有益。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入院后要做多项检查,且突发状况较多,在护理工作中难免出现漏项、重复等情况,这便为其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该类患者按照产科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检查,还可做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等护理项目,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此次研究中,对94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的护理方案为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说明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更具优势。
由此可见,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入院后,依据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孕妇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艳粉,李领侠,张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43-150.
[2] 李冬玲,陈玉婵,郑月仙等.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5): 3136-3138.
[3] 杨艳君,陈照.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 (6):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