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架子保护阅读兴趣一课一得激发学习潜能
2017-09-17韦巍
韦巍
背景分析:
◎2017年语文考纲对文学类文本的要求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其中,分析综合部分要求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鉴赏评价部分要求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探究部分要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启示:
1.2016年开始加入对外国小说的考查。
2.对人物形象、情节、重要语句的理解和主题的挖掘是设置题的侧重点。
3.新考纲将文学类文本设置为必考部分,增加了阅读量,使学生答卷时间很紧张。而小说的含蓄、深刻性使它的难度远高于实用类文本,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要训练学生迅速抓住重要词句分析形象概括主旨的能力,并掌握小说创作的基本手法。
◎深入研读教材,进行文本细读
《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桥边的老人》这篇文章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
“烛光杯”比赛提供的授课篇目是《桥边的老人》《半张纸》《骑桶者》《在桥边》。在素读了4个文本几十遍后,我开始一个字眼、一处对话地仔细揣摩,读到“老人”如同呓语的语言时,一个战火中无奈、茫然的老人跃然纸上,我的心不禁一紧。它打动了我,让我不再于4篇文本之中徘徊。
定下篇目后,我摩拳擦掌准备将我了解的小说的所有知识一股脑講授给学生。但得知授课班级是哈师大附中高一的学生后,我有些茫然。在备课过程中,我准备了很多内容,本想从老人与“我”的对话不对等、所答非所问的角度授课,我沾沾自喜于这个新颖的角度,但我询问了几个自己授课的高二学生,他们几乎答不出来。这种情况逼迫我忍痛割爱,重新寻找授课角度。考虑到高一学生刚入学,没有学过必修教材的小说,而初中讲授的小说又重视情节的概括和主题的挖掘。因此,我对本课的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改动,修改后的设计如下。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展示学生扩写的战争背景, 引发学生对作者文字特征的思考。
2.介绍海明威创作的原则: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俗称“电报式”;海明威在小说中善用生活中简单朴实的,甚至孩子都可以读懂的词汇;他侧重应用名词、动词,避免应用形容词和副词;他喜欢用简单的短句式来取代复杂的长句式。
海明威提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而后两者则是寓于前两者之中。——冰山理论。”
3.小说场景描写的语言简洁,有几个动词很富有表现力,写出了战乱中逃亡众人的心态。请找出并逐一分析,如搭、 涌、爬、抛、踯躅等。
4.通过对话语言分析老人形象。
如:“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参考结论:孤苦无依、心地善良、痛恨战争。
5.通过老人的肖像、动作描写分析老人特征。
如:“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参考结论:斯文孱弱、风尘仆仆、生无可恋。
6.小说并没有交代老人的结局,他是去是留充满无限的可能性,请大家给老人续写一个结局。
7.海明威要通过老人的遭遇揭示什么主旨呢?战争对人类双重家园的破坏。
教学实录:
1.扩写切入 介绍风格
师:今天我要与大家共同学习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板书)。一提到战争自然会联想到战争的场面。我们先来看看几位同学对这篇小说场面的描摹。(PPT展示。)
天幕是暗灰色的,黑云低低地压着大地。从浓云的缝隙中透出几道惨淡的白光,把土地上因人们的踩踏而腾起的灰尘照的格外清晰,桥和路却在灰尘中飘忽的像遥远的幻影。
——黄 睿
成群的人们叫着吵着嚷着骂着。他们赶着不情愿的骡子,拖家带口,眉宇间透出凄厉的哀伤。
——刘怡琳
乌云吞噬了天边最后一抹夕阳残碎的光亮,在此刻深灰色的天空上肆意妄为。在桥上我只看到了污浊而又暗藏杀机的棕黄色空气。
——腾佳蓉
师:这几位同学清晰地写出了战争什么特点?
生:血腥、残酷。
师:作为战争题材小说,我们认为这样的描写才够劲儿。可是海明威却把场景写得很平静,这要先来看看海明威的语言风格。(PPT展示,生读,具体见“教学设计”中“介绍海明威创作的原则”一段。)
2.分析场景 体会语言
师:本节课我们就是通过文字分析老人形象进而挖掘隐藏于冰山下的情感和主旨的。首先看下小说场景描写的语言。我发现有几个动词很富有表现力,请找出并逐一分析。(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正音:踯躅——犹豫徘徊不敢前进的样子。)
生:搭,为了战争运输临时搭建的桥。
生:涌,(潮水涌动)人数多、动作快、慌乱。
生:爬,坡陡。车负重大,拖家带口,作最坏打算。endprint
生:抛:让尚未远离战场、对未来全无信心的人们恐慌。
生:踯躅:对家园留恋,對未来迟疑。
师:这几个词似乎使我们闻到了战场的硝烟味,理解了众人逃难的慌乱及迷茫,可一个人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吸引了“我”的关注。他是谁?作者为什么写了这位老人?老人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和性格呢? (学生分角色读“我”与老人的对话部分。)
3.分析老人 概括形象
师:这一部分老人始终在谈论什么?
生:动物。
师:什么动物?
生: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师:这不是一处败笔吗?老人在啰嗦,我简洁地写成“羊、猫、鸽子”,大家分析一下,哪个回答更适合老人心境。
生:原文好,可以看出老人对动物很熟悉,如数家珍。
师:短句是应急反应,可见老人关心动物。如果是我逃难,我关心的是金项链、玉镯子,老葛朗台要见上帝前还想抓住镀金的十字架呢,老人关心动物是因为什么呢?
生:动物是家人。
师:如果按照列举数字的逻辑性,我换成“一只猫,两只山羊,还有四对鸽子”。
生:不行,老人对山羊最担心,猫会照顾自己,鸽子会飞。老人这么说是按照关心程度来排序,符合老人心理。
师:海明威是西方人,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在《圣经》中对这三种动物有着不同的隐喻,猫有灵性可以逃走,鸽子可以飞,羊因为软弱任人宰割,隐喻人类。那作者其实是透露什么情感?
生:作者对人类的担忧。
师:战火中人类必然死无葬身之地。言简义丰的语言可见一斑。一个受战火侵蚀、颠沛流离的老人连生命都难以自保时,还念念不忘自己的11只动物,可见一位孤苦无依的老人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战争在无情地践踏生命,而老人对生命如此尊重和珍爱。为海明威击节赞赏。
师:老人还有两句话是连续的重复,请刚才读老人语言的男生重新读一遍。(生读。)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只是”,为什么?
生:透露对动物的担忧,战争本与我无关,却危及到老人的生活。
师:一个本不关心政治的平静朴实的老人,只求平安、平静地度过余生。如今战争却要将这一切毁灭掉,老人只能抛下动物,“只是”包含着老人的无奈、无助,也隐藏着他对战争的痛恨。
师:分析完老人的语言,我们已经初步明确重复之处恰是作者有意地突出强调。这样的特点也表现在对老人的肖像、动作描写上,这些地方又表现了老人什么样的特征?
生:尘土和钢丝边眼镜。尘土是浮灰,形容战争残酷。
师:眼镜是近视镜还是老花镜?当时是20世纪30年代,眼镜是奢侈物。
生:老花镜,眼镜是唯一财产,可见贫困。
生:老花镜为了近处看动物。
生:可能是正在做什么,但炮火响起,不得不匆忙就离开。
师:我认为是近视镜,开篇就用眼镜介绍老人形象。为什么?
生:可能老人比较有知识,一个知识分子都不能幸免于难,老百姓就更艰难了。
师:一副钢丝边眼镜,塑造了老人斯文和孱弱的形象,也暗示老人不是一个以体力劳动为生的人——“照顾动物”不是他的职业。那动物只是他的伙伴和精神寄托。那动作细节描写集中在什么地方?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生:这个地方更能体现老人的疲惫,一个人有力量是不需要撑起来的;摇晃而不是走,更能体现风尘仆仆;向后一仰,说明身体已经虚脱,没有力气;终于又坐了下去,可见老人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已经没有力气。
师:非常好,他抓住几个词进行分析,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暗示老人命运的作用。终于坐了下去,暗示老人走不动了。最后一段“或许就是老人仅有的幸运了”,暗示老人的悲惨命运。
师:我读到老人站起来时特别兴奋,以为老人要逃生了,但读到撑、摇晃、仰、坐,可见战争对于小人物来说本就是无法逃避的。老人在战争中是个弱者,他既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更无力保护那几只动物。起身让读者燃起希望,这沉重地一坐,可以看出战争中小人物的无奈和迷惘。可见老人的形象是斯文孱弱、风尘仆仆、生无可恋。
4.猜测老人结局 分析小说主旨
师:小说并没有交代老人的结局,他是去是留充满无限的可能性,请大家给老人续写一个结局。(可以与同学交流,看看谁设计的结局更合理。)
生:结合老人的心态、战争的残酷性,老人不能坐在那里。
生:我写了一段结尾:黎明的第一道光线刺破了黑夜的沉寂,在灰尘中清晰可辨,老人平静地坐在路边,一颗炸弹落了下来,老人闭上了双眼。老人的小动物在战乱时期很难活下去,人不只是追求生命的长度,还应该过得有意义、有价值,所以老人不会活下去。
师:老人的结局有没有可能是强撑着走回家乡,也许走几步一颗炮弹落下去。这个答案应该很多很多,但是老人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无法重生的,我们真是难以想象,或者不忍想象老人的归宿,太残忍了。老人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痛苦,而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让一个人自己选择死亡的方式。本节课,我们借助“冰山理论”挖掘简洁生动而又多有重复的语言分析了老人形象,而老人只是战争中芸芸众生的缩影,是作者塑造的典型人物。海明威要通过老人的遭遇揭示什么主旨呢?
生:战争对人类的迫害。
师:战争加在普通百姓身上的残酷,使人民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精神无依无靠,对未来充满了无奈和迷惘。海明威也把战争看成对他们那一代人产生决定性影响,并造成悲剧命运的主因。也就是战争对人类双重家园的破坏。
5.结语及板书
师:人要想在世界上有尊严地活着,必须建两座房子,一座安放身体,一座安放灵魂。安放身体的房子没了,人就如丧家犬一般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安放灵魂的房子没了,人就如行尸走肉、虚无缥缈。要是两座房子都没了,他就成了桥边的老人。endprint
板书: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教学反思:
以生为本,方显教者本色
《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新考纲出台后,高中教师更要认真深入研究小说。
经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我认为此课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环节齐备,抓住了重点,突出了难点。上完这节课,结合学生的反应和听课教师的意见,我认为这节课有如下特点:
一、立足高考文学类文本的考查点。我对近5年我省高考题文学类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全部考查小说这一体裁,题型集中于人物形象特点、某处语句和情节的作用以及小说深层意蕴的探究等方面。这节课我借用“冰山理论”,带领学生通过赏析海明威简洁的电报式语言进而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深入挖掘文章的深层主旨和意蕴。完成的这些问题和上课的每个环节都在考纲范围内,并且紧密结合小说的考查题型。
二、课堂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在预习环节我让学生扩写一段小说中的背景,提示他们可以通过想象加入细节描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生动细致的文字与海明威的简洁文字形成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吸引他们进一步对文本展开探讨。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情节非常简单没必要梳理,所以我从环境切入,初步分析海明威语言的简洁生动的特点。接着借助人物描写手法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老人形象。作家用墨着重在此处,但我不想面面俱到,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于是我还是借用海明威电报语言特征,从人物描写的语句重复处入手,着重分析几处描写,向深处意蕴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因为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考虑学情是必然的工作。他们刚升入高中,还没有学习过必修教材的小说部分,而初中学习的小说以情节生动见长,导致了他们对小说没有系统深刻的认知。结合学情我考虑设置的问题要一问一得,由浅入深,逐步实现挖掘深层意蕴的目的。学生让我很惊喜,很有见识,语言清晰准确,分析能力也很强。我教龄不长,这几年教学经验的增长让我恨不得用一节课时间把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希望他们一节课后就学会三十六计。这个目标太完美,太难企及。教学是门艺术,趋近完美应是奋斗的动力才对。这节课我设置了很多学生活动,比如齐读、分角色朗读、角色重读、分组研讨等,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四、帮助学生确立阅读文本的方法。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往往被曲折离奇的情节所吸引,抓不住重点,不会分析人物形象,更难以把握小说的主旨。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树立阅读文本要从分析文字入手,通过人物描写手法分析人物形象的意识,明确小说以小见大的文体特征,通过一个人的遭遇分析战争对人类带来的伤害。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学生有体会、有分析、有概括,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
但是,这节课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显然考虑得不充分。比如,在分析小说第一段几个传神的动词时,学生分析概括不到位,教师应该及时点拨。分析“带钢丝边眼镜”时,我的想法是作者的语言风格是简洁干练的电报式语言,重复两次,尤其第一次出现在开头,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背景,我认为作者是在暗示老人不應该是个体力劳动者而应该是个比较斯文的人,这样就与他奔波的狼狈、满身的尘土形成强烈反差。我在试讲时,学生都能回答出这样的问题,我就当做一个简单问题处理了,没想到全班学生展开的讨论与我的想法相违背,我预设答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这个环节比较拖沓,为了迅速过渡到下个环节,我制止了学生的讨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半部分因为时间有点紧迫,对老人结局的猜测没有充分展开,匆忙之间也忘记交代复活节礼拜天的背景和本文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带着遗憾结束了这节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