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限训练对不同受众人群的效果及其应用研究

2017-09-22马乐虹

关键词:强化训练耐力人群

马乐虹,孙 阳

(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2.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极限训练对不同受众人群的效果及其应用研究

马乐虹1,孙 阳2

(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2.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事业也随之迎来了一个高峰时期。除了我国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之外,包括田径等领域的原属弱势体育项目的成绩也在不断提升。体育成绩的提高与运动员日常训练体系的安排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对爆发力要求较高的项目上,极限训练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为此,拟以耐力型、力量型两种极限训练方法为手段,对不同的受众人群(以运动类型为区分)的效果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此种训练模式的不同应用环境,旨在为后续的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必要的基础与保障。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别极限训练对于不同受众人群的影响不一;其中对应性的强化训练对于运动员的提高最为显著,耐力性提高比例为24.80%;力量型的提高比例为20.80%;二者的强化训练在1周内对于技巧型运动员提高比例较大,分别为6.23%和14.46%,但是在2周后,会出现显著下降。因此,在实际的科学训练过程中应该根据运动员类型予以具体构建。

高强度;极限训练;不同受众群体;效果;应用分析

体育运动是世界范围内的竞技项目。在我国全民体育、举国体育的政策背景下,运动员的成绩更是集中了社会各界的目光与广泛的关注。为此,针对运动员训练模式的科学构建成为了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就现有研究现状我们不难看出,极限训练与间歇性训练成为了两种不同的体系。其中间歇性训练的有效性相对较高,但是极限训练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具有间歇性训练不可比拟的地方。然而,在极限训练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与受众人群的训练绩效有着很大的差别。简而言之,力量型(爆发型)与技巧型群体更是以此种训练模式为主,而耐力型运动员训练人群则相对较差。上述结论更多的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就现有的研究体系中缺乏相关的数据予以定型支撑。本文基于上述背景与目标,采用定量的方式对极限训练中不同受众人群的有效性展开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应用意见,旨在为后续科学训练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1 实验设计

根据现有的训练体系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设置了包括训练项目与受众人群的双向交叉实验,具体实验设置如下表(表1)。

表1 实验安排及变量设置统计表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本文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选取了两种极限训练模式与三种受众人群。其中训练模式分别对应了耐力型训练与力量型训练。

耐力型训练安排:以自然日为单位,其训练日程如下:进行0.5h热身训练;1.5h/5000m跑(1000m为单位,中间有间隔);休息2h(包括饮食时间);2.0h/5000m跑(1000m为单位,中间有间隔);休息3h(包括饮食与睡眠);3.0h/10000m跑(5000m为单位,中间有间隔);一天训练结束,持续2周。

力量型训练安排:以自然日为单位,其训练日程如下:进行0.5h热身训练;1.5h/5000m跑(1000m为单位,中间有间隔);休息2h(包括饮食时间);2.0h/力量训练(平衡上下肢训练时间,中间有间隔);休息3h(包括饮食与睡眠);3.0h/力量训练(力量训练配合爆发性400m短跑,中间有间隔);一天训练结束,持续2周。而不同的受众人群则分为三类,即耐力型、力量型与技巧型。其中耐力型选择长跑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力量型选择举重、摔跤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技巧型选择羽毛球、篮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本文的实验体系设定能够探究不同训练模式对不同受众人群的具体效果,以教练评分以及模拟比赛成绩为评定标准,具体得分采用五级制方式进行量化,最终成绩通过数理统计的方式为后续结论提供依据。

2 实验结果

根据本文的实验设计,在2周后对相关不同受众人群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如下。

2.1 极限训练对耐力型人群的效果分析

耐力型人群对于两种高强度极限训练的效果不同,其中更多的遵从性表现在耐力型间歇训练模式上,具体效果统计如下图(图1):

图1 耐力型人群对于不同极限训练模式的效果影响统计示意图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耐力型受众人群(长跑运动员)对于不同的训练模式有着不同的遵从度,其中遵从度越高说明运动员在相应的训练时间内,运动素质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比例越大。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照中,即正常的训练模式下,运动员训练效果评分为3.71±0.17;而在两种极限强化训练体系下,其训练效果评分分别为4.63±0.24(耐力型)与4.18±0.11(力量型)。二者的训练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水平,提高比例分别为24.80%和12.67%。这说明两种强化训练均能够在客观上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与传统训练模式相比,强化训练对于运动员的成绩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从两组实验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耐力型强化训练对于耐力型人群的效果更好,其与力量型训练模式相比,增幅提高了约12个百分点。

此种效果的差异性,表征了不同受众人群对于不同极限训练的接受效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训练模式对于不同受众人群的重要意义。从其效果提升的根本原因层面去分析,我们发现,耐力型极限训练与受众人群的日常比赛与成绩表征形式更为贴近。因此,除了其对于运动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显著地降低运动员的比赛心理压力,进而更有助于耐力型运动员的成绩提高。

此外,在耐力型训练的体系安排过程中主要通过早休、午休将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间隔。而不同间隔区域内完成的训练主项也存在明显差异,此种差异表现为热身、基础训练与耐力训练等两个方面。尤其是耐力训练以5000m为间歇单位,对于打破运动员自身耐力的极限以及发现运动员在耐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更高的意义。

2.2 极限训练对力量型人群的效果分析

力量型人群对于两种极限训练的效果不同,其中更多的遵从性表现在力量型极限训练模式上,具体效果统计如下图(图2)。

图2 力量型人群对于不同极限训练模式的效果影响统计示意图

由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力量型受众人群(举重、摔跤运动员)对于不同的训练模式有着不同的遵从度,其中遵从度越高说明运动员在相应的训练时间内,运动素质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比例越大。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照中,即正常的训练模式下,运动员训练效果评分为3.53±0.09;而在两种极限强化训练体系下,其训练效果评分分别为3.79±0.24(耐力型)与4.26±0.16(力量型)。二者的训练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水平,提高比例分别为7.37%和20.80%。这说明两种强化训练均能够在客观上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与传统训练模式相比,极限强化训练对于运动员的成绩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力量型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耐力型训练体系虽然在平均水平上高于对照,但是二者并没有产生显著性关系,说明在力量型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单一的针对耐力训练会有一定的提高效果,但是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个体的差异化是产生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从两组实验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力量型强化训练对于力量型人群的效果更好,其与耐力型训练模式相比,增幅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

此种效果的差异性,表征了不同受众人群对于不同极限训练的接受效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训练模式对于不同受众人群的重要意义。从训练体系方面入手我们发现,除热身部分之外,耐力型与力量型在训练方式与训练手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耐力型训练更多的是针对长跑运动员而制定的相关方案;而力量型训练更多的为平衡上下肢力量水平,并通过力量极限来刺激运动员的爆发力,对于培养运动员力量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2.3 极限训练对技巧型人群的效果分析

针对技巧型运动员的强化训练与上文中的两种群体相同,在此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与训练持续的时间有着明显的关系,更多的遵从度表现在实验持续1周后,而在2周后则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而从训练模式的有效性来看,技巧型人群对于两种极限训练的效果不同,其中更多的遵从性表现在力量型极限训练模式上,具体效果统计如下图(图3):

图3 技巧型人群对于不同极限训练模式的效果影响统计示意图

由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技巧型受众人群(羽毛球、篮球运动员)对于不同的训练模式有着不同的遵从度,其中遵从度越高说明运动员在相应的训练时间内,运动素质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比例越大。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照中,即正常的训练模式下,运动员训练效果评分为4.05±0.09;而在两种极限强化训练体系下,其训练效果评分分别为3.76±0.22(耐力型)与4.17±0.13(力量型)。二者的训练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水平,提高比例分别为7.16%和2.96%。这说明两种强化训练均能够在客观上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其中耐力训练会降低技巧型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而力量训练能够对其产生正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技巧型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不同持续时间表现出的趋势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在训练开展后的1周内,运动员的训练有效程度以及相关的竞技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提高比例分别为6.23%(耐力型)和14.46%(力量型)。而到了第2周的训练之后,相关的训练效果与经济水平则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以耐力型训练模式的下滑最为显著。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受众群体的体系极限与体力需求方面。虽然技巧型运动员更多地依靠技巧来参与体育竞技,然而耐力与力量是支撑其参与体育竞技与取得胜利的根本因素。为此,在针对耐力与力量的强化训练过程中对其训练效果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在体能强化训练的过程中势必会带来专业技巧训练时间的减少,而体力的大量流失也会影响相关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针对技巧型运动员的耐力与力量训练要求的时间间隔科学化安排更高。

总结

本文采用不同极限训练对不同受众进行实验性训练,对其训练效果与体育竞技成绩评价作为训练方式有效性的表征。通过研究发现,针对运动项目类型配合对应的项目强化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训练效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体育训练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1]李卫平,毕道远,刘喜友. 运用极限爆发训练法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实验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2).

[2]孟龙. 体育高考考生现状及训练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32-33.

[3]梁丰,王磊,曹震宇,王尊,晁敏. 高强度间歇性耐力训练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14(6):436-438.

[4]王京京,韩涵,张海峰.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青年肥胖女性腹部脂肪含量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1):15-20+30.

AnalysisofEffectsofBlastingonDifferentAudiences

Ma Yuehong1, Sun Yang2

(1.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China; 2.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sports career has ushered in a peak period. For the physical demands project, high intensity intermittent training has become a necessary means. The effect of two kinds of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training (endurance, strength) to different audiences (type, such as to distinguish) are studied. We puts forward a training mode to improve the athlete's scientific training.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foun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high intensity intermittent training for different audienc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The intensive training for athletes can in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endurance to 24.80%.The improvement of strength ratio is 20.80%. For skills increase within a week, it is 6.23% and 14.46% respectively. But after 2 weeks later, there will be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training, it should be constructed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layer.

high strength; blasting; different audience; effect; application analysis

G808.1

:A

(责任编辑:宋瑞斌)

1672-6758(2017)09-0017-4

马乐虹,在读硕士,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学。 孙阳,硕士,副教授,黑龙江工业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学。

ClassNo.:G808.1DocumentMark:A

猜你喜欢

强化训练耐力人群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集合与微积分强化训练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财富焦虑人群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