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电视节目策划》课程在地国际化教学方法研究

2017-09-21张彦华崔小燕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4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

张彦华 崔小燕

【摘要】目前,部分高校的《电视节目策划》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可能会对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面对此问题,在充分考虑《电视节目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与应用前景的基础上,从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入手,有利于为内地大学生建构良好的国际化学习场域并促使其国际化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电视节目策划》 课程教学改革 国际化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视角下的<电视节目策划>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批准号:2017QN11)的阶段性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48-01

一、《电视节目策划》课程的教学现状

面对“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的时代要求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电视节目策划》课程的在地国际化教学建设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以往部分高校所开设《电视节目策划》课程,在教学体系上,往往采用新闻类节目、娱乐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服务类节目这四大块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也一般采用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在教学资源上,往往偏重于西方,并且存在着厚英美薄亚太、厚形式薄内容、详近略远等趋向。这样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虽注重了讲授内容的通俗化,教学难度也适中,但却不利于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多维度和深层次的研究,也不利于建立多元化、国际化的学习场域,从而可能会阻碍学生包括国际化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提升。

这样的教学现状,与作为学科的广播电视学本身至少有三点不协调:与“互联网+”、“一带一路”的社会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不协调;与其他多种学科蓬勃发展的现状不协调;与作为高校专业课所配备的高水平师资力量不协调。因此,改革该课程,以适应当前广播电视学发展的新现实,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提升我国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三个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相对重要的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电视节目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与应用前景

面对电视节目策划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对《电视节目策划》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扩展教学实践环节,改进课程考核方式,使学生在未来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之中获得优势。

首先,《电视节目策划》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这是因为,鉴于当前该课程发展现状及社会需求,如果对《电视节目策划》课程进行切合实际的教学改革,则利于达到切实加深对其本质的认识和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目的,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关怀。例如,仅就其实践意义而言,利于发现和挖掘开展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教学策略,也有助于于寻找与异地国际化相区别的国际化教育模式,同时也利于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部分高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更有利于将其打造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重镇。

其次,《电视节目策划》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继学习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主持人训练、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等课程后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课程,[2]因而该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换言之,本课程主要面向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本科生讲授,属于专业主干课程。此课程先修课程不仅由各类公共基础课,而且还有广播电视概论、电视编导、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等专业理论与实验课程,更包括专业认知实习、新闻实习等诸多实践环节。此种课程设置,在较大程度上遵循着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教学理念,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提高课和实践课程进行相对有机的结合,从而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的《电视节目策划》课程,也突出了高能力、求创新和重实践的教学理念,契合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成才规律,因而由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三、《电视节目策划》课程在地国际化教学策略

首先,应注重《电视节目策划》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积极构建国内外电视节目史、国内外影视大家思想和国内外电视节目经典作品详解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提升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机化水平。同时,大胆创新易于为新一代青年人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将共时性与历时性相对统一;鼓励学生将个人自学、小组自学及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同时也设法激励校内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生参与到此种学习过程之中,以有效弥补课堂授课时数不足、课程国际化文化氛围不足等环节所带来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其次,在教学方法层面,应继续丰富并广泛使用启发式、项目式、场景式等诸多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学习场景和学习任务而予以灵活的使用,进而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国际化课程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在地国际化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例如,在课程探讨之中,便可以通过“探究电视节目策划前沿热点问题、观照当下中国电视节目发展态势”等一系列的讨论,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活跃学生的学术思维,引发学生以国际化视野对本国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关注,激发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此种手段,不仅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而且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敏感性等学术素养,进而促使其将专业知识内化为个人成长的文化养分和提升国际化素质的直接动力。

再次,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授课教师还应善于借助微信、微博、播客等新媒体来构建网络平台,为学生即时即地学习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促使其发挥自媒体人际传播的优势功能,进而促使课堂教学方法从大众传播向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转化。此种方面,利于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有助于其跨越时空藩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与老师平等对话;也有助于其借助各种新媒体沟通工具,来去国内外友好人士展开平等交流,进而建构其彼此和谐交往的文化场域,从而形成良好的多方互动和多赢态势,为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培养及其取得在全球范围内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夯实基础。

第四,还应该将《电视节目策划》课程的教学改革扩展到教学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在各类专业实践中贯彻“理论与电视节目文本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具体业务中重视对电视节目策划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在各层面与作为实习单位的电视台的指导老师等工作人员就“电视节目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等问题展开探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反映到电视节目策划的具体过程之中,以回應时代的需求。

总之,对《电视节目策划》课程所进行的多层面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发挥“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作用,对校内其他相关课程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而且可以以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来丰富并推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此种策略,不仅利于优化学科知识结构,丰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国际化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为我国高校实现“三个一流”的建设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莉,康乐.电视新闻节目低俗化成因及对策分析[J].今传媒,2012,(06):53-54.

[2]黄丹.讲方法重实践——《电视节目策划》课程的教学模式[J].2010,(01).

作者简介:

张彦华(1983.4-),男,汉族,河南商水人,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 传播政治经济学,台湾传媒。

崔小燕(1985.02-),女,河南项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文艺学。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
对中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改革探讨
基于卓越计划理念下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考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微课和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MATLAB软件在《信号与系统》课程实践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