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价值分析
2017-09-22钱慧玲钱颖玲周小智
钱慧玲,钱颖玲,周小智
1.浙江萧山医院风湿免疫肾病科,浙江杭州 311202;2.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西吉安 343000;3.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吉安 343000
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价值分析
钱慧玲1,钱颖玲2,周小智3
1.浙江萧山医院风湿免疫肾病科,浙江杭州 311202;2.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西吉安 343000;3.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吉安 343000
目的 浅析血清CRP(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RRA(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浙江萧山医院确诊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依据甲氨蝶呤片与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两种药物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药物治疗无效的2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其余75例纳入对照组。检测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2、16、20、24周的血清CRP含量,并用DAS28值评价患者的疾病活动度。 结果 药物只治疗24周的随访结果显示,RRA的发生率是25%。药物治疗24周,实验组患者的CRP含量是(14.38±3.88)mg/L,呈现出动态变化,且各时间段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验组RRA患者血清CRP水平随时间推移所呈现出的动态变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作为预测RRA的重要依据。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血清C-反应蛋白;预测价值;动态变化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人体的自身免疫性和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侵蚀性骨关节炎[1]。近些年,各种细胞毒药物和抗风湿性药物均已被应用到RA的临床治疗中,且治疗效果较好[2-4]。该组研究从血清CRP(C-反应蛋白)着手,探究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预测价值,旨在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早期预测、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现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疗资料,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确诊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所选取病例都符合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RA的诊断标准,且同意参与该次研究。依据甲氨蝶呤片与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两种药物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5例,对照组75例。实验组25例患者中,男9例,女16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为(37.21±11.48)岁,病程为5~37个月,平均病程是(16.11±11.52)个月;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21例,女54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为(35.21±14.11)岁,病程为4~36个月,平均病程是(16.21±11.11)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两组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差异性比较。
1.2 药物治疗方法
纳入该组研究的100例患者均接受MTX(甲氨喋呤片)与 SASP(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治疗,治疗周期24周。药物使用量:甲氨蝶呤片 (国药准字:H22022674) 7.5~15.0 mg/次,1次/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国药准字:H31020840)1.0 g/次,2次/d。部分患者可以同时口服治疗效果较好的非甾体药物,具备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以保护患者胃粘膜。
1.3 临床观察指标
在药物治疗前和药物治疗后的12、16、20、24周进行随访,主要观察患者的疼痛状况,并检测患者的ESR(血沉)、超敏CRP、关节肿胀指数和疼痛指数。依据患者的ESR、触痛关节和肿胀关节数计算DAS28,以此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另外,监测、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常规指标。
1.4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①显效:甲氨蝶呤片与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两种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或者完全消失,检测指标多于50%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生活可自理,且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②有效: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临床检测指标超过30%恢复正常;③无效: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未改善,有些患者甚至加重,且其临床检测指标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方法
研究两组病患的临床数据,将抽取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录进SPSS 15.0统计学软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率(%)表述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验证组间计数资料的差异性;用(±s)表述计量资料,用t检验验证组间计量数据间的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该研究组所选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24周药物治疗后,共39例显效,占39%;36例有效,占36%;25例无效,占25%。25例药物治疗无效病患即为难治性类风湿炎患者。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动态变化情况
治疗前,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 CRP水平分别是(21.35±11.50)、(19.71±12.18)mg/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应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12、16、20、24周的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12、16、20、24周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两组关节炎患者的CRP变化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病患的血清CRP动态变化状况[(±s),mg/L]
表1 比较两组病患的血清CRP动态变化状况[(±s),mg/L]
?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AS28评分变化
通过比较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AS28评分分别是(8.35±2.02)分、(8.44±1.66)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12、16、20、24周的DAS28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2、16、20、24周的DAS28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它们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DAS28评分变化[(±s),分]
表1 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DAS28评分变化[(±s),分]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12周治疗后16周治疗后20周治疗后24周实验组(n=25)对照组(n=75) tP 8.35±2.02 8.44±1.66 0.332 1.287 6.02±1.34 5.42±1.28 17.431 0.043 5.05±1.94 4.35±1.58 19.246 0.031 5.07±1.78 3.65±1.02 23.215 0.011 4.65±1.47 3.03±1.14 27.131 0.004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系统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炎性滑膜炎,主要临床特征是足部、手部出现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伴随关节外的器官受累和血清类风湿因子呈阳性,最终引发关节畸形或关节功能丧失[5-10]。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因素比较多,裴峰[11]研究结果显示病情比较重且极易发展成为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因素常包括受累关节数目多、中青年女性、全身症状明显、出现并发症及各项化验指标连续增高等。
该研究将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作为主要研究指标,并探究它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预测中的价值。患者依据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内涵,并结合甲氨蝶呤片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治疗24周后的临床疗效,在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出25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其余75例作为对照组,并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及DAS28。结果表明治疗24周,实验组患者的DAS28值分别是(4.65±1.47)分,高于对照组的(3.03±1.14)分,这说明实验组病患的疾病活动度比较高;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患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而实验组病患12、16、20、24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病患。该研究与张丽等人[12]研究一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24周后的CRP水平为(14.85±7.07)mg/L,对照组治疗24周后的CRP水平(9.09±6.18)m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提示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与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有关,且对其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血清C-反应蛋白是一项评判类风湿关节炎严重与否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检测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致残率的评估中具备重要价值。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动态检测类风湿关节炎病患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来预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风险,并有效降低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
[1]姜宁.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5(3):247-248.
[2]刘小军,冯艳广,王俊丽,等.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15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8):33-35.
[3]陈琪,王兵,方晓玲.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和硫酸羟氯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1):73-74.
[4]谢戬芳,白云强,赵向聪,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的表达及不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用药对其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2):219-222.
[5]史冉庚,韩启明.依那西普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5(S1):247-248.
[6]许百洁,莫守崎,薛晓倩.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 (1):120-122.
[7]董晓微,方新民,杜宗孝,等.6项自身抗体免疫学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12):1409-1411.
[8]陈开慧,李仁保,李凯,等.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IL-6、CRP水平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1):303-304.
[10]张喜梅,黄燕,钱留军.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评述[J].中医临床研究,2016(7):109-110.
[11]裴峰.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血清标志物阳性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3):1900-1901.
[12]张丽,刘迎迎.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预测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128):147-150.
Analysis of Predictive Value of Dynamic Change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
QIAN Hui-ling1,QIAN Ying-ling2,ZHOU Xiao-zhi3
1.Department of Rheumatic Immunology Nephropathy,Zhejiang Xiaoshan Hospital,Hangzhou,Zhejiang Province,311202 China;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Jian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Jian,Jiangxi Province,343000 China;3.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Jian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Jian,Jiangxi Province,343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dynamic change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fter 6-month treatment of methotrexate and sulfasalazine sasp table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25 cases whose drug treatment was ineffective,and the other 75 cases were inclu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erum CRP contents in 12 weeks,16 weeks,20 weeks and 24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before treatment were tested and the disease activity degree of patients was evaluated by the DAS28 value.Results The 25-week follow-up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rate of RRA was 25%,and the CRP cont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24-week drug treatment was(14.38±3.88)mg/L,showing a dynamic change,and the contents in various time phase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As the time goes by,the serum CRP level has a dynamic change of RRA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ch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basis of predicting the RRA to a certain degree.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Serum C-reactive protein;Predictive value;Dynamic change
R593
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17.03.02.03
2017-03-10;
2017-04-01
钱慧玲(1978-),女,江西吉安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