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间组织对高端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以电子元器件行业为例
2017-09-21王如玉
梁 琦, 周 杰, 王如玉
产业空间组织对高端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以电子元器件行业为例
梁 琦, 周 杰, 王如玉
高端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实现创新发展与提质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主抓手,其自身的转型升级与效率提升至关重要。以高端制造业的典型行业为例,本文将空间理念嵌入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产业空间组织概念,探讨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绩效提升的新路径:产业空间组织优化,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空间集聚与市场集中度提升都将显著推动地区层面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绩效的提高。
产业空间组织; 高端制造业; 企业效率; 电子元器件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逐渐放缓,主要发达国家也开始实施“再工业化”,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强调回归美国制造业以来,各国都纷纷抢占高端制造和未来制造高地。而与之同时,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低成本国家转移。在这种双重挤压下,依靠低效的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不再可行。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力需要向效率提升转变。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快地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与提档增速,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等宏观战略与政策。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关乎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对于高端制造业而言,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而电子元器件则是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核心部件。各发达国家都把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产业当作战略性产业来对待。电子元器件产业特别是核心元器件产业,其自身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端制造业代表。
研究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发展与效率提升,从企业的视角来考察是最好的起点:异质性的高端制造业企业构成了行业,同时保留了个体的异质性。对于企业的转型发展与效率提升,产业空间组织优化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这既不同于单纯强调产业内企业竞合的结构调整问题,又不同于只重视产业内企业空间区位选择问题,而是同时强调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与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兼具“两重性”。因此,本文以电子元器件行业这一有代表性的高端制造业为例,从产业空间组织优化视角来考察高端制造业的企业绩效,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调整提供新的观点和证据。
一、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表明,产业内的企业规模分布和空间分布均会影响企业效率。
(一)产业组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可以用经典的“马歇尔冲突”来描述:自由竞争会导致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规模经济的存在会导致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进一步地,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市场垄断的出现,进而阻碍市场竞争,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市场在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难以寻求平衡。以张伯伦、梅森、贝恩、施勒为代表的哈佛学派认为,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和相对规模,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但以施蒂格勒、德姆塞茨、波斯纳等人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现实中的垄断和低效率通常都是由政府行政干预造成的,并且垄断市场的情况是短暂的,自由竞争会打破企业的垄断。这也意味着,市场结构和企业绩效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此后,以鲍莫尔、潘扎、威利格为代表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学派认为,当不存在市场进入障碍、沉没成本和企业技术差异时,潜在的市场进入者会迫使在位企业降低市场价格,导致市场出现有效率的竞争状态。也有学者构建模型,比较了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绩效:Parente 和 Prescott(1999)构建了一个垄断竞争对比模型,发现自由竞争市场中的生产技术和产量都比垄断市场高。Marin 和 Siotis(2007)认为,自由竞争市场会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并带来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增加。特别地,当市场信息不对称、未来收益不确定且技术创新和投资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时,垄断企业并不愿意进行创新。
由此可见,产业组织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并没有一般共性结论,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也没有脱离以前的窠臼。对于特定行业,特别是高技术、资本密集的高端制造业,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有其自身特点,而这方面的案例研究却很少。
(二)产业空间分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空间分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区域定价和空间竞争策略等机理来作用的,经典的文献如Hotelling空间竞争模型。在Hotelling空间竞争模型中,企业通过区位选择与定价相互竞争,最终影响企业的利润。后来,特别是在空间经济学兴起以来,很多的文献对Hotelling空间竞争模型进行了拓展。
产业空间集聚会影响企业的效率(梁琦,2009;高鸿鹰和武康平,2007;唐根年等,2009;梁琦等,2013;刘修岩,2014)。Combes et al.(2012)发现,选择效应使得企业在大城市集聚,会带来企业效率的提升。但也有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集聚都带来效率的提升,如一些制造业空间集聚过度导致生产要素拥挤现象。李胜会等(2010)采用基于动态DEA的Malmquist指数对中国省级层面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要素集聚、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量化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已经呈现要素集聚过度并导致了规模效率下降。陈得文等(2012)运用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区域集聚效率,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集聚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集聚效率经历了先升后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中部地区的平均集聚效率在逐步提高,而西部地区的平均集聚效率在逐步降低。
产业集聚效应对于不同类型的行业是不同的(梁琦,2003)。中国各地大量的产业集群,如一镇一品、专业镇等,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高端制造业的企业空间集聚,其自身具有特点,但目前这类研究并不多。
(三)产业组织与产业集聚的相互关系
以往的产业组织考察的是市场结构,并不涉及空间概念;而产业集聚是空间的考察。但两者是并行不悖的。一个典型的事实是,企业规模会受到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Holmes 和 Stevens(2002)发现,企业规模与产业空间集聚之间显著相关,产业空间集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产业内部的企业规模集中度来解释。白重恩等(2004)通过计算中国29个地区32个工业行业的胡佛系数后发现,企业平均规模和产业地理集聚之间显著相关:产业的地理集聚程度越高,企业的平均规模越大。贺灿飞等(2006)在对北京18个区地级市的制造业产业分布进行考察时发现,产业地理集聚和行业集中度之间显著正相关。作为现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市场集中和空间集聚分别从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推动产业组织形态的调整与演进(杜传忠,2009)。也有学者针对中国纺织行业作案例研究(陆立军等,2011),指出集群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对产业集群关联强度影响最大,两者存在着正相关。
虽然现有研究已经认识到空间经济与产业组织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但仍存有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探讨,且其经验研究也不够。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理论探讨,并以电子元器件行业作案例分析。
二、产业空间组织影响企业效率的作用机理
产业的空间集聚主要是通过企业区位选择来调整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而产业的组织结构则是通过企业自身规模的变化来调整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通常来讲,组织系统的发展演变,都是其系统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条件通过相互影响、调整到相互适应的过程。
从世界产业发展的演变来看,产业组织的企业形态依据单个企业——现代企业——复合企业——一体化大企业——企业网络组织的方向动态演变(杜传忠,2009)。其中,单个企业主要是早期的手工业作坊和古典企业。在复合企业和一体化大企业时期,产业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对巨额资本和复杂组织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促进了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市场垄断和集中度提高的趋势越发明显。即使在以大企业型产业组织为特征的时期,也开始出现了工业区的中心——外围结构:依靠工业的高度集聚、本地内部商业网络、创新、知识外溢等,集聚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这在20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手工业行业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企业国际化分工深化的新趋势,产业链上的纵向分工程度加深,大企业的纵向分解活动增多。此时,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集群和空间集聚逐渐发展起来。对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其分工活动具有互补性,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多样化契约安排来实现产业组织内的协调。大量的关键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等处于产业集群网络的关键节点,并辅之以大量的中小配套企业。
产业的空间分布与市场结构都会对产业内部的企业效率产生影响。从产业空间分布来看,集聚会通过知识溢出、上下游产业关联、劳动力池等途径提升企业的效率,但产业的过度集中也会通过竞争产生市场拥挤效应,影响企业效率的提升;从产业组织来看,产业内部的企业规模和相对结构意味着企业内部分工的变化,也会影响企业效率。因此,在共享、匹配和学习等微观机制以及外部性作用下,产业空间分布和产业组织实际上反映了产业的两种不同视角的分工模式:企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的扩大有利于企业内部分工的深化,有可能更好地利用规模报酬递增来提升效率;而产业的空间集聚则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外部分工来获得递增收益,进而在一定条件下提升企业效率。
空间经济描述的是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空间分布,产业组织描述的是以市场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两者的结合,即是空间经济学给产业组织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产业空间组织。我们定义产业空间组织为蕴含了空间概念的市场结构,研究的是空间集聚与市场结构之间的相互关联和规律性。在没有空间概念的产业组织中,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和完全垄断四种组织模式;嵌入空间理念之后,这四种组织模式有了新的维度:集中还是分散。嵌入空间理念的新组织形式即为产业空间组织,那么,产业空间组织有哪些模式?研究产业空间组织的规律性及其对产业效率和企业效率的影响,既是空间经济学促进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也是产业组织理论对空间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新方向。
企业效率一般指的就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它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可以把这些因素归纳为四个方向:首先是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次是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比如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配置、知识溢出等;再次是组织因素的影响,如企业规模、品牌经营、企业战略等;最后是个体因素的影响,即企业的异质性。四个因素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市场绩效和运营绩效三个方面,从而最终影响整体的企业绩效。这些因素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没有一致的结果,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产业空间组织重点考察的是第二和第三个因素的影响。产业空间分布通过空间外部性等途径影响区间的外部分工,而产业组织通过企业规模经济影响企业的内部分工,这两者都具有分工的效率性,都会影响产业内的企业绩效。
图1 产业空间组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图2 空间组织纬度下的产业特征
根据产业空间分布与产业组织的不同类型,依据空间与组织这两个纬度可以将产业空间组织模式分为四大基本类型。(1)集聚寡头型。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市场结构呈寡头型,产业主要由规模较大的企业构成,比如银行业就有这样的产业特征,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国际性大都市,并且主要由几家大银行占据领先地位。(2)分散寡头型。这种类型的产业在空间上呈现分散的状态,但主要竞争是在大企业之间进行的,且市场集中度较高,典型的是一些对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依赖的成熟产业,比如中国的煤矿资源分布较广,煤炭行业的企业分布区域也就比较广,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比较成熟,就出现这种分散寡头型的特征。(3)集聚竞争型。行业内的企业都集聚在空间上的特定区域,而市场结构为自由竞争状态。这在中国目前的制造业特别是低端制造业中表现较为明显,比如广东中山的灯具、广东佛山的陶瓷等行业。这些区域内集聚了大量的同类型生产企业,由于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产业内没有明显占据寡头地位的龙头企业。(4)分散竞争型。产业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并且市场结构为自由竞争,比如一些家政服务、日用零售行业。
通过企业内部分工还是企业间的外部分工来提升效率,取决于行业特征、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等因素,但现有理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也正是本文以发展期的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为例,研究中国高端制造业受产业空间组织影响的主要动因。我们试图阐释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应该朝着哪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态调整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表1 产业空间组织对企业效率的不同影响
三、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特征与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品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电阻、电容器、集成电路、电位器、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是构成包括电脑、手机、网络通信、交换机、仪器仪表及家用电器等各类电子产品的基础原材料。
(一)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特征分析
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元器件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内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的企业数量和市场规模不断攀升。通过外资、合资形式,国内逐步建立了技术先进的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电子元器件高端制造企业。在此期间,中国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列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
政策与产业机遇的双重推动,缩短了我国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技术与先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逐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光谷和京津地区为代表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对于电子元器件行业而言,其具有典型的高端制造特征,对技术、资本、创新的要求较高。
首先,电子元器件行业是一个人才需求量大、知识密集的产业。电子元器件行业,涉及的知识技术内容很多,涵盖物理、化学、材料、电子、软件、封装及工艺等学科,对高技术人才的依赖很大。这些高端人才和高校资源的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京津地区。
其次,电子元器件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高精密、高技术的高端制造行业。电子元器件的制造需要近30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均需要专门的仪器装备来完成;且设备投入等对资本的要求很高,需要得到区域内发达的资本市场的支持。
再次,电子元器件行业是一个产业链分工明确,对上下游配套要求较高的产业。元器件的上游产业一般是设计公司、晶圆厂,下游产业一般是分销渠道、电子产品制造厂。这是一个由竞争驱动的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分工非常细,专业化定位程度很高,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环节依赖程度也比较高。
最后,电子元器件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面临的是全球化的竞争。电子元器件行业起源于欧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日本和台湾地区逐渐崛起。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内产业基础薄弱,对进口依赖较大,使得电子元器件行业是最早开放的市场之一。
由此可见,电子元器件行业是一个面对全球化市场充分竞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市场容量巨大、创新速度快、处于发展期的高端制造业。基于这样的产业特点,本文认为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向集聚寡头型空间组织形态发展是更为有利的选择。这项研究对本行业以及其他具有类似特点的高端制造业来说,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空间分布特征事实
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来考察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空间分布。对于电子元器件行业,数据库中的行业代码为396和397,分别为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数据库共有7 504家电子元器件企业,分布在全国279个地级市地区。对于直辖市这类样本,我们用其区来表示为对应的地级市。根据2013年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代码,我们对应可以找到348个地级市。
从图3可以看出,2013年中国地级市地区的电子元器件企业的核密度分布大致服从帕累托分布:绝大部分地级市都有电子元器件企业,但其中大部分只有少数几家甚至1家企业。而拥有电子元器件企业较多的地级市级地区,拥有的企业数量则非常大:排名第1的深圳地区拥有788家电子元器件企业,其次为苏州和东莞,分别为785家和486家。
对于企业数量分布,为了进一步考察其空间分布集聚程度,我们用比值分析、广义熵指数(Generalized Entropy indices)及阿金森指数(Atkinson indices)对企业数量层面的电子元器件产业空间分布进行数值分析。
图3 2013年中国地级市电子元器件企业核密度分布(左图)与数量分布(右图)
Allp90/p10p90/p50p10/p50p75/p25比值21100.56.6
表3 广义熵指数结果
表4 阿金森指数结果
从表2、3和4可以看出,电子元器件产业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根据比值来看,拥有企业数量在0.9分位以上和0.1分位以下的地级市级地区数量对比,其数值为21,Gini系数为0.775,说明了电子元器件企业在地域空间分布比较广,在区域内相对集中。
整体来看,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受到国外技术产品的冲击很大,国内电子元器件发展的基础薄弱,在市场、技术、产品、人才、资金等各环节与国外同行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2013年,中国电子元器件企业规模较大的前10%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不到25%。通过这些事实看到:(1)目前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产业空间分布相对较广。(2)产业内的大企业数量较少。因此,从产业空间分布和市场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产业空间组织对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绩效的作用
企业的创新绩效、市场绩效和运营绩效受到宏观、结构和组织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是否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从元器件产业特点来看,作为典型的高端制造业,产业空间集聚有助于获得包括融资和知识外溢等空间外部性对产业发展的帮助。同时,基于熊彼特的创新视角,国内的元器件产业在面临国际上的激烈竞争时,需要有较大的企业规模来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以提升自身技术、产品和工艺上的创新能力。因此,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逐渐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形成电子元器件的产业集聚区,并且在这些产业集聚区内发展出具有良好企业绩效并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元器件龙头企业,比如华为海思、中兴微、展讯、清华紫光等。形成这种集聚寡头型的产业空间组织恰恰与电子元器件的行业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电子元器件行业是一个处于发展期的高端制造业,对于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电子元器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备受关注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开始落地,首批规模从最初的1 000亿元提升到1 200亿元,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16年半导体元器件产值5 609亿元,增速15%。在宏观政策和产业发展阶段上来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新兴板块,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宏观因素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和市场绩效,对于本行业的企业绩效提升也有正面影响。
从产业空间集聚的角度看,电子元器件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技术行业。对于产业所在区域可投资的资本存量、人才、海归技术专家及教育等资源依赖程度较高。元器件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是二氧化硅,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对原材料资源禀赋的要求不高。从全球的元器件发展格局上看,美国形成了以硅谷为中心、日本形成以东京大阪为中心、韩国形成以首尔为中心的元器件产业集群,均受到空间集聚带来的知识溢出、资本溢出、外部规模效应等正外部性的影响。从中国的元器件产业分布来看,目前中国主要的元器件产业集聚区在京津地区、长三角洲和珠三角洲,也是受到这三个地区的产业金融资本存量较高、高校密集、沿海城市比较容易吸收接纳海外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外资等有利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创新绩效。同时较高的产业集聚程度也能够支持对重大设备和装备的投资,从而改善和提升本产业的工艺和制造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良品率,对企业运营绩效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进而提升整体企业绩效。
从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元器件行业是一个面向全球化竞争,国内市场容量超过5万亿的巨大市场,需要支撑国内的规模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从全球的元器件企业格局来看,国内的元器件企业还比较弱小,相对于国际巨头来说规模效应不足,这对国内元器件企业面对国际化竞争是不利的。
表5 国内国际元器件前三名企业收入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16)
从上表中前三名国内和国际元器件厂商的销售额对比看出,国内厂商相对于国际厂商而言规模有量级上的差距。这对国内元器件厂商而言,在面临国际巨头携资本、渠道、规模、技术等优势的市场竞争压力时,在品牌建设、市场竞争、价格策略等市场绩效的提升上有较大压力。同时,由于元器件行业是一个高技术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依靠包括材料、封装、测试、软件、算法及工艺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协同配合,所以只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才有能力在核心技术上组织大团队研发协同来实现产品或工艺的重大创新,以获得创新绩效的提升。根据国际专利检索公司QUESTTEL的报告,在全球集成电路专利前30位专利人中,我国仅有中兴、华为公司上榜,分别居第23、27位。而这两家企业恰恰都是在国产元器件产业的前三名之列。因此,提高中国元器件的市场集中度,引导行业内的企业朝规模化发展,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市场绩效,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结合产业空间组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中国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发展阶段及特征来看,本文认为,产业空间集聚度和市场集中度的融合提高对于提升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市场绩效、创新绩效和运营绩效都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空间组织的特征事实和企业绩效分析的角度,利用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的电子元器件行业统计数据,分析产业空间组织对电子元器件企业绩效的实证影响。
四、产业空间组织对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根据上文分析及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高端化特点,我们提出如下的研究假设:
假设1:提升空间集聚度有助于提高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企业绩效;
假设2:电子元器件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
假设3:高技术行业里企业的存续时间不直接影响企业绩效。
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这一研究假说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1)
(2)
其中,(1)为SLM模型设定,(2)为SEM模型设定。W是空间权值矩阵,用于描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回归过程相联系的矩阵。在本文中我们选用了Queen相邻空间矩阵来构建,即如果两个地级市有共同的边界,则记Wij=1;否则,记Wij=0。
企业绩效通常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但在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需要计算资本存量。这需要有2013年以前的固定资本存量,而这在本文的数据中显然难以满足。因此,对于本文的横截面数据,我们用人均营业收入(IP)和人均主营业务收入(IMP)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劳动产出。具体来讲,人均营业收入用全年营业收入除以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计算得出,人均主营业务收入用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计算得出,并且都取对数进入计量模型。在计算出每个企业的绩效水平之后,我们计算得出每个地级市级的企业绩效平均值。
对于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本文用地区的产业份额(soi)来衡量这一地区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产业的份额既可以用在地区层面上企业数量的多少来衡量,也可以用地区产值层面上该地区的产值占全行业的产值比例来描述,本文分别就这两种情况作了实证分析。
对于特定行业的产业组织情况,其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内的企业行为,包括研发和技术创新等行为。本文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来衡量产业组织的市场集中程度:
(2)
其中,X表示产业总规模,Xi表示企业i的规模,Si表示第i个企业的市场份额,n表示产业内的企业数目。通常来讲,HHI取值范围为0到1;其数值越大,表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即垄断程度越高。
但利用HHI指数在考察地区的市场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时存在一个问题: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是行业特定的。为此,本文将构建一个用大企业份额来衡量改良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b):用各个地区拥有的全行业的大企业,其主营业务收入占本地区总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来衡量这一地区的市场集中度:
(3)
其中,Λ0.1表示该行业所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属于最高的10%的样本集合,mj表示地区j属于样本集合Λ0.1的大企业数量,Xj表示地区j的产业总规模,Xij表示地区j企业i的规模,Sij表示地区j第i个企业的市场份额。
除了产业空间分布和产业组织会影响企业效率,企业自身特征也会影响企业绩效。因此,实证模型中将控制企业特征:(1)企业规模(scale),我们用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来衡量企业规模,对数化进入模型;(2)企业的存续时间(time),企业存续时间越长,在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积累越丰富,这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因此我们用企业从开业到2013年底的月数来衡量企业的存续时间;(3)营业状态(status),包括营业、停业、筹建、当年关闭、当年破产和其他几种,本文引用status这一虚拟变量:当企业的营业状态为营业时,status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4)资本投入(capital),对于企业而言,资本是影响产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用固定资产合计来反映企业的资本差异,并取对数进入模型,然后再将这些变量求解出地区的平均值代入计量模型。
根据LM检验以及Robust LM检验可以发现,选用人均营业收入(IP)应选择SEM模型,选用人均主营业务收入(IMP)应选择SLM模型。
从地区维度来看,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主要分布在279个地级市地区。对于地区维度的估计结果,本文用表6来表示。
表6 实证回归结果
注:(1)括号内为p值;(2)*、**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统计性水平上显著。
从表6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数量层面还是企业营业收入层面,产业空间集聚都显著推动了地区层面的企业绩效的提高:在模型1和模型3中,V_soi_sales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3 .3260和1.5855,都在5%的统计性水平上显著;而以企业数量来衡量产业空间集聚时,模型2和模型4的参数估计值则分别为6.371和4.186,也在5%的统计性水平上显著,印证了本文假设1。
对于市场集中度,四个模型的hhib的参数估计值都在0.05附近,说明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hhib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能带给地区企业绩效0.05个点的增长。这也说明了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印证了本文假设2。
提高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现有企业规模,减少规模较小企业的数量,也可以从V_scale的回归结果看出:在四个模型中,参数的估计值都显著为正,在0.35附近,并且都在1%的统计性水平上显著。这也说明了增加大企业的规模,将有利于地区企业绩效的提升。
从企业的存续时间来看,time值为负,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企业存续时间并没有转化为效率提升。也就是说,时间上的经验积累与“干中学”现象在电子元器件行业并不明显。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电子元器件行业存在着激烈的产品更新换代与技术创新现象,而“老”企业由于先入市场和较高的固定成本导致其容易被锁定,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并不如“新”企业做的好,验证了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印证了本文假设3。
从模型的总体拟合结果来看,R2都在0.32以上,拟合优度较好。
根据上文的实证结果可知,提升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产业空间集聚度与市场集中度,对提高地区的企业效率将产生比较有利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空间经济和产业组织两个视角融合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空间组织的理念,并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具体分析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特征基础上,利用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行业内的7 000多家企业在279个地级市地区的产业空间组织进行了特征事实分析,实证检验了产业空间组织对地区层面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与建议如下:
(1)提升产业空间集聚度是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元器件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行业,空间的外部性对推动本行业的发展有积极效应。
(2)提升市场集中度也是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方法。企业规模的提高有助于本行业中的优质企业通过较大投入来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全球化市场竞争能力。
(3)亟待加快行业内的企业技术创新。电子元器件行业是高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其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企业的存续时间关联不强。通过“双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业激情,也有助于行业内的企业创新,提升行业的创新绩效。
元器件行业本身具有的高投入、高技术、迭代快、人才密集等特性,处于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期。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电子元器件朝集聚寡头方向转型,有利于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提升绩效并向高端化发展,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在全球电子元器件产业的价值链中占据有利位置。
作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和集聚的区域之一,深圳培育了像华为海思、中兴等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使得本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目前,深圳正大力推进“双创”政策的落地,营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环境,为产业的持续增长培育后劲。本文的结论也能够从深圳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得到印证。
根据本文的研究,高端制造业在全国其他区域发展,应首先关注产业的空间集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引进。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的要素禀赋特点,合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园区;同时注重引进和培育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的规模优势和创新能力,使本地区在规划的产业上形成集聚寡头型的产业形态,打造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从电子元器件行业来看,武汉、西安及成都等区域,根据本地电子基础较好、高校密集、科研院所较多的优势,规划了光谷、芯谷等产业集聚园区,并积极引入华为、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等大型电子集团公司在当地落地。在此基础上,围绕产业规划和核心企业的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一批创新企业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进而推动当地的电子产业升级。本文的研究也为区域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高端制造业普遍存在着高技术、高投入、发展快的特点,本文结论与建议对有类似产业特征的其他高端制造业来说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经济研究,2004(4): 29—40.
陈得文,苗建军. 中国区域集聚效率及其因素决定. 管理评论,2012(5): 12—23.
杜传忠. 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现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 中国工业经济,2009(7): 142—151.
高鸿鹰,武康平. 集聚效应、集聚效率与城市规模分布变化. 统计研究,2007(3): 43—47.
贺灿飞,谢秀珍.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 地理学报,2006(12): 212—222.
黄攸立,陈如琳. 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8):71—75.
李胜会,李红锦. 要素集聚、规模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4): 59—66.
梁琦. 分工、集聚与增长.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梁琦. 产业集聚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梁琦,陈强远,王如玉. 户籍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层级体系优化. 中国社会科学,2013(12):36—59+205.
刘修岩. 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集聚效应的检验. 世界经济,2014(1): 55—80.
陆立军,俞航东,陆瑶. 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关联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浙江省绍兴市万份问卷的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2011(1): 151—159.
唐根年,管志伟,秦辉. 过度集聚、效率损失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研究. 经济学家,2009(11): 52—59.
Aguirregabiria, V., & Suzuki, J. Empirical games of market entry and spatial competition in retail industries.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 DP10410, 2015.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srn.com/abstract=2562975
Combes, P. P., Duranton, G., Gobillon, L., Puga, D., & Roux, S.The productivity advantages of large cities: Distinguishing agglomeration from firm selection. Econometrica, 2012, 80(6):2543—2594.
Holmes, T. J., & Stevens, J. J.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nd establishment scal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2, 84(4): 682—690.
Numan, W., & Willekens, M. An empirical test of spatial competition in the audit market.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2, 53(1-2): 450—465.
Parente, S. L., & Prescott, E. C. Monopoly rights: A barrier to rich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5): 1216—1233.
Pedro Marin, Georges Siotis. Innov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Bounds Approach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Journal of Industry Economics,2007,55(1): 93—111.
【责任编辑:周吉梅;责任校对:周吉梅,李青果】
2017—04—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ZD1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及其效应研究”(71273285);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产业转移的资源空间配置效应—基于企业视角的考察”(20130171110043);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就业长效机制研究”(2012ZGXM_0001)
梁 琦,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州 510275); 周 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州 510275); 王如玉(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州 510275)。
10.13471/j.cnki.jsysusse.2017.0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