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美龄:早期中国空军的灵魂人物

2017-09-20李美皆

山花 2017年9期
关键词:陈纳德飞虎队宋美龄

李美皆

写作《小王子》的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首先不是一位作家,而是一位飞行员,他一生喜欢冒险和自由,热爱飞行。他出版的不多的作品都与飞行有关,《小王子》的叙述者也是一位飞行员,他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大沙漠,才遇见了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并听来了小王子的故事。

飞行是危险悲壮的事业,但飞行也非常漂亮迷人!尤其在军人群体中,难道还有比空军飞行员更起范儿的军人吗?

中国空军在初创阶段,跃动着一个漂亮女人的身影,这恐怕是很多人没想到的。这个人就是宋美龄,她是早期中国空军的灵魂人物。

由谁主政空军?这是蒋介石决定建立空军后面临的一个难题。他选择了自己的夫人宋美龄。宋美龄在美国上的是女子学院,学的是文学艺术哲学,完全不谙军事,也没有军职,而且严重晕机,却成了“空军之母”。蒋介石这样做并非全出于私心,而是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了,只能“举贤不避亲”。购买战斗机需要动用大笔款项,那些贪污成性的幕僚显然让蒋介石很不放心。空军在宋美龄手里,也利于蒋介石对空军的控制。宋美龄和孔祥熙宋子文没有太大矛盾,而且谙熟英语和美国国情,便于购机交流。

1934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航空署改编为航空委员会,蒋介石为了亲自领导空军建军,兼任航空委员会委员长。1936年,周至柔就任航空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恭请宋美龄担任秘书长,宋美龄同意——当然不能由老蒋直接任命自己的夫人,程序上的体面还是有必要的。当时航空委员会编制尚无秘书长一职,这个职位是专为宋美龄增设的。这是宋美龄生平唯一的公职,实际上相当于国民党空军司令。从此,作为秘书长的宋美龄的旗袍衣领左右各佩一个空军领章,左胸前佩带一枚荣誉飞鹰胸章。飞鹰胸章只有飞行员才能佩带,航空委员会特地呈献给秘书长,由蒋委员长为其佩带,宋美龄引以为荣,在各种重要集会、庆典场合常常佩带。秘书长有专属办公室和秘书,但宋美龄并不像一般公务主管一样开会和坐镇办公室。据统计,航空委员会自1936年2月24日至11月9日,共召开二十八次会议,另三次临时会议,秘书长出席了七次。空军存有派系之争,暗潮汹涌,宋美龄可能告知了蒋介石空军高层的人事龃龉,蒋对空军进行了几次改组。1939年,宋美龄辞去秘书长职务,只留任委员,但仍对空军的人事、采购甚至训练和作战握有大权。宋美龄辞职后,秘书长的职位即不再设立。宋美龄主政空军三年有余,担任航空委员会委员十年之久。航空委员会多次改组,委员多次更替,而宋美龄始终担任委员,可谓与空军共进退。

为了做好秘书长的工作,宋美龄在购机时做了大量关于航空和飞机的功课。宋美龄虽是外行,但她善于驾驭内行,借他山之石,又化石为玉。她首先雇佣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驾驶员罗伊·霍勃洛克作为顾问,罗伊后来又推荐了克莱尔·李·陈纳德。陈纳德在美国是一个平凡的退役上尉,而在宋美龄主政的中国空军,却成了世界闻名的飞虎将军。

陈纳德是应宋美龄之邀而来,宋美龄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和特别的权力,他的英雄战功也足以证明其当之无愧。陈纳德1936年5月抵上海,与宋美龄一见如故。宋要他担任她的专业顾问,并给他两架教练机,请他先考察一下中国空军的状况。陈纳德即将完成考察时,抗日战争爆发了,陈纳德是第一位表示愿意忠诚协助中国抗日的外籍人士。可见,宋美龄的激赏与信任不是凭空产生的。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态度,日本人得知陈纳德在华担任军事顾问,曾要求美国令其离开,美国国务院将情况转告陈纳德,陈纳德说:等到最后一个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

陈纳德对中国先前所聘的意大利顾问不以为然,他对中国航空学校的飞行训练注重实用,对抗日空战帮助很大。抗战初期陈纳德还协助中国建立保护首都南京的空中警报网。抗战开始不久,有外籍飞行员来投效,组成空军第十四队。该队只对陈纳德负责,而陈纳德只对宋美龄负责,前敌总指挥命令亦无效。该队后因战绩平庸、纪律不良而被撤销,陈纳德调至昆明中央航空学校。陈纳德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会战,与中国和苏联空军司令官共同指挥战斗。武汉失守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几乎没有空军,宋美龄要求昆明航空学校加紧训练中国飞行员,以美军标准迅速训练出一支新的中国空军,一批优秀的美国空军预备役军官被招募到航校任教。

苏联飞行志愿队来华参战助阵,战果亦不佳,中国制空权沦丧于日军手中。1920年孙中山就提出了“航空救国”的口号,然而直到抗战爆发,国民党空军依然极其弱小。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的空军力量远远不能抵挡日机持续的狂轰滥炸,这是中国抗战初期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抗战需要空中力量,但中国自身的空中力量是不堪倚重的,只能寻求外国尤其是美国的支持。

1940年11月,蒋介石派毛邦初与陈纳德赴美求援。陈纳德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连人带机来华,以平民身份参战。宋美龄组建一个外籍兵团的设想实现,1941年8月,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成立,由受雇于中国的美籍飞行员组成,陈纳德上校担任指挥官兼大队长。由于形式上并非正规军,陈纳德的战术研究和训练反而得以自由挥洒。飞虎队利用灵活而出神入化的战术,奋勇作战,在昆明首战便对日本战机予以痛击,連创击落日机的佳绩。以后屡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飞虎队在空战中的胜利,鼓舞了中国军队在抗战相持阶段的士气,有效地调动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情绪。

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东方战场对美国变得重要起来,陈纳德的机会来了。1942年2月,宋美龄致电陈纳德,要他出任驻华空军指挥官,军衔升为准将。1942年7月,陈纳德根据美国陆军部和蒋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国航空志愿队,而以志愿队部分队员为主组建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陈纳德的飞行队成了美国的正规军。1943年3月,美国陆军航空队将驻华特遣队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晋升少将司令。陈纳德上任后,强烈要求罗斯福总统加强驻华空军力量,夺回中国战场的制空权,并伺机攻击日本本土。1943年7月陈纳德应聘中国空军(而不是中国战区)参谋长,指挥权限的扩大使陈纳德开始发动计划中的攻势作战。7月下旬起,美日双方为争夺制空权在华中展开了激烈的空战。除了对日作战外,14航空队还协助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以突破日本的封锁,人称“驼峰航线”。日本驻华中部队司令官高桥中将说,日本在中国面临的有效反击的百分之六七十是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发动的,如果没有第14航空队,日本军队可以为所欲为地推进到中国任何地方。1943年10月,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组建,陈纳德任总指挥。endprint

陈纳德本来就以敢于顶撞上司而著称,这也是他升不上去、选择退役的主要原因。这次,在自己叱咤风云的中国战场,陈纳德还是没能和自己的美军上司建立和谐关系,他因此带着遗憾于1945年8月8日离开了中国。陈纳德在中国生活了8年多他回国几天后,日本投降了,他为自己没能等到受降仪式而难受。他说:“8年来我唯一的雄心就是打败日本,我很希望亲眼看看日本人正式宣称他们的失败。”陈纳德指挥的航空队运送物资和人员的数目,击落敌机、击沉或重创敌商船、军舰的数目,打死打伤日军的数目,以及自身损失的飞机数目,牺牲的人员数目,因为看不到公认的统一的答案,暂且不说,但绝对是非常可观的!他们确乎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1945年12月,陈纳德重返中国。1946年10月,陈纳德受命组建了中国民航空运队,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纳德可能从來没有这么爽地为美国军队效劳过,因为他没有机会。而宋美龄是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他,给他一切可能的机会。比如,在一百架战机的配置问题上,有人建议七十五架给志愿队,二十五架给中国的3大队,陈纳德则要求一百架全部给他。宋美龄发话:一百架都给他。有人说,中国的年轻飞行员没飞机练飞,会影响战斗意志,中国空军也没有了缔造战绩的机会。宋美龄解释说:“我们只有多给他们一对翅膀。”陈纳德和飞虎队的战绩很大程度上是宋美龄成就的。

陈纳德是一匹野马,在美国军队因不被赏识而退役,但宋美龄使这匹野马变成了千里马。陈纳德建功立业的雄心是在中国实现的。宋美龄之所以成为陈纳德的伯乐,与她的身份地位有关,更与她的性别有关。陈纳德的牛仔加骑士精神,与宋美龄的贵妇身份正好相合相生。陈纳德很好地诠释了骑士的内涵,他对于中国的报答,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宋美龄的报答。誓与中国的抗日共进退,这是以生命来报答!这报答的力度,关乎宋美龄的知遇之恩,也关乎陈纳德无比看重的男人的荣誉。陈纳德的桀骜不驯,只有在宋美龄面前会变成俯首帖耳。

不仅陈纳德,飞虎队员的勇士风范,也是与宋美龄的激发分不开的。宋美龄为飞虎队提供的是贵宾待遇,关怀与服务非常到位:专设招待所,提供食宿洗衣等服务,勇士们完全不必为生活操心,只需潇洒驾机出征。宋美龄对飞虎队非常慷慨,她在巡视时允诺,击落一架敌机发五百元奖金,其后果然兑现,甚至击毁地面敌机,都发五百元奖金。而据陈纳德回忆:招募合同上并无击落敌机一架发五百元奖金这一项。如此慷慨仗义,又出自一个女人,勇士们怎能不竭诚相报?

宋美龄可以用英语与队员直接交谈,当然使身处异国的他们感到亲切。蒋介石夫妇数次宴请立功归来的飞虎队员,都是宋美龄用英语传达蒋对飞虎队的赞誉和嘉许。宋美龄的语言艺术也是非常出色的。当陈纳德和队员们出于尊敬和爱戴,将宋美龄誉为飞虎队的“荣誉队长”时,宋美龄说了一段话:“我对于这个头衔,较我现有的任何其它头衔,更引以为荣,因为我知道各位非但以躯体和技术来战斗,而且是用你们的热心和精神来战斗的。”这样热诚的赞美,出于一位美丽的贵妇人,怎不让男子汉们热血沸腾雄心勃发?

据记载,1942年2月28日,蒋介石夫妇在昆明举行晚会,陈纳德及飞虎队员们受邀参加。他们为受到这样的礼遇激动不已,郑重其事地正装出席,但有两名队员缺席了。当中国女歌唱家正在演唱时,这两名飞行员出现了,醉醺醺地鼓起掌来,演唱被打断。宋美龄在晚会开始时已经批评说,飞虎队需要加强纪律。此时,面对这不礼貌的行为,宋美龄说:“孩子们:没有纪律,我们将一事无成。我和你们尊贵的指挥官一样,也将对你们絮絮不休地谈论纪律,我指的是我们在内的自觉的纪律。然而,我并不是要求你们装成泥塑木雕的小圣贤。我自认也有人情味,不喜欢刻板的人,但我的确希望你们这些孩子记住一件事,全国都在关心着你们,我要求你们的行为举止配得上由你们建立起来的那些伟大的传统。我要求你们给我的人民留下一个美好印象,一个美国人的真实形象的印象……”这番话充分体现出宋美龄高超的语言技巧,既有人情味,又带激将法;既有涵养,又不无力度,飞虎队员们不可能不受触动。

为了回报宋美龄,可能也为了挽回男子汉的自尊,飞虎队员们出其不意地来了一场漂亮的空中表演,想要给蒋介石夫妇一个惊喜。在蒋介石夫妇的座机起飞前十分钟,大家在跑道上告别之际,飞虎队员们突然驾机升空,俯冲过来,排成一列纵队表演翻滚动作。小伙子们充满炫技的快乐和冲动,但飞机呼啸过那些大人物的头顶时,却把他们吓得狼狈不堪。这个“惊喜”太大了!蒋介石夫妇确实受惊不小,事先并不知情的陈纳德也吓出一身冷汗。但此时他对这些调皮捣蛋的家伙也无可奈何。蒋介石夫妇离去后,气得发疯的陈纳德好好地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纪律课。

战斗飞行是高危中的高危,能够志愿跨国参战的,绝非凡夫!飞虎队员们本来就是一群喜欢刺激、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空中牛仔”,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做出如此非凡的选择,更拿不出如此可观的战绩。他们知道宋美龄不会真的生他们的气,因为,这些孩子的调皮捣蛋的另一面,不正是勇敢帅气吗?

飞虎队确实与传奇与浪漫相连,它注定会成为一个永恒的传说。陈纳德在中国收获了一段唯美的跨国忘年之恋,1947年,他与年轻的中国女记者陈香梅结婚,相爱到老。半个多世纪之后,关于飞虎队的浪漫想象还在开花,电影《西藏往事》讲的就是飞虎队一名美国队员在“驼峰航线”执行任务时发生事故,飞机坠落在西藏一处偏僻之地,为一位年轻美丽又善良的藏族单身母亲所救,两人言语不通,心却逐渐相通了。这当然是一个传奇的爱情故事。

宋美龄钟情于旗袍,世人皆知,穿旗袍的宋美龄是最美丽的。但在战争视野中看宋美龄美丽的旗袍,就会给人以受伤感了。关于她旗袍上的一个翡翠纽扣就值几架战机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她美得让国民心痛。即便在战争中,宋美龄也基本保持着高贵的仪态,不改本色。对此我也曾有过一些腹诽,直到看了江青在大寨头扎白毛巾的“劳动秀”照片后,才顿感释然了。与江青反差极大、故作朴素的政治“作秀”相比,还是宋美龄的本色更让人放心一点。作为第一夫人,宋美龄不可能不高贵,那仪态对她来说是很正常的。保持正常,才不可疑不可怕,才会平安无事。是什么就是什么最好,别闹妖蛾子。endprint

抗战中的中国人看宋美龄的旗袍,会感觉刺目。可是,在西方军人的眼里,那恰恰成了奋勇战斗的动力。希腊神话里,不乏为美人而战的英雄,为美人而战的英雄是最出彩的;或者,战争直接是为美人而起。西方人有骑士为贵妇而战、死也荣光的传统。当然,首先必须保证是美人、是贵妇,在这种事上,西方人并不讲究朴素的劳动人民的感情。美国传记作家汉娜·帕库拉写的《宋美龄新传》中,有一些宋美龄的八卦故事,一篇名为《宋美龄最得意自己的身材 穿旗袍迷倒英国军官》的文章转述:“宋美龄非常懂得运用女性自身的魅力,比如她在开会时穿旗袍,腿一露,年轻的英国军官都在看她的腿。随后她两手一遮,军官们看不到了,纷纷叹气。”一位飞虎队员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宋美龄:“她是我们的荣誉队长,穿着完美得体的中国旗袍,显得雍容华贵而动人,有外交家的练达与迷人的气质。”很显然,这也是深感于宋美龄的魅力。

不管是不是一厢情愿,我都宁愿把空军骄子们为男子汉的荣誉而战,想象为骑士为女王而战。男人的英雄气概需要女性魅力的催化,如同雄性荷尔蒙需要雌性激素催化。宋美龄的风采令飞虎队的男子汉们折服,从而转化为他们战斗的激情和动力,这不是宋美龄之“祸水”,而是宋美龄之荣耀——这是我要特别强调的。

贵妇慧眼识英雄,与一般的伯乐之于千里马自是不同。旗袍闪闪亮,照我去战斗!

如果说,飞虎队员感受到的是宋美龄女性的魅力,中国飞行员感受到的则是宋美龄母性的恩泽。这也非常符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当时的中国空军,好似一个母亲统领的大家族。中西文化中都可以找到一条微妙的规律:母亲独自支撑门户的家庭,儿子会格外优秀,胡适、鲁迅都是这样。原因可能在于:如果男性在意某个女性,他就会格外自勉,坚韧地为她奋斗,绝不能让她丢脸。彼时年轻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之于宋美龄,似乎也适用于这一规律。

宋美龄的母性力量,当然不是苦口婆心的中国传统母亲那般,而是渗透着女性魅力。宋美龄钟爱旗袍,以至于有个御用男裁缝张瑞香一年到头不停地为她做旗袍,但宋美龄穿旗袍,并不刻意追求凹凸有致,以至于用现在的眼光,都能够看出她胸罩效果不佳的问题。宋美龄的旗袍照中,只有一张笑着斜在蒋介石身前的,旗袍是少有的性感,性感得简直不像张瑞香做的。这张照片因此也罕见地显现出夫妻之间的亲昵神情,“达令”似乎脸红了,因此更加像“达令”,让人不由不揣测当时是一种什么情形。大多数照片中,蒋氏夫妇是“床下君子”的状态,看不出老蒋如何把她当女人。但宋美龄并不拒绝彰显自己的女性魅力,也不拒绝被当作女神膜拜,即便是低层的男性。据说,蒋介石携宋美龄到南京黄埔军校视察时,宋的倾国倾城令黄埔军人倾倒,一男生众目睽睽之下情难自已地拉住了宋美龄的纤纤玉手。蒋介石让宋美龄自己处置此事。该男生说,“夫人……实在……太美了!”宋美龄一听,不仅留他在府上谈心,而且亲自为他下厨做饭,还打电话让黄埔军校长官不要为难于他。餐后,宋又用钢琴为他演奏一支小夜曲,并赠英产镀金全钢手表一块,用雪弗莱轿车礼送他回校。该男生如此奇崛又幸运地缠绕上一根好裙带,升迁比同窗快了许多。宋美龄还以他在抵御日军的太行山战役中立了大功为由,把他调到了自己身边。因放不下宋美龄,此人后来选择了退役去美国经商,而且终身未娶,原因是未能遇上像宋一样品貌风度俱佳的女人。以宋美龄的西方文化背景,她并不认为那是对她的非礼,可能还感动于他比老蒋更把自己当女人呢。宋美龄端庄但不森严,统领空军而不泯灭女性性别魅力,应该是她认可的理想状态。

抗战中最为英烈的国民党军就是空军,他们在与日本空军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仍逆风起飞,拼死以搏。蒋介石亲自兼任中央航空学校的校长,蒋校长曾手谕航校师生:“非有牺牲之决心者不能救国,而非决心救国者,不能来学空军也。唯有至高无上之德性,百折不回之精神,强健坚实之体力,乃能成为空军之军人,故空军必须具备智仁勇三者。”这段话成为航校的校训,飞行员们确实履行了这一校训。他们不畏强敌、敢于牺牲的精神,打击了敌人,也鼓舞了国军士气。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出其不意空袭了日本的码头和陆战队司令部、纺织厂,炸毁了日本“出云号”旗舰。在周家口飞往杭州途中与日机相遇时,亦当场击落日机六架。宋美龄提议,这一天定为空军节。飞行员都有着“人在机在,机亡人亡”的决绝,即便处于不利条件,仍奋勇向前,与中国空军共存亡,飞行员的折损因此愈发惨烈。从抗战开始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仅一年多的时间,空军飞行员殉国人数达202位,平均年龄未超过23岁!这些年轻的飞行员,个个都是英雄男儿,令人疼惜!飞行员匮乏,飞机也匮乏,先天不足,后继不力,组建不久的弱小的中国空军,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损耗。但飞行员们为国尽力了,真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万里长空且为英魂舞,感天动地的爱情亦为英雄生。1941年3月14日,第5大队在成都上空与12架日机发生遭遇战,大队长等8 人坠机。从此第5大队被撤销番号,队员戴“耻”字臂章,两年后才以出色战绩恢复番号——这是后话。话说当时,黄荣发中尉的未婚妻杨全芳得知他牺牲的消息后,于3月16日饮弹殉情自尽。航委会感其忠烈,将二人合葬于成都北郊的空军烈士墓。中国年轻而英烈的飞行员当得起这样的爱情!

中国空军飞行员的义无反顾,也是与宋美龄的关怀与激励分不开的。宋美龄关怀空军官兵,泽惠空军眷属,可谓慈晖普照。

宋美龄在担任秘书长之前,就常以校长夫人的身份出席中央航空学校的毕业典礼、恳亲会等重要活动,并多次偕同蒋介石莅校巡视,与教职员、学生见面。宋美龄像心疼自己的孩子一样心疼年轻的飞行员。飞行员阵亡比例很高,宋美龄亲自为牺牲的烈士发放勋章和抚恤金。宋美龄还泽被遗眷,召见殉国飞行员的母亲,款待抚慰;为烈士抚孤育幼,抗战胜利后在南京创办遗族学校。

飞行需要绝对保证体力与脑力,当时飞行员和飞行生的伙食水平是比较高的,另外每人还特供一瓶牛奶补充营养——喝牛奶在当时可是奢侈的事。飞行健儿在“八·一四”空战中打头仗,立头功,宋美龄非常高兴,通令空勤人员加伙食津贴三十元。飞行员的物质生活是最有保障的,空军军饷是所有兵种中发放最全面最及时的。不言而喻,宋美齡关怀的力度与她的特殊地位、无形权力是密切相关的。endprint

宋美龄不仅是飞行员物质上的有力保障,而且是他们精神上的强心剂。宋美龄经常看望飞行员,在出征时为他们鼓劲,不吝赞美,令他们热情倍增信心满满。她还取出私房钱20万元加上5万美金奖励作战有功的飞行员。

空军总司令代表空军在宋美龄寿辰前夕敬奉一束鲜花,她都会客气地以毛笔手书谢函,飞行健儿们非常珍惜宋美龄给予他们的荣光,将谢函陈列起来以自勉。1938年4月28日,日机偷袭武汉空军机场。当晚,蒋介石夫妇对驻汉的第4大队飞行员进行了训话。宋美龄说,日军的轰炸暴露了我们空军在预防和反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空军就不起作用了。训话给飞行员很大的刺激,大家心情沉重,默然无语。第二天,震惊中外的“4·29空战”打响,飞行员们憋着一股劲儿,痛击日机,战果卓著。这不仅是在为中国而战,也是在为男子汉的荣誉而战。

宋美龄的勇敢,也给了抗战中的中国空军巨大的勇气和力量。宋美龄不仅发动难民修筑飞机跑道,还在日军疯狂轰炸时,换上军装,巡视前线,慰劳官兵,召见和嘉许空战有功人员,为优秀飞行员颁奖。在使抗战前线官兵大受鼓舞的同时,宋美龄也数次遇险。一次是去上海前线慰劳官兵的途中,突遭日军扫射和炮击,汽车冲进一条水沟,宋美龄当即受伤昏迷。醒来后虽走路困难,仍坚持前往上海慰问伤兵。事后一检查,发现摔断了肋骨。还有一次是被震昏过去。另有一次,日军炸弹的落点距她藏身的防弹洞只有几米远。宋美龄的勇敢行动,使她无愧于那枚空军军徽。

1938年5月20日,中国空军两架飞机成功飞往日本国土空投传单,宋美龄非常自豪,很长时间把空军称为“我的空军”。宋美龄以空军为荣,空军亦以宋美龄为荣。空军专机队因对宋美龄的感念与报答,特地将一架专機命名为“美龄”号。空军还将荣誉飞鹰胸章呈献宋美龄,献词曰:“……举凡建军大计之策划、航空救国政策之倡导、以及空军士气之鼓励,莫不悉心襄赞,周切指示,实开创我空军奋发迈进之始基,嗣后虽因组织变更,夫人辞去本职,但对我空军人员之爱护,仍一本初衷,视同子弟,如安抚遗族、保育幼孤、辅导眷属生产、兴建眷舍等,无不关怀备至,躬亲推行,实为激发我空军高昂士气之重大因素,我空军全体官兵、眷属及遗族,仰承恩眷,感切铭心,誓必竭智尽忠,……藉图报称夫人德意慈怀于万一……”其中当然有奉承恭维刻意拔高的成分,但宋美龄一生心系空军,也是事实。宋美龄一生中最喜欢的胸针就是当时的中国空军军徽,出席很多重要场合都会佩戴,1986年蒋介石冥诞100周年时,宋美龄从纽约回台湾出席纪念大会,旗袍上还佩戴着这枚空军飞行徽章。宋美龄纽约寓所的客厅里也一直悬挂着抗战初期她与空军功勋飞行员的巨幅合影。

虽然身为“达令”,宋美龄对于委员长的器重也要拿出值得检阅的绩效。1936年蒋介石五十岁生日,宋美龄给出的生日礼物是空军发起的“捐款献机”活动——实际上是“献机祝寿”。虽然蒋介石到洛阳避寿去了,南京依然举行了盛大的献机仪式和飞行祝寿活动——全国各地捐赠105架飞机,空军出动了50架飞机在天空以喷气烟云排出“中正”“五十”的字形。这份别出心裁的生日礼物,充分体现了宋美龄刚柔相济的实干才能:对下体现了女性的号召力,对唯一的“上”则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实力。

抗战爆发前,蒋介石对宋美龄治理空军的业绩应该是满意的,因为不到关键时刻,问题是不会展现在他面前的,谁敢去捅这样的漏子呢?但抗战一爆发,蒋介石要用空军时,问题就无可避免地暴露了:国民党虽然对空军投入不菲,飞机却少得难以想象!养兵千日,却不能用兵一时,空军军费哪里去了?问题确实出在宋美龄身上。她认为飞机更新速度快,不如先把购机经费存到美国银行里生利息,战事起时再拿来购买最先进的飞机,好钢用在刀刃上。不管宋美龄是否从经费利息中获取私利,这都是一个战略性失误。抗战猝然全面爆发时,飞机根本来不及补充。中国空军被迫驾驶老旧战机升空作战,与日本空军差距实在太大了!——当然,即便没有宋美龄这一失误,中国空军的实力与日本相比也远远不能望其项背,中国空军组建的时间太短、力量太薄弱了!宋美龄这一失误,不过是雪上加霜而已,并不是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为数不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很快消耗殆尽,中国空军后期基本是整建制地消失了。面对此种窘境,宋美龄才派陈纳德以十余倍于中国飞行员的薪水聘请成熟的美国飞行员,并花重金保障他们的生活,高价采购战机供其使用。虽然事实证明,这聘金花得很值,飞虎队给出了超值的回报,但聘请飞虎队仍属无奈之举,中国的空中力量要依靠高薪聘请外国雇佣兵,是可悲的。飞虎队的作用再大,也无法代替一支自己的精良的空军部队。但一支精良的空军部队的建立绝非一日之功。宋美龄这一失误,确也对空军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她在抗战期间的竭诚尽力勇敢作为,大概可以视为一种歉意的弥补吧?即便委座不怪罪,她也自觉有愧;何况还有空军各个层面的牺牲,她不能不感到沉痛。

在对宋美龄作为女性主政空军给予这么多女性特质的肯定之后,我也不能不问:这个战略性失误,是否由宋美龄抓军事的感性特点和“头发长见识短”所致呢?这是否也构成女性特质的软肋?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纳德飞虎队宋美龄
从私家书信看宋美龄的婚姻观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谁愿意去完成这个必死的任务?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陈香梅:与陈纳德的一千个春天
宋美龄的“美丽吃货经”
宋美龄——中国抗战中一位睿智坚毅的女性
飞虎40年
名不虚传“飞虎队”
陈纳德在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