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书,你快回来

2017-09-22丁向阳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板书课堂教学

丁向阳

摘要:板书具有即时呈现精彩生成、充分展示教学架构、突显教学核心内容、示范学生写字等独特价值,然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课堂上教师开始少用甚至不用板书。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经典课例,对“物象”勾勒式、文脉梳理式、主旨提炼式三种图形板书设计模式作了具体评析,板书应精要、新颖、灵活、美观和谐统一,其价值是信息化教学工具无法替代的。

关键词:板书;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08C-0036-04

板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颇具传统色彩的教学手段,曾经备受重视。但随着信息丰富、画面精美、呈现快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驻课堂,使用PPT已成为许多教师的“家常便饭”,板书已被极具视听冲击力的PPT所取代,大有“退居二线”之势。就笔者听课经历来说,不要说常态的中职语文课,即便是一些中职语文评优课甚至示范课,那些匠心独运、赏心悦目、异彩纷呈的板书几乎“销声匿迹”了。笔者“固执”地认为,这是中职語文课堂教学的悲哀,也是中职语文教师的悲哀。

出乎意料的一次观摩感受更触动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去年5月,笔者应邀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浙江绍兴联合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论坛”。论坛安排了3节观摩课,执教教师均为获得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的课,无疑是成功的,特别是在教学设计创新、师生互动、多媒体运用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然而让笔者感到有些遗憾的是,除了一位教师在移动黑板上板书了文章题目和作者姓名外,其他教师整堂课下来移动黑板上“空空如也”。难道板书真的可以被PPT等现代教学工具所取代吗?面对板书岌岌可危的地位,笔者开始审思被越来越多年轻教师所忽视的板书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一、板书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价值

与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相比,板书依然有自身独特的功能与价值,有许多内容是PPT所不能呈现的,有许多功能是PPT所不能达到的,PPT和板书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而应该是相得益彰的互补关系。那么,和PPT相比,板书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一)板书可以即时呈现精彩生成

众所周知,PPT的内容往往由教师在备课时自己确定,具有很强的预设性,不能随着课堂的变化和学生的表现做及时的调整。而中职语文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学生在课堂上随机的“出彩”发言,他们在探究问题时产生的分歧和争议,教师在特殊教学情境中闪现的瞬间灵感,常常是教师事先难以料想到的,这些内容依靠PPT无法做到即时呈现,然而板书却可以。因此,板书更能够真实地记录教学过程,反映师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轨迹,见证学生学习的收获和进步。

(二)板书可以充分展示教学架构和教学流程

板书不仅仅是教学版块的充分呈现,也是教学过程的流动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板书是文本的缩影,板书是流动的课堂。在课堂上,以板书为依托,展现教学的整体架构,揭示每个教学版块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是教师所关注的,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所需要的。由于课堂流程常常是以线性方式呈现给学生的,每个教学板块的学习内容孰先孰后、孰轻孰重,教师一般情况下是了然在胸的;但对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学习内容相对陌生,即便课堂上教师讲解过以后也常常难以建立起这些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合理、清晰的板书却可以呈现一堂课的全部教学流程,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一堂课的经验,进而将零碎的知识和体验融为一体。当然PPT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展示,但如果缺失了板书,没有了教学内容循序呈现的过程,学生对其认识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更何况大多数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动力不足,成就感缺失,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板书“那是必须的”。

(三)板书可以突显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总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重点、难点来展开的,虽然PPT也可以将这些教学重点、难点呈现出来,但其页面毕竟是有限的,总是需要通过不断地翻页来呈现一些新内容。对于一些与教学重点、难点关系密切的关键词、中心句,学生在课堂上只听教师讲一遍很可能是不够的。如果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就可以反复提及,学生在整堂课都可以看到,讨论时也会尝试着运用,从而不断深化理解。板书的内容常常是课堂教学内容最精炼的概括,依托板书可以强调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引导学生做课堂笔记,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可见,一个好的板书设计既有利于突显教学的核心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四)板书对中职学生写字有榜样示范的功能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中职学生用手写字的功能严重退化,以至于写的字“惨不忍睹”。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可以强化中职学生对汉字的笔画顺序、字形结构的印象,强化中职学生的书写意识,增进中职学生的书写愿望,对中职学生写好字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语文老师能写出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那无疑能给中职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板书是示范作用更大、影响更深远的“活字帖”。笔者高中语文老师王运东先生写得一手好字,语文课上他的板书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之美,课后他的板书成了笔者临摹的字帖。如果说今天笔者的字还能拿得出手的话,得感谢王先生对笔者的影响。

可见,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具有重要而又独特的价值。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晶。教师的教育激情在板书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板书中,师生的精彩对话在板书中……

二、中职语文课堂板书设计

关于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语文教育名家多有论述。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为《中学语文板书集》(上)一书题词:“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既要醒目,又要悦目,对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1]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板书要力求简明扼要,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凡要写上黑板的一字一句,都要经过精心选择、细心组织。”[2]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先生指出:“好的板书书写要规范、优美。”[3]endprint

基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學的实际,笔者认为,板书设计应追求精要、新颖、灵活、美观的和谐统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文体不同、教学目标不同、训练重点不同,加之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故板书设计也各不相同。在常见、实用的语文板书中,图形板书因一看形象直观,再品妙趣横生而深受广大中职语文教师的青睐。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具体课例,重点介绍三种图形板书设计模式。

(一)“物象”勾勒式

所谓“物象”勾勒式,是指在设计板书时,从文题中的“物象”(物品、建筑物、景物)入手,用简笔画勾勒,以达到“具体而微”效果的一种设计模式。在中职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题”中有“物”,它们以“物”为载体,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触景生情。此类文题较多,如《项脊轩志》《项链》《长江三峡》《灯》《世间最美的坟墓》等等。如果能紧扣文题而简笔勾勒“物象”,浓缩提炼文字,那么一个颇具韵味的“物象”勾勒式图形板书就呼之欲出了。

笔者在执教《项脊轩志》(苏教版第二册)一文时,将板书设计成一个“轩”的形状。“轩”是此文的线索,作者的喜和悲都发生在这个“小轩”中。作者借记“轩”来抒发五世盛衰之悲,三代亲情之痛,而此文最鲜明的写作特色是“细节感人至深”。

(二)文脉梳理式

所谓“文脉梳理式”,是指在设计板书时,从梳理文脉入手,以理清行文思路、故事情节的一种设计模式。《六国论》(苏教版第二册)堪称论证的范例。笔者在执教该文时,针对中职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把“理文脉、学论证”作为教学的重点,并设计了如下板书。

下面是笔者在执教《项链》(苏教版第四册)一文时设计的板书。笔者以“项链”为中心,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提取一个个关键词,最后形成了一挂精美的项链。该板书形象直观,既清晰地展示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又完整地再现了小说的故事情节,还正确地把握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主旨提炼式

所谓“主旨提炼式”,是指在设计板书时,从文章的主旨入手,在提炼主旨的基础上,用图形板书把教者对主旨的理解呈现出来,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祝福》(苏教版第四册)是中职语文教材的传统经典篇目,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而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牵涉的面又很广,到底该怎样明晰教学思路,又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呢?一番思量之后,笔者决定从两个角度切入来展开教学:一是从祥林嫂一生的生活轨迹和悲惨遭遇看“没有春天”的祥林嫂”,二是从祥林嫂的几次抗争看摇摆于“做稳了奴隶”与“想做奴隶而不得”之间的祥林嫂。于是呈现了下面的板书。该板书让教学的过程流动了起来,也让学生的思维流动了起来。

综上所述,板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依然是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精美的板书,就是一个流动的课堂。但如今,在有些中职语文课堂上,板书已渐行渐远,甚至被PPT完全替代。笔者坚持认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PPT和板书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应该把现代化的PPT和传统的板书完美结合起来,让中职语文课堂演奏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华丽乐章。基于中职语文课堂板书大面积“缺失”的现状,笔者在此真情呼唤:板书,你快回来!让我们的中职语文课堂因板书而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正,等.中学语文板书集(上).1983:5.

[2]于漪.语文教师如何成长[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156.

[3]崔峦.板书,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发展[J].湖南教育.1986(6).

责任编辑:夏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板书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