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毛泽东历史地位的影响

2017-09-18谢勇

魅力中国 2017年38期
关键词:历史地位历史虚无主义毛泽东

谢勇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一种极为有害的社会思潮,近年来它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历史虚无主义把攻击的重点指向毛泽东,这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手段。历史虚无主义对共产党领袖的否定,对党的整个历史的颠覆,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可低估,要深刻总结苏联否定列宁斯大林而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毛泽东;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极其活跃,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历史,把矛头指向毛泽东,企图否定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勋,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颠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企图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寻找突破口。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历史虚无主义者丑化党的领袖,歪曲党的历史的言行,科学评价党的领袖的历史功绩,尤其是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

一、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毛泽东历史地位的现状

历史虚无主义者割断历史,尤其是党的奋斗史,他们把1949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历史彻底否定掉,最为严重的是他们把虚无的矛头指向党的领袖人物,特别是毛泽东同志,企图把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贡献全部否定。

历史虚无主义者站在反动阶级的立场形成与历史事实截然相反的观点,打着恢复历史真相的旗帜,他们出书介绍蒋介石的“丰功伟绩”,近几年出现了“民国热”“蒋介石热”,各种书籍、影视剧介绍民国时期的好,更有甚者公然提出,活在民国也不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旧中国政府是最反动的、最腐朽的,当时社会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仅对毛主席领导的革命事业进行攻击,而且对毛主席的人生进行攻击。历史虚无主义者把各种文章的重点放在攻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篡改历史,曲解愿意,挑战历史已经做出的结论,企图翻案。比如:有的人指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游而不击,保存实力,坐收渔翁之利。有的人甚至危言耸听的讲解放后的30年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生活,甚至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政治原因死亡的人比二战时期死亡的人数还多,把建国后的30年说成是一场大灾难。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全盘否定毛泽东,凡是涉及毛泽东领导的都是错误的,他们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为毛泽东一个人。更有甚者,历史虚无主义者还对毛泽东同志进行人生攻击,企图在人格、道德方面贬低毛泽东。

历史虚无主义主观想象、捏造事实。他们不是从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出发,往往是从主观想象出发,没有确凿的史料根据,为了达到否定毛泽东的目的,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地编造、抛出耸人听闻的所谓历史真相,制造轰动效应。比如:有人指出,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奋笔疾书写下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八个大字,不是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而主要针对的是毛泽东,他们的理由是毛泽东对新四军有成见,国民党打新四军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能叫千古奇冤。众所周知,共产领导的新四军是由江南各省的游击队改编而成的,而八路军是由红军主力改编而成的,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不会有什么成见的,这是历史虚无主义主观想象的。

历史虚无主义不分主流、支流,把历史碎片化,往往抓住某个历史细节,以偏蓋全进而颠覆整体历史,在思想方法上是片面的。比如,有的人把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说成是不好的毛泽东,在重大决策上,特别是内政决策上,基本上是失误的。他们只是揪住个别错误不放,没有从毛泽东的一生来评价其功过得失;对于毛泽东犯的错误,不是具体地分析,不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给予恰如其分的批评,而是把特定历史环境下犯的错误无限夸大、大肆渲染,全盘否定。

二、历史虚无主义把“矛头”指向毛泽东的原因

丑化、否定共产党的主要领袖,不仅仅是搞倒一个人的问题,而是通过否定主要领袖进而否定他所代表的整个政党、整个阶级,乃至他所代表的整个政权。丑化共产党的主要领袖,这是西方敌对势力搞垮共产党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前苏联就是前车之鉴。

(一)否定毛泽东将成为否定党和国家整个历史的突破口。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缔造者,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他还是我们党和国家最主要的领导人,他的一生以及他毕生追求的事业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新中国的历史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三件事中,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两件,同时也为第三件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否定了毛泽东的历史贡献,我们就否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毛泽东同志个人的历史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融为一体的,所以我们应当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其实就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何抹黑党的领袖人物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二)否定毛泽东将成为动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突破口。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无论出现过什么困难和苦难,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面的改革开放奠定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应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虚无主义者企图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同志所进行的事业,从而否定了我们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引导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走上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否定毛泽东将成为摧毁中国共产党执政正当性的突破口。

得民心者的天下,否定了毛泽东就瓦解了民心。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选择。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有没有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有没有造福于人民,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者把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与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割裂开来,企图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抹黑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企图抹黑那段历史,蛊惑人民,让人民丢掉队共产党的信任。毛泽东同志在全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来丰富的遗产,他的著作,他的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人格魅力至今影响着广大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他的思想教育几代人,我们今天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需要它的指导。如果我们否定毛泽东同志,我们将否定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不仅会造成执政党内部的思想混乱,而且会动摇人民群众对党的领袖的爱戴以及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会从心理上瓦解中国共产党乃至全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三、清醒预见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毛泽东历史地位所产生的政治后果

历史虚无主义者对苏联共产党的历史的歪曲,对共产党领袖的丑化所造成亡党亡国的危害是巨大的。对于历史虚无主义者丑化党的领袖人物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我们应该有前车之鉴,不能重蹈苏联的覆辙。苏联的历史教训使我们应该谨记的,我们应该明白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严重的、没有实事求是的对苏大林进行批判,导致社会上丑化党的领袖的思潮遗流。后来,这股思潮愈演愈烈,混乱了苏联国内的思想,引导人们把对领导人的批判转向对社会制度的批判。近年来,很多苏联的前政要、历史学家都纷纷表示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革命领袖在苏联解体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赫鲁晓夫不加区分的、没有辩证的评价苏大林在苏联历史中的作用,导致人民思想的混乱,颠覆了当时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埋下了虚无主义的种子,这个种子在21世纪末疯狂生长,最终颠覆了苏联的社会制度。

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启示我们,否定党的领袖是打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缺口,并进而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年轻人不熟悉历史,对已故领导人缺乏深入的了解,似是而非,缺乏明确的判断力,容易被社会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所迷惑,在社会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容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利用的棋子,传播的速度之快,危害之大。我们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否定了毛泽东,不仅仅否定了过去的那一段历史,而且还间接地否定了新时期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有的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之前曾出现过‘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因而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有的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新矛盾,甚至认为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因而用前三十年来否定后三十年。”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现在有的人为了否定毛泽东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把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來贬低毛泽东,抹黑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抬高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但实际上在否定了前一个历史时期的同时也否定了后一个历史时期。30 多年来,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的确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但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继承前人特别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和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归根结底,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奠基者,他与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崭新事业不是对立的,我们今天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必须始终维护这位奠基者的历史地位。

由此可见,我们评价毛泽东,对待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态度直接关系到现实,特别是关系到当前意识形态领域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能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因此,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排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干扰,是当前思想理论战线一场严肃的斗争,同时,也告诉我们维护毛泽东历史地位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毛泽东的评价问题,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指出:“十一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同时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党作出这个重大决策的勇气和远见。”中国共产党从政治大局的战略高度始终坚定地维护好毛泽东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历史地位,使中国在面临极其复杂的国情世情的情况下,维持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从而避免了苏联亡党亡国悲剧的重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毛泽东的造谣、诬蔑从来没有放松。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牢牢掌握网络、报刊等意识形态舆论阵地,及时主动地回应、击碎各种谣言,还原历史真相,旗帜鲜明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不断凝聚社会共识,激发意识形态领域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江泽民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历史地位历史虚无主义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江西豫章书院的历史地位、现状与开发前景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
管道升画作的艺术探索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