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加压螺钉与可吸收材料治疗足部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7-09-21邓峰
邓 峰
空心加压螺钉与可吸收材料治疗足部骨折的疗效比较
邓 峰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与可吸收材料治疗足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收治的46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以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近期临床治疗优良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内均未见有复发、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足部骨折的疗效优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愈合,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空心螺钉;可吸收材料;足部骨折;优良率
据相关研究统计,足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0%,属于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1]。若患者骨折发生明显移位现象,则需予以手术复位,以帮助患者重建骨折部位骨性结构,从而确保其生理功能不受影响[2]。以往临床上关于骨折治疗多采用空心螺钉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生物可吸收材料的应用逐渐增多,已成目前骨折治疗的一种主流趋势[3-4]。生物可吸收材料在植入人体后较少出现排斥和不良反应,并且该材料能够自行溶解,因此患者在骨折恢复后无需接受二次手术去除,有效避免了二次手术对患者身体恢复的影响,对患者身体伤害相对较小。本研究就空心加压螺钉与可吸收材料治疗足部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收治的46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2~64岁,平均(40±12)岁;发病至救治时间为3 h至3 d,平均(1.6±0.5)d;跖骨骨折6例,趾骨关节骨折7例,踝关节骨折5例,跟骨骨折5例;其中因交通事故致伤14例,因重物砸伤4例,因高处跌坠致伤3例,因击打而致伤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4~65岁,平均(41±13)岁;发病至救治时间为2.5 h至3 d,平均(1.5±0.5)d;跖骨骨折5例,趾骨关节骨折6例,踝关节骨折7例,跟骨骨折5例;其中因交通事故致伤14例,因重物砸伤4例,因高处跌坠致伤2例,因击打而致伤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救治时间、骨折部位、骨折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经 X线胸片检查确诊为足部骨折;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②排除标准:自身合并有血液类疾病而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有足部骨折史;存在麻醉禁忌证;精神疾病;不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严重慢性全身性疾病;发病部位感染并已行相关治疗;骨质疏松。
1.3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所使用空心加压螺钉由钛合金构成,并且材料表面均接受过阳极氧化处理;可吸收材料属于聚左旋乳酸合成材料,这一材料的优点为进行X线胸片检查时不会显影,因此不会对X线胸片检查结果造成明显影响。虽然,两种材料在构成成分上不尽相同,但均与人体血液及组织生化构成相同,并且不会出现腐蚀现象,亦不会毒害患者身体。
两组患者均以仰卧位接受治疗,行腰-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采用止血绷带绑缚患肢,以减少出血,随后可展开手术操作。对照组患者以空心加压螺钉进行治疗。依照患者骨折范围,选取相应平面切口,将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予以切开,依据手术选择决定是否暴露骨折端。将血肿予以清除,并实施骨折复位,采用C型臂X光机观察患者骨折复位情况,确保复位正确。安置导向器,发挥加压作用,以便能够维持复位,并对螺钉置入方向进行控制。测量所需螺钉长度,测量值减去2 cm作为合适长度,将螺钉放置于骨内,依照尾部螺纹长度,以粗钻进行钻孔,并以细钻钻孔来确保螺钉全部置入,随后将螺钉旋转置入。将螺钉拧至骨面以下,将切口缝合。置皮片术后即可给予患者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术后1~2 d即可将引流皮片拔除,并摄片了解患者骨折复位情况。
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若患者为内踝骨折,则应作前内侧顺弧形切口,同时注意保护大隐静脉,将骨折端暴露后,以前踝为标志实施复位,同时以钳夹进行临时固定,在骨折块的两端进行钻孔,钻探方向为外、上,角度为 45°,然后将可吸收螺钉拧入并固定。对跟骨舌形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以两枚螺钉从跟腱两边跟骨结节向前下方垂直骨折端固定;对关节内骨折则采用外踝下方跗骨窦切口,直视下暴露跟骨距下关节并复位跟骨骨折,以两枚可吸收螺钉横向固定跟骨后关节面,再以两枚螺钉从跟骨结节向前下方固定,4枚螺钉形成框架式固定。对于跖趾骨骨折则采用背侧切口,多发骨折选择相邻跖骨间入路,牵开伸趾肌腱暴露骨折端,根据髓腔大小,选择粗细合适的钻头向骨折两端髓腔扩髓,直视下复位,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方法置入可吸收棒。对于横行骨折,采用经跖骨头置入法:沿跖趾关节背侧切开,充分背伸跖趾关节,暴露跖骨头,使用钻头经跖骨头向髓腔逆向钻孔,经孔道向髓腔内置入长度合适的直径与钻头直径相同的可吸收棒,棒尾埋于跖骨头内,一期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展开为期1年的出院随访,并在出院6个月及12个月后对其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统计其复发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优:经治疗后,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正常且未见并发症出现,行走及跑步均未受影响,X线胸片检查显示骨折部位愈合完好;良:经治疗后,患者足部功能基本恢复,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行走正常但尚无法正常跑步,X线胸片检查显示骨折部位恢复良好;中:经治疗后,患者足部功能有所恢复,可跛行,无法跑步,并且出现一定并发症(伤口感染、错位);差:经治疗后,患者足部功能无明显变化,无法正常行走或跑步,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影响患者下肢功能完整[7]。总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例(%)]
2.2 复发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1年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无复发现象出现。
3 讨论
足踝部作为支撑人类站立与行走的主要部位,其骨折将会导致足部与下肢关节稳定性丧失,从而引发行走困难以及肢体运动障碍等[5]。手术作为治疗足踝部骨折的主要方法,临床多以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为主。空心加压螺钉具有定位准确、加压固定牢固、手术操作方便等优点,患者骨折端在螺钉的固定下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恢复愈合,但骨折愈合后需要经历二次手术将螺钉取出,因此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伤害,为患者生活带来不便。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生物可吸收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有研究称,采用生物可吸收材料能够大幅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近期临床治疗优良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见有严重并发症、复发现象出现。由此可知,相比于以往的单一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而言,可吸收螺钉的加入能够大幅提升患者骨折后的恢复效果,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其够减少材料与骨组织之间的排斥性,从而减少并发症出现,确保患者能够拥有一个较为良好的预后。实际上,相比于传统金属材质的螺钉而言,可吸收螺钉具有诸多优点。可吸收螺钉强度可靠,能够与人体松质骨保持一致,固定后亦能够被人体分解和吸收,从而避免了因二次手术所带来的创伤。而随着患者自身骨体的不断愈合,可吸收材料将会不断被降解,从而将应力逐渐转化至骨折端,帮助患者完成骨折塑形,促进其愈合[7]。另外,由于可吸收螺钉的材料构成为聚左旋乳酸合成材料,因此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患者在植入后较少出现机体排异现象或炎性反应。本研究选择将其作为观察组治疗材料,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验证了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
综上所述,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足部骨折的疗效优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愈合,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1]熊文华.解剖钢板内固定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6):1336-1337.
[2]倪明,厉国定,胡晓亮,等.生物可吸收材料在踝足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9(1):45-47.
[3]陈轶琦,阳华通,赖正桂.评价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手足部骨折的效果[J].大家健康(旬刊),2014,8(6):108-109.
[4]曾利,杜一鑫,郑锋.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34例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7):136-137.
[5]韩曼曼,崔权维,乌日开西·艾依提,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足部骨折辅助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3):378-382.
[6]张宪哲.小切口减张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肿胀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14):2145-2146.
[7]马延辉,王磊,董喆.跟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2):2486-2488.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9.057
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辽宁朝阳 1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