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网络视角下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研究

2017-09-18李作志张驰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协同发展

李作志 张驰

内容摘要: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物流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京津冀13个中心城市组成物流引力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空间层次结构。

关键词:物流网络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实现区域城市之间优势互补,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经济共同体,共享区域经济发展的红利。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物流一体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物流一体化的核心部分是物流网络,通过借助物流网络把物流通道、节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区域物流活动的空间组织形态。合理、高效的区域物流网络有助于区域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区域物流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图论,近年来,由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能够将网络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逐渐被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概括地说,社会网络分析就是研究各行动者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综合运用图论、矩阵论等方法将关系网络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并借助相关软件对其网络结构进行定量化的研究方式。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研究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提供了可视化的分析工具,把物流网络结构研究过程变得更为直观,量化测评效果更加明显。

物流引力模型构建

引力模型起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后逐步被引入到物流领域和经济领域等研究中。城市间的联系与万有引力定律存在极大相同点,因此将引力模型应用到衡量城市间物流联系的计算中。由于城市间物流引力的单向性和差异性,各城市对物流引力的贡献不同,引入参数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城市物流引力模型,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1)

式(1)中,Rij为城市i对城市j的物流引力;kij为城市i对Rij的贡献率;Pi、Pj為i、j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从业人员数;Gi、Gj为i、j城市公路货运量;Dij为i、j城市之间的距离。

京津冀区域网络结构分析

(一)研究范围及数据获取

本文研究范围为北京、天津、河北省区域内的13个中心城市,从《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选取相关数据。城市间物流运输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因此城市之间的距离选用两城市之间公路最短距离。公路距离数据从物流中国网站公路里程查询整理得到。将数据带入修正后的城市物流引力模型,计算得到京津冀13个中心城市的物流引力值。

(二)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引力的社会网络结构

将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引力值导入UCINET软件,对该区域整体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进行分析研究。

整体网络密度分析。本研究京津冀区域网络规模值为13,利用UCINET软件和ARCGIS软件生成其可视化结构(见图1)。图1中的节点代表相对应的中心城市,有向线段代表城市的物流引力联系及方向。节点大小代表城市对其他城市影响力的大小。

由图1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网络趋于密集。借助UCINET软件得到2014年京津冀区域城市网络密度是0.8013。网络密集程度较高,说明城市间物流联系紧密,城市间资源的获得途径更多。

网络中心度分析。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网络的中心性通过点入度和点出度来衡量。利用UCINET软件计算得到,区域内各城市物流网络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13个城市中,北京的点入度和点出度排序均位于首位,反映了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在京津冀区域的核心地位,是整个区域内物流的轴心城市。天津排在第二位,地位仅次于北京,在整个区域内具有较大的物流影响力。此外,唐山、石家庄、沧州在点入中心度指标中,点入度均超过点出度,说明这3个城市受其他城市物流影响的程度较大。京津冀区域各城市的接近中心度显示,北京、天津、廊坊、石家庄、唐山、保定6个城市具有很高的向外接近中心度,说明这些城市和其他城市间物流的联系程度比较紧密,且对外影响控制作用较强。

网络凝聚子群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可以得到城市间物流关系相对密集、较强的群体。本文利用UCINET中的迭代相关收敛法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可以将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网络凝聚子群分为四大类(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第一,以北京、天津为首的凝聚子群对其周边城市子群产生较大的影响。第二,张家口、廊坊、承德、保定、秦皇岛城市之间在物流结构上和相互关系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第三,城市凝聚子群不仅与城市的物流量有关,还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北京、天津等轴心城市往往会向周边辐射,以周边的城市为基础形成凝聚子群。

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和形态进行量化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网络整体密度较高,总体联系较为紧密,但存在明显不均衡特征;第二,以北京、天津为首的轴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有广泛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从凝聚子群来看,京津冀存在物流结构相似的城市子群,以北京、天津等轴心城市形成的物流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网络化协同效应正在发挥作用。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需要形成一个物流功能高度整合、协同发展的立体化区域物流网络。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提升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联系水平,坚持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加快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同城化发展,加强区域城市物流循环联系,提升城市之间及城市内部的信息传递、物质流动、技术交流等要素的流通水平。

改善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层次结构,构建立体化区域物流网络。在北京非首都功能需要疏解的情境下,天津和河北承担着北京物流功能的转移重任,特别在各城市存在良好经济合作基础和互补性的前提下,区域各城市应探索网络化、多层次、协同化运营的发展之路。

构建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化治理机制和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从政策层面,三地政府部门根据城市不同定位进行合作规划,建立利益共享与分担、合作共赢的物流网络治理机制,使区域从同质化竞争向区域良性合作发展,获得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曹炳汝,尹娣.基于轴辐式理论的长三角区域物流网络的构建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32(2)

2.仇莉,王宇.京津冀一体化下物流网络节点城市选址规划[J].商业经济研究,2016(14)

3.胡志华,洪雯婷,胡青蜜.轴辐式物流网络扩张的枢纽重配置优化[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5,36(1)

4.刘军.整体网络分析[M].格致出版社,2014

5.袁长伟,芮晓丽.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等级确定方法[J].物流技术,2015,34(12)

6.物流中国.公路里程查询.[DB/OL]. http://www.56zhongguo.com/Index.asp,2016-1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协同发展
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