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翘黄柏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2017-09-2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湿热型黄柏连翘

金 晋

连翘黄柏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金 晋

目的 探讨连翘黄柏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湿热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连翘黄柏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为(8.3±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2.1)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为(7.3±0.4)×109/L、C 反应蛋白(CRP)为(27±4)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0.5)×109/L、(32±4)mg/L(P<0.05)。结论 连翘黄柏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测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湿热型糖尿病足;连翘黄柏汤;症状积分;不良反应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是综合因素所致足部皮肤溃疡、疼痛或肢端坏疽等疾病的统称,其是导致糖尿患者残疾或病死的一个重要原因[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饮食习惯日渐改变,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逐渐增加,与此同时糖尿病足发病率也有一定增长[2]。糖尿病足可导致患者出现肢端发凉、肢体麻木及行走障碍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同时还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3]。目前,相关领域已开始重点研究如何促使糖尿病足溃疡面尽早愈合,预防患者截肢,而这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改善。本研究就连翘黄柏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湿热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9~81岁,平均(68.2±2.8)岁,糖尿病病程6~24年,平均(13.1±2.6)年,平均足溃疡面积为(8.9±2.3)cm2;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8~80岁,平均(68.0±2.9)岁,糖尿病病程7~25年,平均(13.3±2.5)年,平均足溃疡面积为(9.1±2.4)c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湿热型糖尿病足诊断标准[4];②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同意,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完整,中途未退出治疗,且可根据医嘱完成整个疗程治疗。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恶性肿瘤;②动脉硬化闭塞症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③已采取其他治疗方案,且可对本研究疗效评定指标造成影响;④特殊人群(如病情危重、精神疾病、未成年人、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等)。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展开基础治疗,包括开展糖尿病疾病知识教育、饮食控制指导、运动指导、原有降糖方案应用等(胰岛素注射或降糖药物应用)。同时,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给予甲钴胺片(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50118),0.5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连翘黄柏汤治疗,方药组成为:石斛、玄参、黄柏、牛膝、蒲公英、当归各 10 g,连翘、金银花各15 g,甘草6 g。每日1剂,用水煎,分早晚两次应用,以纱条将药渣覆盖于创面并采用胶布予以固定。两组患者均接受4周治疗。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中医症状进行评价,中医症状包括肢端症状(0~6分)、倦怠乏力(0~6分)、口干舌燥(0~6分)、五心烦热(0~3分)、自汗(0~3分)、盗汗(0~3分)、气短懒言(0~3分)、心悸(0~3分)、便秘(0~3分),中医症候积分为0~39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5]。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评价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中医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7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中医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30%~70%;无效:症状未见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不足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29±3 15.1±2.1观察组 46 30±3 8.3±1.6 t值 0.559 17.174 P值 0.578 0.000

2.3 治疗前后WBC、CRP水平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WBC、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CRP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CRP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WBC(×109/L) CRP(mg/L)对照组 42 9.9±0.6 9.2±0.5 65±5 32±4观察组 46 9.8±0.7 7.3±0.4 65±5 27±4 t值 0.716 19.764 0.090 3.461 P值 0.476 0.000 0.928 0.001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2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观察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及呕吐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788)。

3 讨论

糖尿病过去有“富贵病”之称,可见早期人们就发现了糖尿病的发生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7]。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这一疾病进一步为广大居民所熟知,且在人民群众中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神经及血管发生病变的足溃疡,多因并发感染或深层组织遭受破坏所致。据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发生率为15%,而80%糖尿病截肢患者是由于足溃疡造成[8]。一旦截肢,无疑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对于糖尿病足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以挽救患者肢体健康。

糖尿病足病因复杂,目前临床常用的血管介入疗法、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手段均花费较高,且长期疗效难以维持,患者极易复发[9]。西医目前对于湿热型糖尿病足患者主要采取改善微循环、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压、抗感染等治疗措施,但是长时间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让人担忧。

在祖国医学中糖尿病足为“脱疽”疾病范畴。纵观祖国医学的发展,可知我国医家对于糖尿病足有长远的认知。早在汉朝,华佗就在《神医秘传》中提出了脱疽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措施,创建了四妙勇安汤这一方药。目前该方在临床中还有运用。经多年来的深入研究,众多医家认为,糖尿病足大部分是本虚标实之证,虚主要表现为气虚、阴虚,实主要为气滞血瘀及湿热[10-11]。本院基于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和四妙勇安汤的组方思想,针对湿热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多年实践自拟了“连翘黄柏汤”,全方主要由石斛、玄参、黄柏、牛膝、蒲公英、当归、连翘、金银花、甘草组成,其中当归、牛膝、甘草等药物是治疗脱疽的常用药物[12]。方药中牛膝即可活血通络,又有引血下行之功;当归可活血止痛、养血和血;石斛与玄参有养阴生津之功;蒲公英、黄柏、连翘与金银花可清热利湿,且具解毒之功效,尤其是金银花在清热凉血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可祛瘀止痛,对于有瘀血诸痛的患者有显著效果;甘草可补脾益气,有清热解毒之效,同时可调和诸药。全方共用,内服药汁可养阴活血、清热利湿,外敷药渣可止痛清热、促进溃疡痊愈,对糖尿病足患者有显著的治疗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连翘黄柏汤能够有效减轻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可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临床疗效显著。研究同时发现,患者WBC、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连翘黄柏汤的应用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这对于足溃疡的愈合而言有重要助益。药物不良反应是糖尿病足患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连翘黄柏汤并不会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加大,应用时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连翘黄柏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测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1]徐化宇,朱晓男.缺血型糖尿病足诊疗规律回顾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6):1-3.

[2]雷彩霞.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溃疡湿热蕴结型创面愈合过程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3]赵晶.金脉宁合剂治疗60例糖尿病足坏疽(湿热毒盛型)临床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41.

[5]马杨.通脉汤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

[7]李可可,李大勇.油调膏外敷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2):116-118.

[8]龚秀英.二黄愈疡膏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37-39.

[9]韩艳茹.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湿热毒盛证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

[10]孙文亮,左艳敏,于红俊,等.湿热下注在糖尿病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J].中医药学报,2013,41(5):33-34.

[11]侯小丽,徐俊,王鹏华,等.复方黄柏液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4):159-163.

[12]张艳丽.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辨证及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9.027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沈阳 110101

猜你喜欢

湿热型黄柏连翘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关黄柏及川黄柏差异性研究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美丽的黄柏山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黄金分割法结合动态设计优选盐黄柏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