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五位一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2017-09-20蓝观覃
蓝观覃
摘要:当今,学前教育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在我国二孩政策实施后,学前适龄幼儿入学教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学前教育事业与学前教育专业是相辅相成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必须围绕着学校的发展定位进行规划。学校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落实与发展。新时期下“五位一体”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必须寻找新的突破。
关键词:五位一体;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2012级到2016级一直在不间断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等七个部分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大同小异,表述不一;培养要求最终形成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结构组成;主要学科由教育学和心理学组成;主要课程的内容杂乱不一、呈现不一致,具体课程设置不严谨,领域不清晰,主次课程模糊。实践性教学指的是第一课堂以外的一种实践性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实践和补充。实践性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很有实效性的环节。一般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主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素质拓展。在实训教学的调查中,43.42%的学生认为很全面,38.16的学生认为只涵盖了艺术类实训课程,18.42%的学生认为只涵盖了幼儿园教学理论知识,由此可见实训教学的课程设置并不完善。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课程结构主要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程组成。这五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呈递减的趋势,学分则呈现抛物线趋势。从学时学分的变化中,可以看得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在不断地深化并完善课程学士学分在现实教学中的匹配度。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9.29%的在校学和28.9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56,58%的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的知识不能满足工作崗位上的需求,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教学实践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在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弹唱跳说演做”的技能、组织教学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三大核心技能,其中组织教学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
1.学前教育专业基本情况
学前教育专业创办于2012年9月,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发展与问题同在。特别是音乐、美术、舞蹈实训室使用较为紧张,教学硬件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业的发展。师资力量不足。学前教育专业涉及五大领域,学科较杂,教师队伍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为主,艺术类教师为辅,教师结构不完善,年轻教师的比重大,专业带头人紧缺,专业建设教师贮备力量少。
2.教师教学现状
教师教学态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结构不均衡,教师的教学态度持久性不足。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调查中73.68%的学生认为教学所有教材是适用的。坚持教材是上课的最基本文本,深入钻研本文,拓展课外知识。教学目标的形式化严重,缺乏与现实进行接轨,缺乏由浅入深的引导,降低了教学活动的支撑力度。
3.学生的学习现状
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之一。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理论深度较强,在文化与艺术课程交替学习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性格、学习方法及专业的适应程度会出现了磨合期。磨合期过后,逐渐出现偏向艺术类课程和热衷理论文化的两类学生,同时,理论与技能课程之间的学习时间分配出现了不平衡。
笔者对学前教育在校生发放183份问卷调查中,67.76%学生填报学前教育专业为第一志愿,19.67%学生为第二志愿,9.29%学生为第三志愿,3.28%学生是被调剂。由此可得,30%多的学生不热衷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强。23.30%的学生表示毕业后转行从事其他行业,13.11%的学生选择考研深造。
二、影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的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一个年轻的专业。经济薄弱,师资不足,教学设备不齐全、制度建设不完善等成为了制约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团队的不成熟是重要原因
专业建设团队是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展的关键。团队的不成熟制约着专业的发展。团队核心成员是由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成员组成,它的专业发展与建设思路、目标及举措不够完善。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决定课程体系和教学的直接原因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决定着学校将如何培养该专业学生,把该专业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调查“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中,10.38%的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不满意。学生认为实践性课程比较薄弱、教与学的的方式过于单一、课程中内容的重复性过高、专业技能课程不够重视等等。
(三)教师队伍紧缺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薄弱,特别是缺乏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一般通过校内教师资源共享来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其次,招聘引进专任教师是补充教师队伍建设的另一个途径。虽教师队伍紧缺,但是在问卷中,学生在对教师教学质量是100%的认可。
(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适应程度分析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至关重要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专业学习的重要保障;反之,就会让人迷失方向。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了解课程特点,掌握好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那么,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力十足,信心倍增。在调查“造成学习课程效果不佳的原因”中,48.09%的学生认为自身原因较多,12.5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较好。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反馈出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态度以及方法较为欠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endprint
三、建立“五位一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改革机制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建立政府引导机制
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众所周知,政府政策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与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同时也是促进一线幼儿园的发展建设。政府必须将政策的实施要落实到各级政府责任,坚持改革创新、打破旧的格局。政府应该以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設资源,多种途径加强高校学前教师队伍建设,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专业的即投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与一线幼儿园的平台建设。
(二)重建众多家庭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家庭来说,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重建众多家庭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让家长深入的了解学前教育体系中的相关内容,才会对学前教育的工作支持和肯定。
(三)完善高校的办学定位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的办学定位关系到学前教育的人才的培养,我校提出了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要求又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总体定位:“立足崇左,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富有师范、民族和边疆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围绕着“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的特点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改革,努力结合当地文化、一线幼儿园的办学特点进行教学。只有明确了办学定位,做好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奉献于学前教育一线。
(四)建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主、遵循教育规律”的办学思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本”是摒弃了灌输式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的教,关心学生学的方法和效率,始终坚持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原则,实现高效率的教学,遵循教育的规律。
(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
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一线幼儿园的办学现状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只有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以灵活的方式顺应市场的变化,才能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立于市场,才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体现个人价值。
四、小结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关乎到学前教育事业的稳定。在国家、社会、高校、幼儿园以及个人的因素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必须寻找突破口,坚持以国家政策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学校的办学定位,实现个人价值为基本原则,走出一条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新道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