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师德建设及其激励监督机制的构建论
2017-09-20范喜艳
范喜艳
摘要: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事业,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师德是教师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的综合性象征,其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驱动力量。总而言之,师德是教育事業的灵魂,是高校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鉴此,本文即立足高校师德建设实际情况,进而论述了师德建设的宏观策略及激励监督机制。
关键词:高校师德;监督机制
一、引言
高校教育事业是筑造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于教育事业发展大计中,教师不可谓不是重中之重。所谓才者璞也,识者工也,良璞授与贱工,器之陋。诚然,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引导者,其个人的品行与才能对学生的影响颇深。良师益友自然能够使门下学生发挥自身潜能,从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但是才庸德薄的教师则难免会误人子弟。新的历史转型时期,社会形势不断变化,高校教育事业面临的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都随之改变,师德建设事业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如何秉持教育初心,强化师德建设,从而保证高校教育的先进性、纯洁性、科学性,是现目前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二、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增强,育人要求与目标也不断提升,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下,教师的责任在增强,诱惑在增强,而他们的待遇增长速度显然与爆发增长的经济难以匹配,这就很容易导致一线教师心理失衡,甚至丧失道德底线。总体上讲,价值观的坍塌是高校师德建设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正如由于,价值观的扭曲才会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唯利是图”,才会出现收礼敛财等不良现象。此外价值观扭曲,还会导致部分教师职业认知出现偏差,从而忘却“树德育人”的基本要求,淡化教育责任感与使命感,并将教育工作完全与谋生糊口划上等号,这样自然也就促使了部分教师对薪资待遇产生不满,然后则以收礼去牟取私利,以打骂学生发泄自身的不满,以学术造假获取更高职称从而增加收入。部分高校教师一旦陷入了拜金主义的陷阱之后,则还容易产生享乐主义,并迷失在觥筹交错的糜烂生活之中,才会出现“教授诱奸学生”的荒谬之事。总而言之,现目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教育亟待通过师德建设刮骨疗毒,从而还高校教育一片净土。
三、高校教育师德建设的措施探究
(一)加强师德教育学习,重建教师精神堡垒
正如上文所言,高校师德建设最严峻的挑战,是矫正教师价值观念重塑其精神世界。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坚持党的路线与方针,切实学习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精神纲要。长期以来,党以其先进性、纯洁性一直引导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为加强师德建设,就应该继续坚持党的路线,积极学习习总书记在各大会议的上讲话精神,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为教育。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同仁能够重塑自身的精神世界,秉持“树德育人,立教圆梦”重要思想,充分明晰“培养什么”、“怎样培养人”等关键问题。其二,加强实践反省,引导教师自我完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教师自主参与、自主建设则是提升其效率的关键要素。因此在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最好的办法则是引导教师积极反省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从而通过实践与学习实现自我完善,从而推动师德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应该鼓励教师加强自我反省,勇于正视个人问题、矫正问题。此外还应该积极组织教师队伍重温职业道德、历史使命、教师价值体系等重要理论,并促使教师同仁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依据,再次将师德师风融入到自身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之中。
(二)强化领导干部表率作用
正如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如果领导干部自身都没有好的职业道德,那么何以要求同仁建设师德、提高素养。由此可见,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我们的领导干部也要做到“不摆架子,尊重下属,关爱同学”、“不用私权,洁身自好,勇于担当”、“不说空话,亲力亲为,扎实工作”。总而言之只要领导干部同志能够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去引导教师同仁一同建设师德师风,又何惧教育梦不成、中国梦不圆、民族不兴、国家不强?
四、建设激励监督机制,保障师德建设顺利开展
(一)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强化师德建设激励效应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中总结出来“高薪养廉”的党风建设思路。据此,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我们也可以积极借鉴党中央在反腐斗争中的宝贵经验,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将绩效与师德建设联系起来,从而为师德建设提供动力。在师德建设激励机制制定过程中,我们首先即应该促成绩效考核与师德建设并轨,摒弃“吃大锅饭”的陈旧观念,并严格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将师德师风与绩效联系起来,从而以绩效考核带动师德建设,激励教师重塑高尚师德、良好师风。在制定标准时我们首先要保证广度,要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行政管理等多维度的教育工作入手,制定全面的师德师风评价的标准,以立体化的师德师风考核标准与绩效考核全面融合并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其次是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比例,譬如将现行的“基础绩效70%,奖励绩效30%”的绩效工资比例,调整为“基础绩效40%,奖励绩效、师德师风绩效各占30%”的绩效工资比例,以此保障师德建设全面深入。
(二)创设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
激励机制与监督管理机制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师德建设中,我们既要健全机制,同时也应该完善监督制度。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时,我们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建设全面的监督管理网络,形成严肃的师德建设氛围。即重点从基建工程建设、后勤保障工程建设、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行政管理工作、职称评聘、财务保障等方面,形成全面包围、全面监督的形势,致使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严以律己。其二,采取多种形式的监督方式,即采取一把手领导监督责任制、一岗双责监督责任制、纪检监督制、学生监督、同级监督等机制,并配合匿名举报、网络检举、信访投诉等多种监督形式,从而良好全面的监督体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转型时期,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既然从宏观层面思考师德建设的具体策略,同时也应从激励监督机制建设等方面探究师德建设路径。以此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并树立高校教育新风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