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生长激素应用于中重度烧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2017-09-21钟国剑
钟国剑
【中图分类号】R6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02
中重度烧伤患者由于其自身代谢增强,机体蛋白水平降低、感染率高、创面愈合延迟,因此术后改善机体高代谢状态是烧伤治疗的关键[1]。生长激素属于肽类激素,促进细胞的增殖和机体的发育,烧伤后临床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改善烧伤后机体的代谢功能,增加蛋白质合成,促进创面愈合,增强免疫力及抗感染能力[2]。为了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中重度烧伤中的作用,选取我院32例中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32例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08~2016.03收治的64例中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8.9±1.25)岁。烧伤面积20%~80%,平均(52.12±8.7)%;烧伤深度均为II度或III度;均于烧伤后48h内入院;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重组人生长激素组,n=32)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3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伤后处理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可作临床统计比较。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补液公式及时补液,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早期切除深度烧伤组织,自、异体皮移植覆盖,控制感染,营养支持,保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治疗。治疗组入院第3天开始每晚21点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0.2IU·kg-1·d-1皮下注射,疗程14天。对照组同时采取同样方式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1.3 观察指标:患者的精神状况、体重、食欲等一般情况;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供皮区和植皮区愈合时间);瘢痕情况;并于清晨静脉取血,监测患者用药1d、7d、14d时的蛋白代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所有实验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两组患者均治愈,治疗组患者精神状态、睡眠、食欲等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体重下降(12.8±3.7)kg,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下降(21.3±4.2)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蛋白代谢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 用药第一天,两组患者血浆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第7天后两组血浆蛋白浓度升高,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但第7天、14天治疗组血浆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浓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瘢痕情况 随访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创面愈合更好,较少出现血疱、水疱,瘢痕组织明显较平坦、薄,质地软,无明显痛痒症状。
3 讨论
中重度烧伤患者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和强烈的神经刺激,引起的超高代谢反应
是导致烧伤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高代谢反应仅使蛋白质合成受阻、分解加速,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的状态[3]。而蛋白质是皮肤表皮细胞再生及结构重建的基础,蛋白水平降低使创面的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另外,蛋白水平的降低将动员患者体内组织蛋白的储备,导致患者消瘦,抗感染能力下降。中重度积烧伤患者的治疗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但也有研究表明即使中重度烧伤患者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也很难在烧伤后2周内使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甚至可能引起内源性白蛋白合成减少、白蛋白基因表达抑制、血管负荷增加等副反应。因此,寻求一条有效的途径,改善患者机体高代谢状态是烧伤治疗的关键。
人生长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由1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量为22kD的蛋白质,具有促进生长,调节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脂肪的分解、升高血糖等的生理作用[4]。重组人生长激素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合成的一种生长激素,它的作用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相同[5]。近年来,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临床广泛应用,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创面愈合,降低血清内毒素,缩短住院时间。在烧伤治疗方面,重组人生长激素发挥降低患者机体高代谢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创面的愈合等的作用。但也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高血糖,水钠潴留,电解质浓度改变等,这些不良反应大多会随着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停用而消失。
本研究中,通過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治疗组和使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较发现,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瘢痕愈合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随着对重组人生长激素研究的深入,其可靠的疗效必定会为中重度烧伤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Ogunbileje JO, Porter C, Herndon DN, et al.Hypermetabolism and hypercatabolism of skeletal muscle accompany mitochondrial stress following severe burn trauma[J].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16, 311(2): E436-448.
Allen DB, Backeljauw P, Bidlingmaier M, et al.GH safety workshop position paper: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combinant human GH therapy in children and adults[J]. Eur J Endocrinol,2016, 174(2): P1-9.
Nunez-Villaveiran T, Sanchez M, Millan P, 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propanolol on hypermetabolism in burn injuries[J]. Med Intensiva,2015, 39(2): 101-113.
Xue Y, Gao Y, Wang S, et al.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on children with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J]. Exp Ther Med,2016, 11(5): 1647-1652.
Schnabel D, Partsch CJ, Houang M, et al.Acceptance of a reusable self-injection device for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final data from a questionnaire-based, cross-sectional,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in pediatric patients[J]. Med Devices (Auckl),2016, 9317-3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