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疗法实施的基本流程及其解读

2017-09-20王景文马晓张梅孙瑞靖

关键词:当事人疗法流程

王景文,马晓,张梅,孙瑞靖

(华北理工大学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210)

阅读疗法实施的基本流程及其解读

王景文,马晓,张梅,孙瑞靖

(华北理工大学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210)

阅读疗法;实施流程;方法

阅读疗法实施的基本流程是阅读疗法实务中的核心内容,它的研究在整个阅读疗法研究中十分重要。阅读疗法实施流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阅读治疗阶段及疗效评估与反馈阶段,共10个具体环节。只有遵循阅读疗法的基本流程,才能保证阅读疗法系统、有序地推进,才能保证阅读疗法的科学性、规范性,确保阅读疗法质量。

阅读疗法的实施是一项包括阅读疗法师的确定、场所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书目编制与推荐、心理咨询与阅读指导、宣传推广以及学术研究等一系列环节在内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场所、技术、设备设施、管理乃至研究等方方面面。环节多、头绪多、因素多、过程复杂,因此,要顺利实施阅读疗法,必须遵循基本的实施流程,只有这样,才能系统、有序地开展阅读疗法,才能保证阅读疗法的科学性、规范性,确保阅读疗法质量。

阅读疗法基本流程是阅读疗法实务的核心内容,它的研究在整个阅读疗法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据对CNKI数据库的检索表明,截止目前,关于阅读疗法流程的研究仅见到1篇论文——“探求阅读疗法的流程及精髓”[1],但该文只是一篇书评文章,并未对阅读疗法实施的流程展开研究。阅读疗法实施流程的确立是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者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果,而相关研究的缺乏不利于阅读疗法实施流程的确立,因此,加强阅读疗法实施流程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阅读疗法实施的基本流程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先后顺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流程。实施阅读疗法也一样,也必须遵循一定的流程。那么,实施阅读疗法的流程是怎样的呢?美国学者希奇克特(Schoichter)和布克(Burke)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实施阅读疗法的基本流程,这个流程将阅读疗法的实施分为5个阶段:阅读前的准备阶段——阅读或倾听书的内容——复述书中的内容——讨论书中的角色经历——后续治疗活动[2]。这5个阶段概括了阅读疗法实施的关键环节。就阅读疗法的实施流程,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李惊泽将阅读疗法的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阅读阶段与疗效评估阶段。

尽管上述对阅读疗法流程所包含阶段的划分有一定区别,但是实质上并无明显不同。国内提出的阅读流程所包含的阶段实际上就是国外阅读疗法实施中的第2-4步。而后续治疗活动则是包含了疗效评估的内容。因此,无论是国外阅读疗法流程的五阶段划分法,还是国内阅读疗法流程的三阶段划分法,实质上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将阅读疗法实施的基本流程归结为下述三个阶段(包括9个环节),见图1:

图1 阅读疗法实施基本流程

图1表明,阅读疗法的实施是一个包括准备阶段、阅读治疗阶段及疗效反馈与评估阶段在内的、由10个具体环节所组成的一条环环相扣、彼此密不可分的链条。

二、阅读疗法实施流程的解读

(一)准备阶段

由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通过哪些媒介和设备设施对阅读治疗对象实施阅读疗法,这都是在阅读疗法准备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即阅读疗法师、文献、设备设施、治疗时间、实施地点等方面,这都是实施阅读治疗所必需的几个基本要素。在阅读疗法的准备阶段,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确定阅读疗法师。

无论做任何工作,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阅读疗法是一种情感性、智力性、技术性投入频繁的人际互动活动。作为阅读疗法师,要掌握阅读疗法专业知识,具有阅读治疗与心理咨询技能;要有热情、恒心和耐心,能够将阅读文献后产生的心灵体验推广应用至他人。此外,作为“疗心者”,阅读疗法师必须有一颗健康的“心”,具有较强的心智能量和心理承受能力,否则高负荷的情绪工作会对阅读疗法师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阅读疗法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选拔、确定既具有较强的阅读疗法实践能力,又具有多学科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员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基础与前提。

2.实施地点的选择。

阅读疗法的实施对于场所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如私密、温馨、舒适、安静,人文氛围浓郁等,这有利于当事人放松心情、消除顾虑、减轻压力。目前,国内开展阅读疗法的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界,比如医学图书馆、医院图书馆或是其他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中,又多开辟专门的阅览室或划出专门的区域作为实施阅读疗法的场所。

以医学高校图书馆为阅读疗法场所。医学高校图书馆在实施阅读疗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医学文献资源丰富,图书馆员多具有医学、心理学知识背景,这为其实施阅读疗法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医学高校图书馆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在阅读疗法中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这对阅读疗法的实施极为有利。

以医院图书馆为阅读疗法场所。在文献资源与馆员队伍方面,医院图书馆也具有优势,此外,又有着专业医师做后盾,还有众多的患者作为阅读治疗对象。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医院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不仅拓宽了服务范围、创新了服务内容,而且丰富了医疗手段。医院图书馆无疑是实施阅读疗法的理想场所。

阅读治疗阅览室。阅读治疗阅览室主要是以自助式阅读疗法为主要功能的阅读治疗场所。在阅读治疗阅览室,一般针对当事人常见的心理问题配置书刊文献资源,使当事人能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类选书,对症阅读,自助式地解决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阅读治疗阅览室一般还配备有专职的阅读疗法师,当事人遇到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可以向阅读疗法师求助,以取得阅读疗法师的专业帮助。

3.文献及设备设施的准备。

在实施阅读治疗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书刊文献、辅助阅读治疗的设施设备及软件条件。文献是实施阅读疗法的主要媒介,阅读疗法文献要按照人们一般常见的心理问题分类进行配置,以保证一般自助式阅读疗法的文献需求。

阅读疗法是“以书当药”的。文献资源作为阅读疗法的“药源”,其建设上要满足实施阅读疗法的需要。一是要具有针对性。要针对阅读疗法实施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比如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大学生主要面临的是学习、职业规划、人际交往、恋爱、生活与环境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文献需求特点跟小学生、中学生及其他社区居民等具有明显不同。二是载体类型的多元化。在全媒体时代,文献资源包括纸本文献、数字文献、网络文献等多种载体形式。在阅读疗法文献资源建设中,要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满足阅读疗法当事人的文献需求,达到最佳的阅读治疗效果[3]。

此外,阅读疗法是一项除了文献阅读外,还需要借助其它设备设施才能达到治疗效果的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当事人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文化修养等各不相同,单纯依赖文献的阅读有时候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有时候还需要借助其它设备设施,特别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设备设施及软件条件。例如,心理咨询档案管理系统、心理评测系统、视听治疗设备、情绪发泄设备等。在文献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再配备这些设备就为阅读疗法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阅读治疗阶段

1.建立起与当事人良好的“治疗关系”

在阅读疗法师实施中,首要的一环是要与当事人建立起良好的阅读治疗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要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阅读治疗的心理基础。阅读疗法师要对当事人满腔热情,全心全意,接待当事人要积极主动,真心诚恳。让当事人感觉到阅读疗法师的关怀,感觉到被关心的温暖,感觉到阅读疗法师是真诚的,可以信赖的,从而愿意把心理的困扰或其他问题向阅读疗师倾诉,这是决定阅读疗法实施效果与成败的重要心理基础。

二是阅读疗法师要用专业素养建立起当事人的良好期待。阅读疗法师要让当事人了解阅读疗法的重要作用、基本方法与流程,明确阅读治疗对于个人隐私的充分尊重,免除其后顾之忧,并愉快的接受阅读治疗。在这一过程中,阅读疗法师要把当事人当作朋友去沟通和交流,拉近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并耐心期待当事人心灵的成长,提升当事人对应用阅读疗法解决心理问题的信心与决心。此外,阅读疗法师需要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阅读疗法师要通过咨询,清楚地了解当事人的阅读能力、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喜爱的作品类型等。在与当事人进行咨询交流过程中,阅读疗法师要注意和当事人草拟治疗的次数和目标,激发当事人参与阅读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提高阅读治疗效果的关键。

2.心理问题的测评与分析

要想实施阅读疗法,首先要掌握当事人心理状况,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与程度等,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治疗。这正像医生为病人治病,首先要进行病情诊断,查找病因才能对症治疗一样,因此,当事人心理问题的测评与分析是很重要的一环,它是解决作为阅读疗法“读什么”的问题,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疗效。

心理测评与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①采用有关的心理学量表进行测查。当前比较常用的心理量表主要有《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②阅读疗法师通过与当事人的咨询、交流,对当事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这需要阅读疗法师凭借其专业知识、技能与工作经验,在与当事人的对话与咨询交流中,通过问询及当事人的主诉,对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做初步诊断。

心理量表测量与阅读疗法师的评估,二者各有其价值。前者是利用经过心理学界普遍使用的心理量表进行测量,对当事人心理问题的测评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较强;后者结合了阅读疗法师的专业知识与经验,这种评估虽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但许多心理问题是心理量表所不可能完全涵盖的,也是心理量所不能测定的,因此,心理量表测量与阅读疗法师评估的结合,就能够使对当事人的心理测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书方选择与推荐

经过对当事人的心理问题的测量与评估后,下一步就是针对当事人的心理问题选择对症书方。北京大学王波老师在《阅读疗法》一书中指出,无论是图书、报纸、期刊,所有类型的文献都有阅读治疗的潜力。但在一般情况下,有两类文献在阅读疗法中最为常用,其一是文学类作品及一般知识普及类图书,另外就是专门指导人们解决心理困扰的自助类图书。

在阅读疗法中,图书的选择应遵循下述原则:一是所选图书要与当事人的阅读能力相适应原则;二是针对性原则。所选图书要与当事人的心理问题相匹配;三是要遵循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既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让当事人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又要限制一定数量,做到“少而精”。四是所选图书描述的问题具有现实根据和可行性原则,所选读物的现实性特点很重要,因为这会让当事人能在阅读过程中为自己的抉择寻找答案。此外,所选图书要主题明确、积极向上,不能有较大争议;其语言文字要优美、可读性强;信息表现形式丰富等。另外,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阅读疗法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确有疗效的“验方”,诸如泰山医学院宫梅玲老师研制的抑郁症配伍书方,对这些书方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在阅读治疗中应用。

4.阅读干预与指导

阅读干预与指导是阅读疗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主要价值在于:一是解决阅读疗法中“如何读”的问题,完成心理转换,这在阅读疗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阅读疗法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阅读疗法师的阅读干预与指导,它具有领航、导读、指引和保障作用。阅读疗法师要进行引领阅读活动,引导当事人在阅读中正确理解文献中想要传达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动作、情绪、神态等反应,分析其价值判断的倾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还要鼓励当事人复述文献中的主要内容,使当事人在对文献内容的复述中进一步加深对书中人物和故事的印象,不断强化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等情感,使认同、投射的心理机制得到充分发挥。和当事人一起讨论文献中角色的经历,目的是把书中的故事、价值观和自身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使净化、领悟等心理反应最大化[4]。

阅读干预与指导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指导阅读、引导阅读外,为加强疗效,还可以指导当事人在完成阅读后对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复述,在复述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将个人的经历与书中的角色相结合,在探究中加深对书中角色的理解,这是阅读后的强化控制。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当事人的语言、动作、创作等各种技能,使当事人对文献的理解更深刻、更持久,进而使当事人实现心理上的渐进式强化认知,心灵受到净化,领悟,进而解开心结,重获身心健康。

(三)疗效反馈与评估阶段

阅读疗法是否产生了疗效?产生的疗效到底怎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与功效?是部分解决,还是完全解决了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疗效反馈与评估阶段”的工作才能找到答案。该阶段的价值体现在:首先,它是下一个阅读疗法循环中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为巩固、强化阅读治疗效果服务;其次,结合疗效反馈与评估的结论,为调整、加用书方或结合其它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诗歌疗法、信息疗法等),甚至转换治疗方式等提供参考依据。

疗效反馈与评估的主要途径有三条:一是采用心理测量表评估疗效,即阅读疗法缓解或治愈了哪些心理问题,是否还存在其它心理问题等;二是阅读疗法师收集当事人的反馈信息,对当事人进行追踪随访。阅读疗法师要与当事人进行咨询交流,利用相关的调查表与心理量表对当事人阅读疗法前后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进行调查、评估;三是当事人的自我评估。当事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对照健康量表、亚健康量表和症状疾病量表等心理量表进行自我评估。一般而言,当事人可以使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估健康状况是否改变以及改变的程度;通过使用《亚健康状态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C-SHs-Q)区分个人的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等。在自我评估的过程中,当事人既可以选择上述量表自己进行,也可在阅读疗法师的指导下完成自我评估,但不论是通过哪种方式完成了自我评估,当事人都应将自我评估的结论向阅读疗法师进行反馈,这对阅读疗法师综合评估当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最终解决当事人的心理问题至关重要。对上述反馈与评估的结果作综合分析,据此或对阅读疗法方案做进一步调整,开展下一轮的阅读治疗;或加用其它治疗方式等等,从而完成整个阅读治疗过程[5]。

阅读疗法实施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阶段、阅读治疗阶段、效果评估与反馈阶段共三个阶段,具体包含10个环节,这三个阶段从时序与层次上具有明显的次第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阅读疗法实施流程。其中,疗效评估与反馈阶段既是一个阅读疗法流程的终点,又是下一个阅读疗法循环的起点,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阅读治疗过程,从而达到阅读疗法的最终目标。一般而言,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反复性等特点。在解决当事人心理问题方面,阅读疗法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及时关注、追踪、评估当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适时应用阅读疗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当事人的心灵成长,维护当事人的心理健康。

[1]赵春辉.探求阅读疗法的流程及精髓[J].图书与情报,2008(5):140-142.

[2]Forrest Scogin , Christine Jamison, Mark Floyd, et al. Measuring learning in depression treatment: a cognitive bibliotherapy test.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98,22(5):475-482.

[3]王景文. 撑起大学生心灵的绿荫——华北理工大学阅读疗法基地建设的多维探索[J].图书馆,2016(5):102-108.

[4]王波.阅读疗法(第2版)[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212.

[5]湛佑祥,陈界,刘传和等.阅读疗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284.

BasicProcessofImplementationofReadingTherapyandItsInterpretation

WANG Jing-wen, MA Xiao, ZHANG Mei,SUN Rui-j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Tangshan Hebei 063210, China)

Reading therapy; process; method

The basic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reading therapy is the core content in reading therapy practice,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search on the whole reading therapy research. Reading therap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mainly includes the preparation stage, the reading therapy phase and the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phase, a total of 10 specific aspects. Only by following the basic process of reading therapy, we can ensure that the reading therapy is done in a systematic and orderly manne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nature , standard and the quality of reading therapy.

2095-2708(2017)05-0073-05

2017-02-25

本文系2016年河北社科项目《“互联网+”环境下高校阅读疗法基地建设与推广模式研究》(201603120503)成果;2016年河北科技项目“京津冀区域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164576448)成果;2016年河北医学科研课题“大学生阈下抑郁的阅读疗法干预实验研究”(20160718);2017年度华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政课题“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的阅读疗法研究”(YB2017-36)研究成果。

王景文(1970-),男,硕士,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教学培训部主任,研究方向:阅读疗法。

G252.17

:A

猜你喜欢

当事人疗法流程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我不喜欢你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析OGSA-DAI工作流程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