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7-09-16吕银田
吕银田
摘 要: 随着国家部编教材的使用,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策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合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学语文 读书活动 名著导读 写作教学
在新课改建设中,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使某些语文教师更适应被动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加之竞赛辅导和高考压力,迫使一些语文教师失去新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因此,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应试内容,对于新课改的观念认识,仅限于碎片化的政策性认识。在新课改建设中,革新语文教学,是一项紧迫性的建设工作,笔者现陈述如下几点。
一、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
要实现培养读书兴趣的目标,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必须以兴趣为先导。要针对学生的已有基础设计读书活动,找到让学生愉快地走进名著的切入点,才有可能使学生对读书活动真正感兴趣。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名著导读推荐的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对于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来说,可以这样设计:
活动一:开卷游戏·跳读。通过“抢答”“寻宝”的游戏活动,把鲁迅童年生活的一些有趣细节出成抢答题,让学生无压力地进入书本,在翻阅、浏览、跳读全书过程中亲近经典,初步体验经典之趣。
活动二:悬疑解码·选读。教师有针对性地为每一篇选文设计一个“悬疑点”,学生自主选择两三篇,为解疑而默读、跳读、批注,寻找“破案”的蛛丝马迹,抓住“牛鼻子”完成单篇阅读。
活动三:专题探究·研读。设计“我与鲁迅比童年”和“摘抄片段,欣赏写法”两个开放性的、低难度的专题,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阅读全书。
三个小活动,由浅入深,趣味盎然,成功地实现了“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一意图。
对于已经养成读书习惯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一读:自由通读。学生不带任何任务自由阅读全书。二读:提要钩玄。学生给每篇文章写内容综述,并记录疑惑。三读:攻坚克难。精选自己觉得最难懂的一篇,想办法读懂,并写出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须包含三个内容:阅读困惑,最终读懂了什么,用了哪些方法。
第二阶段: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阅读分享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口头报告、小组朗诵、论文宣讲、现场表演、微电影、多媒介演绎等,让学生可以发挥个人的特长和创意,自由选择。阅读分享的主体自然应该是学生,但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分享的机会;二是要在分享中发现有价值的讨论话题,引导分享由浅入深,使分享能够渐入佳境;三是要善于适时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以自己示范性的分享带动、激发、提升学生。
二、上好“名著导读”课
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改以前那种介绍作家作品的“赏析体”写法,改为“一课一得”,以示范读书方法为主,每次重点学习一种读书方法。这个栏目的教学目标仍然是拓展阅读。老师们设计“快乐读书吧”和“名著導读”的教案,一定要注意“激发兴趣”和“拓展阅读”,只要让这八个字有效果就好。比如“名著导读”中《西游记》的阅读,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提示简要介绍这部名著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引导运用精读和跳读结合的方法。关于“跳读”,以前语文课是很少正面去讲的,这次专门作为一种读书方法让学生去尝试。没有跳读,像《西游记》这样大部头的名著孩子们是很难读完的。
关于“名著导读”每学期两部是必读的,另外还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三四部,属于自主选择阅读的。根据学生的普遍阅读能力,这个量可以灵活安排,处理成“2加2”,或者“2加4”。为了推进“名著导读”的落实,必须和课堂教学有所关联,特别是某些综合性学习,完全可以利用“名著导读”资源,彼此结合进行。
三、名著导读教学时教师要做好指导
在名著导读教学时教师要做好指导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如让学生明白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区别。所谓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或者说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或者说是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时间的概念不仅是有关前后顺序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持续过程长短的概念。在故事时间中,时间的长度是通过故事内容的发展决定和显示出来的。有时这种时间长度有明确的标记,比如说故事中可能会用“多年以前”、“又过了几年”之类的叙述来标志故事中的时间持续的长度,在有的故事(尤其是现代侦探故事)中甚至用精确的时间表示故事中时间的持续长短,如在某一个场景注明“1978年5月15日上午10点,广州”,而在下一个场景中注明“1978年5月17日下午3点,兰州”,这就通过精确的时间标记将故事过程的持续长短表示出来。
有时故事时间的长短是通过故事中事件的发展过程暗示出时间的推移,如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过程,就通过对整个战斗过程中袁绍营帐中听到的一阵金鼓呐喊声和关羽回到营帐中时酒尚未冷的细节,表明这一事件的过程只有短短的不到一杯酒变凉的时间。而刘备败走江夏的故事则是一段段具体的事件过程,如携民出走、长坂坡大战等,使人通过故事的进展感觉到时间过程至少持续几天。在有的叙述中故事时间可能不明确,如“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这句叙述就看不出时间长短,如果有其他情节的参照,我们才能间接地推知国王死了与王后也死了这两件事是在多长时间中发生的。而文本时间的长度则是与故事时间长度无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由叙述语言的长短决定的,也就是说,叙述的语言越多,文本时间就越长,叙述得越少,文本时间就越短。虽然我们不可能硬性确定文本时间的量值,但可以通过不同叙述方式之间的比较形成相对意义的时间长度概念,比如100字的叙述就短于200字叙述所用的时间,因而粗略的交代所用的时间就短于详细描述的时间等。
四、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endprint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落实,克服随意性,但要注意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局。举例看,“怎样选材”这一次作文,集中要解决的就是选材问题结合《阿长与山海经》学习,思考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以及怎么详略处理。然后出作文题,又提示作文方法。
但是写作教材现阶段是没有的,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笔者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多阅读,多写作练笔,时间一长,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会提高的。
五、适当开展中国书法教育
中国的书法是汉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章节,是中华艺术美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传达情感态度和体现意象的艺术形式,在其漫长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起着思想交流、传播文化的重要社会作用,又能给人们以对美的艺术享受。中国书法与中国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具有传承华夏历史文明的独特功能。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优良的传统的中国书法教育。早在西周时期,书法就已属于“六艺”教育之一。到了秦代书法与写字并行使用。汉代初年,识字与书写教育就用于学童。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很重视书法教育。唐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书法,是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统治阶级将书法列为录取进士的重要条件。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书法教育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開展书法教育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中小学要抽出时间,优化教学方法,落实书法教育,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使得他们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并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时教师要适当组织一些有趣的学习性质活动,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库存量,提升相关学习技能,同时大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全容.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软件:电子版,2014(9):109.
[2]张剑.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3(16):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