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017-09-18唐丽君

魅力中国 2017年38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问题

唐丽君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如何构建探究式的科学课堂,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呢?本文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猜测;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如何构建探究式的科学课堂,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一些做法:

一、提出问题,激发探究

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智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育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真正实现“以探究为中心”的要求。例如:教学《杯子变热了》一课时,给学生准备好四种不同材质的杯子,先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杯子;再分别倒上热水让学生再次摸一摸杯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感受到杯子变热了。此时,学生思维比较活跃,针对“杯子变热了”的现象,提出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杯子为什么会变热?为什么这几种杯子热的程度不同?热是怎样在杯子中传递的?……这就为后续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而创设丰富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开端。

二、科学猜测,初步探究

探究活动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为始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和提出假设。这种猜测并非异想天开,它是基于事实的推想,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例如:教学《斜面》一课,学生先是根据已有经验推测斜面有省力作用,在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由于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学生发现各组省力的多少不同。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学生再次提出不同的假设:可能与提升的高度有关系;可能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可能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分析相关因素,提出猜想假设,为后面的实验探究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再如:《地震》一课,关于地震的成因,教师先展示郯城麦坡地震遗址的图片资料,再让学生想一想地下的岩石是怎样变化的。学生经过分析思考,认为地震可能是地下的岩层断裂、变形而形成的;而地下的岩层会发生断裂或变形,应该是受到外力的作用。这样的猜想既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促进了学生动脑思考,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问题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方案引领,体验探究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定科学可行的探究方案。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让他们针对假设,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采用何种探究方式,何种组织方式,准备何种材料,具体怎样完成,需注意何问题等。例如:《地震》一课,学生猜测地震的原因可能是地下的岩层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断裂。此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老师提供的材料的指向下设计出了多种方案。方案一:用手折木棒,观察木棒的变化及手的感受,推测岩层受力的变化。方案二:把毛巾一层层折叠起来,从两边向里挤压毛巾,观察毛巾的变化,推测岩层受力的变化。方案三: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挤扁叠加起来,施加外力,观察橡皮泥的变化,推测岩层受力的变化。……有了方案的引领,学生探究起来便会有目的和方向。

2、实验探究,亲身体验

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在实验中探索,在操作中感悟。例如:教学《斜面》探究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学生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的实验方法:不改变高度,改变斜面的长度时,发现长度越长越省力;斜面的长度相同,高度不同时,高度越高越省力;继而发现:斜面的高度和长度决定了斜面的坡度,坡度越小越省力。再如《火山》一课,学生用土豆泥和番茄酱做模拟实验,在实践探索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教师也不代替,而是启发学生反思:“哪个环节有问题?”“如何改进?”并激励他们继续实验。

放手让学生实验,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需要让学生分工明确,各尽其职。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做好观察记录,以便小组交流。

四、合作交流,分享探究

科学探究要重证据,应通过定量观察、测量、记录搜集科学事实和可靠证据。而探究学习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搜集分析解读数据。要求学生讲出自己在自行探究中的发现,通过分析、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每个学生所获得的形象更加丰富和完整,并将探索中所观察的现象,内化成概念,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摆的秘密》一课中,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学会尊重数据(证据),让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一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认真记录下自己小组的研究数据,根据数据,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二是在向大家汇报交流时能向大家阐述自己证据获得的经过,依据可靠的数据来解释。三是教师汇总各组数据加以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果: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摆幅无关,与摆线有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在交流中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使学生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养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心。

五、学以致用、延伸探究

“把所学知识加以运用,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学以致用”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升华学生的科学兴趣。例如:學习了有关简单机械的知识后,把学生带到车棚,让他们观察、寻找、思考,“自行车上应用了哪些形式的机械?”“为什么这样设计?”“不这样设计行吗?”自行车司空见惯,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学而有用”,从而使学生们探索的热情高涨,气氛活跃,纷纷得出:“自行车手闸是一个省力的杠杆。”“车把和把轴组成了省力的轮轴。”“闸皮在瓦圈上滑动时是斜面,可以省力。”再如:学习了《灯泡亮了》一课后,让学生结合本课知识,研究并尝试制作一个红绿灯模型。

此外,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应用获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要指导学生应用获取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要指导学生应用获取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总之,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探究学习为核心,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精心设计出学生喜爱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踏上自主探究学习的路径,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使科学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让学生在有趣的科学学习活动中,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快乐,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在探究中体验科学——科学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裴新宁.郑泰年编著

[3]《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黎奇主编

[4]《临沂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5]《科学课》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探究问题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