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分析

2017-09-16吴赛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刻板印象女大学生

吴赛

摘 要 新闻媒体每天都会呈献给受众以浩如烟海的信息,受众在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捷之余,也给自己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带来了很多困扰。因为新闻媒体通常是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立场来对某一群体进行报道和刻画。通过对多个媒介内容和百度搜索引擎的统计分析,发现“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媒介形象的描述中就被“边缘化”“浅薄化”“污名化”,常常伴随其的是“性”“拜金主义”“不幸”“弱者”“容易上当”“难就业”等负面的描述词汇。而“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出现这样的媒介形象的原因有很多,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一些方法从这一种困境中进行突围。

关键词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成因;刻板印象;性别成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5-0150-02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的社会群体,但是当今社会的媒介对于大学生的形象刻画不仅没有呈现出他们的积极面,相反呈现的更多的是消极负面的信息。而在这其中,女大学生的形象更是被媒体过分的“标签化”和“污名化”。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是指女大学生群体通过媒介传播所呈现的公开现象[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当代女大学生尽管属于较高知识群体,但是她们的形象并没有逃脱传统女性刻板形象的命运。诸如“性”“拜金主义”“不幸”“包养”等这类的负面词汇常常与这类群体相伴相生。那么,女大学生的形象到底被媒介如何描述?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面对媒介对于女大学生形象的塑造,我们又应该怎么做?

1 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

女大学生是指我国全日制高等学校(包括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高等专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以及各类民办高校的女性学生。为了调查的公正性和地域的广泛性,在报纸调查的过程中,特选取了地处国家东西部的报纸各一家,分别是《南京晨报》和《三秦都市报》。通过调查《南京晨报》和《三秦都市报》发现,《南京晨报》在2013年到2016年三年的新闻内容中涉及“女大学生”的共有14件,其中6条都是女大学生的负面报道,负面报道率占到近43%。而《三秦都市报》在2014年到2016年底的报道中共涉及女大学生内容的有71件,其中负面报道占37件,中性报道占24件,正面报道仅有10件。负面新闻的报到率占到52%,正面报道率仅为14%。而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得出的比例也与两家报纸大致一致,都是负面新闻占据整个女大学生新闻报道的主体,且报道数量远远高于正面报道。其中这些负面新闻大多将女大学生塑造成为弱者、犯罪人员、意志薄弱、不自爱等形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不自爱的形象。在众多关于女大学生负面的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与性在整个负面新闻中始终占据很大比例,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女大学生的不自爱和对性的随意。如在2015年6月18日,《三秦都市报》报道了一篇标题为《15个女大学生遭河北41岁男子骗色》的负面新闻,《三秦都市报》在2014年报道的《北京女大学生在港遭印度籍男子强奸》《官员被曝迷奸女大学生纪检委称双方均报案》等新闻,都给受众传递一种女大学生不自爱,对于爱情冷漠,在感情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的感觉。

第二,犯罪的形象。犯罪在女性新闻负面报道同样占据较大比例。以《三秦都市报》为例,在2016年2月24日,《三秦都市报》报道了《四川女大学生失联25天在商洛陷入传销组织》、2014年11月14日报道了《网络散播虚假信息女大学生被拘留》,同年报道的《福州警方称错抓海南女大学生消息不实》的新闻。

第三,意志力薄弱、心理素质差的形象。这一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关于对女大学生自杀的新闻报道。仅在2014年,《三秦都市报》就报道了多篇相关新闻。例如,《女大学生欲自杀被公安局长拦腰抱下》《女大学生身中13刀死亡警方认定系自杀》等报道。媒体向观众呈现了一种女大学生抗压能力弱,遇到挫折只想到用极端的方法去解决的人群。

第四,无知、自我保护意识差的形象。这类新闻在关于女大学生负面新闻报道中同样占据一定比例。在2013年,《南京晨报》报道了《两女大学生横穿马路被撞飞》等新闻;2014年《三秦都市报》报道了《女大学生开学迎新时失联》《杭州一女大学生打工途中遇害》等新闻。这些都在给受众传递着女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自我防范意识差的形象。

2 女大学生负面媒介形象形成的原因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女大学生通常以弱者、无知、犯罪等负面形象出现的媒体上。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究竟是不是这样?为何媒介会特别呈现女大学生负面的新闻?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媒介追逐商业化的结果。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2]。女大学生是拥有一定知识分子的群体,但是被媒体渲染成无知、犯罪、叛逆等负面形象,这样强烈的反差可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使得自己的媒介获得更高的关注。在报道中,女性的“无知”“无能”等刻板印象往往会被强化[3]。

第二,女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女性和大学生本来就是比较容易吸引人们关注的群体,而将这两个群体放在一起吸引人們眼球的效果就进一步增加。

第三,部分女大学生的确存在负面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高等院校招生质量的参差不齐,今天的大学生早已不能和最初的大学生同日而语。面对从紧张的高中生活猛的步入轻松的大学环境以及今后就业的压力等问题,现实中一部分女大学生的确存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一面。

第四,女大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在男性霸权的社会中,女大学生话语权丧失。尽管相关的报道都是针对女大学生的,但是由当事女大学生直接说的话很少,事件的具体情况几乎都是通过记者自己的描述让大家看到的。记者也很少引用她们的原话,这进一步加深了她们话语权的丧失。endprint

第五,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女性只是作为人类繁衍工具和男性的性对象。尤其是作为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她们又同时兼具青春、活力、清纯、修养等多方面的特征,因此更是成为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对象。曾经遥不可及的女知识分子阶级被媒体的报道所结构,暗示“消费女大学生”具有无限的可能,媒体所虚构的女大学生这一形象也迎合了男性对女性群体的窥视欲,把女性的弱势展示给男性群体,满足男性群体的心理需求。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社会性别来源于社会建构,大众传媒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所进行的传播不仅再现了社会性别的状况和地位,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同时媒介传播本身也参与了社会性别的构建过程[4]。

3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突围途径

第一,加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尽管目前新闻媒体处于市场化的浪潮中,充满着各种激烈竞争。但是越是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媒体越应该增强自身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建设,不能去故意过度消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媒体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多关注女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真实、全面的报道女大学生这一群体。

第二,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地性别观念,注意个人在媒体的话语权。受制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的双重影响,大多数女性对于自身的性别定位表示出强烈的认同。加上媒體的过度负面报道,女大学生更加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加强自身在媒体中的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专业的女性媒介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客观真实的向公众展示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本来面貌。如中国的《中国妇女报》《今日女报》《山西妇女报》《现代女报》等。如果连专业女性媒介都不再维护女大学生的形象,那么能够为这一群体发声的媒体就更少了。

第四,公众的价值观需要调整。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处于社会矛盾的转型期,人们渴望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女大学生这一群体也不例外,我们不能用陈旧的思想去约束她们,不能因为她们做的和传统观念中不一样就大加斥责。

第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高等院校应当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像政治、英语这样的公共课一样开设给女大学生。不能再做毫无抵抗力的“靶子”,任由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

参考文献

[1]叶兵,蒋兆雷.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调查与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17-21.

[2]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3]卜卫.媒介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葛琳.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扭曲的实质分析[J].新闻传播,2011(6):109-110.

作者简介:吴 赛,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刻板印象女大学生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