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港地区晚春播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2017-09-20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翟兰菊杨建忠
游永亮,赵海明,李 源,武瑞鑫,刘贵波,翟兰菊,杨建忠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 衡水 053000)
黑龙港地区晚春播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游永亮,赵海明,李 源,武瑞鑫,刘贵波,翟兰菊,杨建忠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 衡水 053000)
在河北省黑龙港地区选择深州市护驾迟、威县赵村和沧县前营3个试验点,对14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旨在筛选出晚春播条件下适宜和饲用小黑麦搭配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为该地区“粮改饲”及草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北农青贮2932、北农青贮208和辽单青贮625与饲用小黑麦搭配种植较好。3个品种生物产量均超过1 300 kg/hm2,一致表现为抗病、抗倒,生长期适中、叶量丰富、饲用品质优,适宜在黑龙港地区晚春播条件下和饲用小黑麦复种,形成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复种模式。
青贮玉米;晚春播;品种筛选;生产性能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已成为黄淮海地区最大最深的地下水漏斗区[1-2],此种地形对该区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该地区农业用水占到整个国民经济用水的77.4%,其中尤以冬小麦耗水最多[3],因此,选择节水作物替代冬小麦成为重要的农艺节水措施。饲用小黑麦抗旱性强[4-5],发展饲用小黑麦来替代冬小麦,可有效缓解日趋紧张的水资源。而且该地区为河北省草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缺乏优质饲草供应。饲用小黑麦作为饲草利用在黄淮海地区一般5月中旬收获[6],收获后种植青贮玉米,比与冬小麦复种的夏播玉米提前了15~20 d,因此,需要引进筛选适宜与饲用小黑麦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晚春播,以期形成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复种节水模式,来替代传统的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
李春喜等[7]、马维国等[8]、程云辉等[9]分别在成都地区、青海省高寒牧区、甘肃河西灌区、新疆、江苏等地区,采用生物产量、农艺性状、生育期等指标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的青贮玉米品种。蒋万等[10]和白冰等[11]以农艺性状与青贮草饲用品质作为评价指标,对引进青贮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评价,对青贮玉米品种的饲用品质考虑较少。祁永红等[12]利用灰色关联法对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价,吴忠海等[1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适宜齐齐哈尔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两种方法仅以农艺性状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没有考虑饲用品质的重要性。田宏等[14]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了适宜湖北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在饲用品质方面仅考虑粗蛋白含量,而忽略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等对青贮玉米饲用品质的影响。
在黑龙港地区开展青贮玉米品种引进筛选的研究较少,徐玉鹏等[15]在沧州地区通过对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鲜草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并分析了各品种农艺性状之间以及农艺性状和鲜草产量的相关性,筛选出了适宜在河北省沧州市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柳斌辉等[16]对13个青贮玉米品种在海河平原区的生物产量、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对13个品种的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品种。但两项研究均是在夏播条件下进行,在黑龙港地区晚春播条件下适宜青贮玉米品种的引进筛选报道很少。在黑龙港地区进行晚春播条件下青贮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与饲用小黑麦复种的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品种,为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复种栽培模式及“粮改饲”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自然条件
试验设在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镇(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试验站)、邢台市威县赵村乡前南寺庄和沧州市沧县纸房头乡前营村均位于黑龙港区,为严重地下水超采区,自然概况(表1)。2015年青贮玉米生育期5~9月各区降水量分别为:深州市护驾迟镇194.7 mm;威县赵村乡前南寺庄180.9 mm;沧县纸房头乡前营村410.0 mm,2016年深州市护驾迟镇试验期间降水量为415.6 mm。
1.2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为近几年国家和省级新审定的青贮玉米优良品种、正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待审青贮品种,以及部分生物产量高的普通玉米品种,全部材料共14份,以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粮饲兼用品种郑单958作对照(表2)。
表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表2 参试青贮玉米品种
1.3试验方法
2015年试验在深州市护驾迟、威县前南寺和沧县前营进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品种1个小区,小区面积5 m×6 m,10行区,行长5 m,行距60 cm。青贮玉米密度5 000株/hm2。3个试验点分别于5月24日、5月26日和5月23日播种。播前整地,施入底肥尿素25 kg/hm2;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播种后浇水,及时喷施封地面除草剂;深州市护驾迟、威县前南寺试验点在青贮玉米小喇叭口期进行1次灌溉,随灌溉追尿素20 kg/hm2,灌水量同正常夏播玉米,沧县前营试验点由于降水量大,在小喇叭口期没有进行灌溉,随降水追施尿素20 kg/hm2。试验地前茬作物小黑麦全生育期灌水1次,灌水50 m3/hm2,较小麦灌水节约50 m3/hm2。试验地周围设置保护区,青贮玉米品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乳线1/2)时收获。
为进一步验证筛选结果,2016年又在深州市护驾迟一个试验点安排了14个青贮玉米品种的比较筛选试验,除没有灌溉外,其他管理方法同2015年,播种期为5月26日。
1.4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生育期调查 按《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试行)》进行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和生长期调查。
1.4.2 农艺性状测定 收获前进行倒伏率和倒折率调查,倒伏率和倒折率分别为倒伏株数和倒折株数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植株倾斜度大于45°但未折断的植株为倒伏,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为倒折。收获时进行空秆率和双穗率调查,空秆率和双穗率分别为空秆株数和双穗株数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收获时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植株为空秆,收获时有双穗且第2穗结实20粒以上的植株为双穗。收获时随机抽取10株青贮玉米,测量其株高、穗位高、叶长、叶宽、茎粗、收获时绿叶数。
1.4.3 穗、茎、叶比重以及干鲜比测定 收获时随机取样5株,称鲜重,之后将其穗、茎、叶分开,在105℃时杀青2 h,再60℃烘干后分别称干重。
穗(茎、叶)比重(%)=穗(茎、叶)干重/(穗+茎+叶)干重×100%
干鲜比(%)=(穗+茎+叶)干重/(5株鲜重)×100%。
1.4.4 产量测定 乳熟期至蜡熟期(乳线1/2时)进行收获,每小区收获中间8行,去掉行头50 cm,从地上部15 cm处全株收割。收获后立即称重,得到小区鲜重产量,折合成亩产(公斤/667m2)。从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全株粉碎,随机取1 kg样品,装入布袋,称鲜重,之后105℃杀青2 h,再60℃烘干至恒重,称干重,计算出青贮饲用玉米含水量,根据小区鲜重和含水量计算小区干物质含量。
1.4.5 品质测定 对2015年深州护驾迟试验点种植的14个青贮玉米品种于收获期从每个小区中随机选取5株,全株粉碎,随机取1 kg样品,装入布袋,在105℃杀青2 h,再60℃烘干,干样用于测定营养成分。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CP)含量[17];采用Van Soest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18];采用蒽酮比色方法测定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19]。
1.4.6 病害调查 主要调查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病害发生率=染病植株/小区总株数×100;玉米抗病鉴定病情级别划分和抗性评价标准按《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试行)》进行。
1.5数据统计
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鲜干草产量、以及相关农艺性状采用DP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Excel进行平均值计算及表格制作。采用隶属函数法[14]、相对饲用价值(RFV)[20]、饲草分级指数(GI)[21]和《青贮玉米品质分级》[22]对参试品种饲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物候期
2015年,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育前期各青贮玉米品种在3个试验点基本一致,5月底至6月初出苗,7月底至8月初抽雄、吐丝(表3)。但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生长期差异较大,表现为同一青贮玉米品种生长期沧县前营>深州市护驾迟>威县前南寺。沧县前营试验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生长期在107~123 d,变化较大,最大相差15 d。深州市护驾迟试验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长期在99~109 d,威县前南寺试验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长期在93 ~97 d。2016年深州市护驾迟试验点各品种生育期和2015年相比基本一致,除巡青2008生育天数增加6 d外,其余品种生育天数略有减少或不变。
2.2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物产量
衡量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为全株生物产量。2015年通过对14个参试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生物产量结果比较显示(表4),在沧县前营试验点,北农青贮308、北农青贮208和衡玉175生物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1),其余品种生物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威县前南寺试验点,各参试品种的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衡玉175最高,衡玉321次之,除巡青518和巡青2008生物产量低于对照外,其余品种生物产量均高于对照。在深州市护驾迟试验点,2015年雅玉青贮79491和北农青贮308生物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1),分别较对照提高28.3%和20.0%,衡玉175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5),较对照提高16.6%。从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平均生物产量分析,北农青贮308和衡玉175生物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北农青贮208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余品种生物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注:收获期指在青贮玉米乳熟期至蜡熟期(即籽粒乳线1/2时)收获
为了进一步验证2015年试验结果,2016年在深州市护驾迟安排了14个品种的比较筛选试验,结果显示(表4),不同品种间生物产量与对照相比均差异不显著。生物产量最高的为北农青贮2 932(1 421.0 kg/hm2),其次为北农青贮308(1 406.8 kg/hm2)和辽单青贮625(1 377.6 kg/hm2),分别比对照郑单958(1 183.7 kg/hm2)提高20.0%,18.8%和16.4%,生物产量最低的为巡青518(1 049.6 kg/hm2),比对照降低11.3%。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经过连续两年多点试验,平均生物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4)。生物产量最高的为北农青贮308,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其次为衡玉175和北农青贮2932,二者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北农青贮208生物产量处于第4位,高于对照郑单958,但差异不显著。上述4个品种经连续两年多点试验,平均生物产量均超过1 340 kg/hm2。
表4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物产量
2.3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
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叶长、叶宽、收获时绿叶数、鲜干比、茎比重、叶比重、穗比重、双穗率和空秆率进行连续两年多点试验调查,取其平均值(表5)。结果显示,参试品种空秆率差异不显著。参试品种中株高最高的为雅玉青贮79491(322.77 cm),其次为北农青贮208(310.87 cm),二者株高极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246.73 cm),其余参试品种株高在247.13~286.50 cm。穗位高北农青贮208、雅玉青贮79491、北农青贮2932、北农青贮308、辽单青贮625和衡玉175都极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1),其他品种穗位高和对照差异不显著;所有参试品种茎粗与对照郑单958相比差异不显著,在1.85~2.18 cm;雅玉青贮79491、北农青贮2932和北农青贮308叶长超过104 cm,极显著超过对照郑单958(P<0.01),其余品种叶长在78.76~99.18 cm;所有品种叶宽在8.28~11.65 cm,中农大青贮GY4515和先玉335叶宽显著小于对照外,其余,品种叶宽均和对照差异不显著;所有参试品种收获时绿叶数在11.1~13.8片,差异显著,北农青贮208绿叶数最多,巡青518最少;鲜干比指标为判断该品种是否可直接青贮时的最佳水分含量,14个品种收获时鲜干比均超过30%,其中北农青贮308鲜干比最大,为39.15%,其次,雅玉青贮79491、先玉335和衡玉175,4者鲜干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茎比重排在前两位的是辽单青贮625和北农青贮208,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其余品种茎比重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参试品种叶比重在12.29%~15.45%;衡玉175穗比重最大,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余品种穗比重都在55.25%~65.81%;所有参试品种空秆率在1.33%~4.07%,差异均不显著;除雅玉青贮79491双穗率达到3.0%,显著高于对照外(P<0.05),其他参试品种双穗率在0.0%
表5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
注:同列小写字母为差异显著水平(P<0.05),大写字母为极显著性差异(P<0.01),下表同~0.8%,和对照差异不显著。
2.4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抗逆性
连续两年多点试验结果显示(表6),倒伏率以恩喜爱298最低,仅为0.31%,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衡玉175倒伏率最大,为23.44%,其次为北农青贮308、中农大青贮GY4515和先玉335,四者倒伏率极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1)。倒折率以雅玉青贮79491最大,为11.40%,极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和其他参试品种(P<0.01),其他参试品种间倒折率差异不显著。按照倒伏倒折率之和大于10%为淘汰标准,北农青贮308、中农大青贮GY4515、雅玉青贮79491,先玉335和衡玉175倒伏倒折率之和均大于18%,超过10%,说明在黑龙港地区晚春播情况下,4个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差,会造成收获期机械化收获困难,不适宜在该区域推广。
表6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抗逆性
参试的14个青贮玉米品种丝黑穗病差异显著(P<0.05),瘤黑粉病、小斑病差异极显著(P<0.01),大斑病差异不显著。参试品种丝黑穗病感病率为0.00%~0.61%,瘤黑粉病感病率为0.00%~1.38%,大斑病感病率为0.03%~0.45%,小斑病感病率范围为2.05%~5.48%(表6),按照河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参试的14个青贮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大斑病和小斑病的抗病性均属于“抗”以上级别,抗病能力较强。
2.5不同青贮玉米的饲用品质
对深州市护驾迟试验点2015年各参试青贮玉米品种进行饲用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表7),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巡青518,其次为恩喜爱298,二者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1)。辽单青贮625,恩喜爱298和巡青51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郑单958(P<0.05),而北农青贮2932、北农青贮208、先玉335、北农青贮308和北农青贮35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巡青518和恩喜爱298显著低于对照郑单958(P<0.05),而北农青贮308、北农青贮2932、北农青贮356、先玉335、和北农青贮208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5);先玉335和辽单青贮625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郑单958差异不显著,其他品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郑单958(P<0.01);巡青2008、恩喜爱298、衡玉175、中农大青贮GY4515、巡青518、辽单青贮625和北农青贮356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5),北农青贮2932、衡玉321、北农青贮208和北农青贮308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郑单958(P<0.05)。
对14个青贮玉米品种饲用品质按照不同评价方法进行了排序和分级(表7)。按照隶属函数法评价,饲用品质超过对照的品种有先玉335、北农青贮2932、雅玉青贮79491和北农青贮356。按照RFV评价方法,饲用品质超过对照的有辽单青贮625、恩喜爱298、巡青518、中农大青贮GY4515、巡青2008和衡玉321。按照GI评价方法,饲用品质超过对照的有恩喜爱298、巡青518、辽单青贮625、中农大青贮GY4515、衡玉321和巡青2008。按照《青贮玉米品质分级》国家标准的分级及指标要求,参试的14个青贮玉米品种可分为3级,1级为恩喜爱298、中农大青贮GY4515、辽单青贮625和巡青518;2级为北农青贮208、北农青贮356、北农青贮2932、雅玉青贮79491、郑单958、先玉335、衡玉175、衡玉321和巡青2008;3级为北农青贮308。综合评价分析,恩喜爱298、中农大青贮GY4515、辽单青贮625和巡青518通过RFV、GI和《青贮玉米品质分级》 3种评价方法与对照郑单958相比,排序均超过对照,饲草品质较优。
表7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饲用品质
3 讨论
3.1生育进程
在河北黑龙港地区,饲用小黑麦10月初播种,次年5月中下旬进行收获[6],最后收获日期在5月20日结束。收获后及时复种青贮玉米,青贮玉米作饲草利用,最适收获时期在乳熟期和蜡熟期之间[23]。青贮玉米收获后继续复种饲用小黑麦,给下茬饲用小黑麦种植留出播前准备,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复种模式下青贮玉米的收获期最晚不能晚于10月1日,相当于黑龙港地区正常夏玉米收获时间,另外,青贮玉米的收获期也不宜过早,过早达不到延长生长期的目的,造成光热资源浪费,最佳收获时期在9月中旬。根据2015~2016年连续两年多点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郑单958相比,北农青贮208、308、2932、雅玉青贮79491、辽单青贮625和衡玉175品种生长期均超过对照,9月中旬收获,与饲用小黑麦在生育期上搭配合理,即为下茬饲用小黑麦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灌溉、整地等播前准备,又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了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潜能,提高了生物产量。
3.2生物产量
收获时期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具有重要决定作用,不同学者在青贮玉米收获期上有着不同观点。Ganoe[24]认为当玉米籽粒乳线从2/3到完全消失期间收获可以得到最高的生物产量;英国Bunting[25]认为当青贮玉米的干物质含量为27%~30%时最适宜收获;苗树君等[26]从青贮玉米对奶牛的营养价值角度分析,蜡熟期收获优于乳熟期,乳熟期优于乳熟前期;潘金豹等[23]研究认为青贮玉米最佳收获期在乳熟期到蜡熟期之间,此时收获的青贮玉米籽粒和秸秆营养质量高,适口性好。本试验选择在乳熟期到蜡熟期之间,乳线1/2时期收获。连续两年多点试验,平均生物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北农青贮308、衡玉175和北农青贮2932生物产量处于前3位,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P<0.05),其次为北农青贮208和辽单青贮625,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郑单958提高13.8%和10.6%,但差异不显著。5个品种两年多点试验平均生物产量均超过1 300 kg/hm2,且穗比重超过55%。另外,5个品种的鲜干比依次为39.15%、35.79%、32.38%、30.23%和32.38%,即收获时全株含水量分别为60.85%、64.21%、67.62%、69.77%和67.62%,由于制作青贮时原料含水量最好控制在65%~70%之间[27],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青贮,综合生物产量和利于青贮因素考虑北农青贮2932、北农青贮208和辽单青贮625更适于黑龙港地区晚春播条件下种植。
3.3抗性评价
倒伏会严重影响到玉米产量,不同时期发生倒伏现象对玉米后期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28],且造成机械收获困难[29]。乔宏伟等[30]认为倒折率、黑粉病、倒伏率和小斑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段鹏飞[31]报道吐丝期后的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负面作用更大。但是,青贮玉米品种具体倒伏率或病害率达到多少时可以淘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本试验参考玉米区域试验中倒伏率和倒折率之和大于10%以及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之和大于5%的淘汰标准对参试的14个品种进行了评价,其中北农青贮308、中农大青贮GY4515、雅玉青贮79491、先玉335和衡玉175倒伏倒折率之和大于10%,说明该品种在河北黑龙港地区晚春播条件下抗倒能力较差,不适宜在该地区晚春播条件下推广种植。
3.4饲用品质
青贮玉米饲用品质评价方法较多,主要表现在利用单一营养指标评价和利用综合指数评价两方面。如粗蛋白含量越高,粗饲料品质越好[20],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越高品质越低[32],单一指标反应青贮玉米某一方面特性,难以综合评价青贮玉米饲用品质。较多利用的综合指数评价青贮玉米饲用品质的方法有相对饲用价值(RFV)和饲草分级指数(GI)。但是,RFV仅反应青贮玉米能量的相对值,GI反映青贮玉米被家畜采食利用的有效能值[36],二者在计算过程中均没有考虑到淀粉含量高低对青贮玉米饲用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隶属函数法、RFV、GI、和《青贮玉米品质分级》国家标准的分级方法对参试的14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饲用品质分级和排序,结果显示,RFV和GI方法排序基本一致,隶属函数法综合了粗蛋白、NDF、ADF可溶性糖和淀粉各项指标,但仅是利用各个品质指标隶属度的均值累计来综合评价,没有区分各项品质指标的权重值,评价排序结果与RFV和GI差距较大。而《青贮玉米品质分级》同样综合了粗蛋白、NDF、ADF可溶性糖和淀粉5项指标,且各项指标给出标准区间值。试验按照《青贮玉米品质分级》标准对14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分级,其中,恩喜爱298、中农大青贮GY4515、辽单青贮625和巡青518为一级,北农青贮308为三级,包括对照郑单958在内的其余品种均为二级。
目前,评价青贮玉米品种上缺乏有效统一的规范评价方法,如何把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有效结合,并考虑动物转换吸收利用等因素,应为综合评价青贮玉米品种的科学有效方式。国外在评价粗饲料最关键的标准为每吨产奶量和每亩产奶量,即milk 2006[33],每吨产奶量反应青贮玉米品质,每亩产奶量反应青贮玉米品质和产量。milk2006需要用到的数据指标包括生物产量、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NDF含量、NDF体外消化率、淀粉含量、灰分含量和脂肪含量,本试验由于缺乏NDF体外消化率,无法进行每吨产奶量和每亩产奶量计算,这是本试验的欠缺之处。下一步将安排各品种的NDF体外消化率测定,从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参试品种。另外,milk2006是利用产奶量来综合评价粗饲料,但对于肉牛、肉羊等产肉动物是否合理还需进一步探讨。
由于青贮玉米生长期间雨热同期,降雨量基本满足青贮玉米生长需求,试验在青贮玉米评价时没有考虑青贮玉米的节水性问题。另外,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影响[34],试验参考国家青贮玉米试验方案,将种植密度设置为5 000株/hm2,而没有考虑不同品种最适播种密度,需进一步完善。
4 结论
从生育期和抗逆性分析,北农青贮2932、208和辽单青贮625生育期适中,适于和饲用小黑麦搭配种植,且抗病抗倒能力强。其中北农青贮2932连续两年多点平均生物产量为1 384.0 kg/hm2,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北农青贮208和辽单青贮625连续两年多点平均生物产量为1 349.3 kg/hm2和1 310.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提高13.8%和10.6%,但差异不显著。从饲用品质分析,辽单青贮625经RFV和GI评价排序均超过对照郑单958,通过《青贮玉米品质分级》属于一级,品质较优。综合生育期、抗逆性、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来看,北农青贮2932、北农青贮208和辽单青贮625品种更适合在河北黑龙港地区晚春播条件下和饲用小黑麦搭配种植,替代生产上的粮食品种,形成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复种栽培模式,不仅能有效缓解该地区日趋紧张的水资源问题,而且可为该地区发展“粮改饲”及向草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1] 杨丽芝,张勇,刘春华.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衰退与可持续利用[J].工程勘察,2013(6):48-55.
[2] 郭燕枝,王小虎,孙君茂.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马铃薯替代小麦种植及由此节省的水资源量估算[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6):159-163.
[3] 隋鹏.黄淮海平原节水种植模式生态经济分析及优化配置研究-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4] 谢楠,李源,赵海明,等.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的抗旱性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11,33(6):82-88.
[5] 杨蕊菊.小黑麦抗旱生态适应性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3.
[6] 谢楠,李源,赵海明,等.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4,34(2):57-62.
[7] 李春喜,叶润荣,杜岩功,等.高寒牧区青贮玉米生产性能初步研究[J].草地学报,2013,21(6):1214-1217.
[8] 马维国,马海渊.甘肃河西灌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经济性状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16-18.
[9] 程云辉,张俊,丁成龙,等.南方农区青贮玉米品种适应性及生产性能比较[J].草业与畜牧,2007(9):32-34.
[10] 蒋万,谢铁娜,周玉香.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生物产量及青贮料品质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1):77-79.
[11] 白冰,文亦芾,毛华明.青贮玉米品种筛选研究[J].饲料工业,2005,26(3):15-17.
[12] 祁永红.黑龙江省青贮玉米主栽品种的灰色关联分析[J].杂粮作物,2007,27(3):175-179.
[13] 吴忠海,杨曌,李红.20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0):96-98.
[14] 田宏,熊海谦,熊军波,等.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4份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37(2):249-259.
[15] 徐玉鹏.青贮玉米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60-61.
[16] 柳斌辉,赵海明,游永亮,等.海河平原区引进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J].草地学报,2016,24(3):632-641.
[17] AOAC.Official methods of analysis[M]∥Association of offical analytical chemists.Washington,DC,1980.
[18] Van Soest P J,Robertson J B,Lewis B A.Methods for dietary fiber,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nd cornstarch polysaccharides in relation to animal nutrition[J].J Dairy Sci,1991,74:3583-3597.
[19] 张治科,张慧茹,徐世才.宁夏区内5种牧草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268-270.
[20] 张吉鹍.反刍家畜粗饲料品质评定的指标及其应用比较[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5):47-50.
[21] GB/T23387-2009.饲草营养品质评定 GI法[S],2009.
[22] GB/T 25882-2010.青贮玉米品质分级[S],2011.
[23] 潘金豹,张秋芝,郝玉兰,等.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的策略与目标[J].玉米科学,2002,10(4):3-4.
[24] Ganoe K H,Roth G W.Kernel milkline as a harvest indicator for corm silage in Pennsylvania[J].J prod Agric,1992,5:519.
[25] Bunting E S.Maize-an alternative fodder crop in Britain[J].Outl A-gric,1966,5:104-109.
[26] 苗树君,曲永利,杨柳,等.不同收获期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在奶牛瘤胃内降解率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7,19(2):172-176.
[27] 玉柱,孙启忠.饲草青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12.
[28] 赵霆,杨东旭,付昆英.夏玉米倒伏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1(7):100-101.
[29] 张景云.青贮玉米品种引种鉴定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6):3-8.
[30] 乔宏伟,武月莲,宋凤波,等.主要病害及倒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2):100-101.
[31] 段鹏飞.河南夏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32] 韩英东,熊本海,潘晓花,等.全株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评价-北京地区为例[J].饲料工业,2014,35(7):15-19.
[33] Tabacco E,Righi F,Quarantelli A,etal.Dry matter and nutritional losses during aerobic deterioration of corn and sorghum silages a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lactic acid bacteria inocula[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1,94(3):1409-1419.
[34] 胡文河,宋红凯,吴春胜,等.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8,16(6):100-102,107.
TheproductionperformanceandadaptabilityofsilagecornvarietiessowninlatespringinHeilonggangDistrict
YOU Yong-liang,ZHAO Hai-ming,LI Yuan,WU Rui-xin,LIU Gui-bo, ZHAI Lan-ju,YANG Jian-zhong
(DrylandFarmingInstituteofHebeiAcademyofAgriculturalandForestrySciences,KeyLabOratoryofCropDroughtToleranceResearchofHebeiProvince,Hengshui053000,China)
The growing stages,agronomic traits,stress resistance,biological yield and forage quality of 14 silage corn varieties,produced at three experimental sites in Heilonggang area of Hebei province,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creen a suitable silage maize variety for the forage triticale-silage maize cropping system sown in late spring,and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livestock husbandry development.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einong 2 932,Beinong 208 and Liaodan 625 were the most suitable silage maize varieties.The average biological yields of the three varieties were above 1 300 kg/ha.The three varieties exhibited good traits quality in disease resistance,lodging resistance,medium growing period,abundant leaves and high forage quality.The three varieties were suitable maize varieties for the forage triticale-silage maize cropping system.
silage corn;late spring sowing;variety screen;production performance
2016-12-29;
:2017-05-25
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5-24);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14226335D)资助
游永亮(1982-),男,山东东明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育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E-mail:yyl0012_2007@163.com 刘贵波为通讯作者。
S 548
:A
:1009-5500(2017)04-00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