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2017-09-20罗晖
摘 要:中考是学生们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而中考复习课更是学生们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流程。初中数学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带领同学们做好中考复习工作,使他们能够深入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有限的复习时间中达到较优良的复习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在本文中探讨了如何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希望能够对广大数学教育者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使得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策略与方法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三年数学教育的总结与提升,是帮助学生们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灵活地应用数学理论处理难题。重视复习阶段的教学工作,不但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消化并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同学们分析问题的水平,使得他们将知识进行学以致用。与此同时,基础较差的同学们还能够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基础较好的同学则进一步熟悉数学体系,对考试内容进行深刻的把握,本文提出了下述几点复习策略。
一、 明确考试要求,深化知识
中考复习工作的开展必须同考试实际进行结合,实现中考的考查重点同教学的目标的统一。本阶段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们牢固掌握各个章节的数学知识,并将其加以联系,形成系统地知识体系框架,以便在解题时能够灵活地应用,实现举一反三,学生数学能力的指导必须要作为整个复习工作的基本目标。中考对于学生们能力的检测通常可划分为两大模块:其一为重点内容的考查;其二则是知识的查缺补漏。
例如我在进行沪教版数学教材的中考复习工作时,会着重强调诸如“方程”“函数”“圆”等知识,他们向来都是中考的热点与难点,能够考查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面对题型较为新颖的题目时常常会感到措手不及,无法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这就在于他们没有明确把握出题者的意图与考查内容。明确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们提高个人成绩的重要途径。
二、 梳理基础知识,构建数学网络
在中考考查的内容之中,大约有80%的题目都在于教材基础知识的检测,试卷中的题目有的直接来自课本,有的则是课本例题的改编。基础课程的复习和新课的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在进行复习工作时,必须要系统地梳理与总结课本中的基本内容,构建出系统、完善的数学知识网络,提高个人的应试水平。
例如在指导同学们复习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时,我就会从全局出发,将解题思路进行系统的步骤归纳,让学生们能够清晰明确地处理相关问题。其步骤总结如下:第一步,首先提取各项之中的公因式;第二步,倘若没有公因式,则利用平方差或完全平方等公式进行变形与转化;第三步,将每一个多项式都进行至无法再次分解的状态;第四步,重点关注各项共有的多项式应当视为一个整体。有着这样清晰的步骤引导,学生们就能够灵活掌握多样化的知识点,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三、 结合实际背景,注重教学反思
初中的数学知识通常都和一定的现实基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最近几年来更是注重实际应用问题的考查,这也是当今数学试题的新型特点,能够锻炼学生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较为传统的应用题包括有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通常都具有显示无法达到的理想化环境,和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必须要加强探索性问题的分析练习,让学生们学会围绕着典型例题进行一定的改编,从而培养学生们对于解题条件的深入理解与把握。这种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中考越来越重视探索性问题的考查,俨然成为深受数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内容。
初中数学的大部分知识中都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背景内容,近几年增加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考题是中考数学试题新的特点。
例如我会在教学时强调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练习的题目类型包括有利率利息问题、人口增长问题、最优规划问题等,这些题目类型都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较好地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数学是一门可以在实际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学科。学生们对这些新型题目展开分析与整理,将复杂的条件进行抽丝剥茧,构建出合理的数学模型,能够让他们的数学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 抱有轻松而又严肃的心态对待中考
充实的复习过程以及有效的复习方法对于中考而言的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决定最终复习效果的因素为学生们的个人心态。复习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就是紧张而短暂的,面对越来越近的考试日期,面对一天天流逝的考试时间,学生们难免会寝食难安、自乱阵脚。很多平常成绩不错的学生在这段时间内会变得心浮气躁,面对稍有难度的题目时则难以正确处理,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应当教导学生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个人制定一个切实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在日常复习中找到个人的不足之处,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中考就会有质的突破。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人的能力得到超常发挥,平静地面对中考的得失,象征着孩子们真正的成长。因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们必须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让他们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踏入考场,让个人的真实水平得以正常乃至超常发挥。
总而言之,在中考复习阶段这一关键环节中,学生和老师应当携手共进。教师应当深入分析中考命题的特点,重视学生们基础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雙向培养;学生们应当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巩固知识并勤加练习,一步一个脚印地执行既定的复习计划。相信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之下,复习工作必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得同学们最终在中考之中考取理想的成绩,为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棋森.浅谈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复习[J].学周刊,2014(21):173.
[2]马松.中考复习导学案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02):56-58.
[3]陈炤.提高中考数学总复习效率的实践体会[J].科技信息,2009(27):219-220.
作者简介:
罗晖,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凤凰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