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研究

2017-09-18许正江

魅力中国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情境教学语文教学

许正江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具体的、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能够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将情境教学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感受作者在文字中流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潜能。本文首先分析了情境教学的意义和特征,介绍了目前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育;语文教学;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就是利用情和境,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学习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结合。教师为学生创建情境,利用其中蕴含的情感色彩来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努力获取教师通过情境为学生传授的知识。

一、语文情境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一)语文情境教学的内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情境就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环境,也是促进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条件,这是一种经过优化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创建的情境能够调节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以学生生活学习为背景的教学情境,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方法与其融合,在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开展知识和情感教育。

情境,是由“情”和“境”两部分构成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创设情境,还应该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备课阶段就要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因素,高质高效的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

(二)语文情境教学的特征

要恰当的利用情境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情境教学有充分的认识,否则将会无所适从。语文情境教学的特征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才能显现,例如问答情境的重点在于师生之间的问答,讨论情境的重点在于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讨论等。教师创建的情境应该具备主要特征有:(1)具有真切感,教师创建的情境,应该与教材文本具有相似的意境和神韵,让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当学习新知识时,如果能够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就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当然,情境的相似性并不是对已经使用过的教学情境照搬或者复制,而是通过暗示手法或者简化的形体,创建与实体结构对应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真切感;(2)要富有情感,传统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不论是机械的填鸭式教学还是题海战术,都缺乏教师的情感投入,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再加上教学模式和环境固定不变,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厌倦感。教学如果缺少情感,那么就很难取得成功,即使学生能够接受这种知识传授,也只是暂时的。学生就像是接受培育的土壤,而知识则是种子,那么情感就是肥料,没有肥料,那么种子就不会茁壮生长,因此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关键作用。

二、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教学太过形式化

新课改的深入让越来越多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都采用演讲、讲故事、表演小品、辩论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创建的情境丰富多彩。但是教师应该注意,情境的创设应该以学生需求和教学内容为基础,例如在说明性文章的教学中,尽量使用图片来创设教学情境;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为了表现诗词的优美意境,可以使用动态图片或者短视频来创设教学情境等。

(二)情境教学抓不住重点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通过创建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中的困难部分,一堂课中往往只需要针对两到三个重难点进行情境创設。但是一些教师舍本求末,在一些并不重要的部分创设情境讲解,教学抓不住重点,偏离了情境教学的本意。

三、创建语文教学情境的策略

(一)教学情境和课堂提问的结合

疑问是学生持续探索的推动力,通过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在情境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死海不死》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同学们,目录列出的两个说明文单元里,其中一篇文章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趣,你们能猜出是哪一篇吗?

(学生们翻书)

教师:大家都猜到了吗?有没有同学说一下是哪一篇呢?

学生:我猜是《死海不死》。

教师:对,但是你们猜这一篇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因为我感觉题目很有趣,既然是死海,为什么又不死呢?

学生:我也猜的是这一篇,因为作者在题目里设置了矛盾,所以这篇文章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教师:有没有意见不同的同学?

(学生没有举手)

教师:看来大家都很聪明,英雄所见略同啊,那么同学们看到题目中有两个“死”,这两个字代表的含义相同吗?

学生:第一个死指的是不流动,第二个死指的是死掉、淹死。

在这节课的导入中,教师先让学生猜测要学哪一篇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一开始上课就被吸引,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妙处,学生由此看出两个“死”的不同含义,教师继续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为什么死海是淹不死人的,教师随着学生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增加教学情境中的互动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活动,对营造情境中的良好氛围非常重要,持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情境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和教师也成为情境得到一部分。例如在《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作者描写了自己黄昏时的所见所感,而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古筝取曲目,同时在幕布上为学生投影词中所描述的画面,让学生假象自己就是作者马致远,设想一下自己在当时的情境中会想到什么。学生们经过思考和感悟,感慨万千:在深秋的黄昏,夕阳西下,一片幽静中,白发苍苍的马致远走在清澈的溪水边,一种人生的苍凉感涌上心头。学生和情境的结合,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作者的感受,情境变得更加具体和鲜活,学生融入到情境中也激发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四、结束语

综上,情境教学作为近年来受到青睐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是针对情境教学的研究仍然偏少。教师要对情境教学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应用,让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第五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情境教学语文教学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