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路径探索
2017-09-16陈书
陈书
摘 要: 礼仪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是人才素质培养的起点,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辅相成。高校要不断拓展礼仪教育的内容,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仪教育 教育路径
一、强化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因此,要科学地阐述中国礼仪文化的思想内涵,分析其转变为价值取向和引导行为规范的路径,将中国礼仪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精英群体,其礼仪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但是,目前某些大学生出现的考试作弊、言语粗俗、行为失范等现象,反映了某些高校对学生礼仪教育的乏力。因此,研讨大学生礼仪教育具有紧要的现实性。
二、礼仪的含义及礼仪教育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是人们共同遵守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2]。礼仪作为一种文化行为,是人类文化意识和内在精神的外在符号,是人们对社会文明道德和社会秩序的一种追求[3]。
(二)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卡耐基曾说过: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在校大学生刚刚走出家庭,在大学这个小社会,某些人不擅长与他人沟通交流、自我封闭、交往范围狭小,进而形成交往的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正视人与人之间应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平等、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学会与人沟通,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平台,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三)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从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实际情况看,某些大学生的素质修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某些学生遇见老师视而不见;同学之间礼让不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打扮怪异、言语粗俗等现象时有所见。这些大学生忽视文明礼仪规范的根源是他们缺乏礼仪意识,礼仪知识匮乏。加强礼仪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提升品质修养,对将来走向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大学生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精髓,礼仪和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主动探讨认识礼仪与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中,做到知礼、懂礼、行礼,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加强礼仪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礼仪教育以学识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以自尊和尊重他人为原则。这一思想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4]。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教育是其中之一,应当“不仅仅限于基础教育,还应该深入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只有覆盖到所有教育平台,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不断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加以引导和熏陶,才能立德树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5]。
(二)强化礼仪教育是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重视素质教育的体现。
目前,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本科四年的“专业教育”其实很难让学生直接成为相关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更多只是对相关专业的基础性教育,如果学生想成为该领域专门人才,就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教育。大多数本科教育教学,应该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包括礼仪在内的社会技能的培养,有兴趣有意愿继续深造学习的会自主自觉地继续学习。礼仪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进行强化教育,进而让本科学习结束后就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因为在如何与人相处、言语交谈、礼仪礼貌等社会技能方面有了相关知识储备和素质养成而有效融入社会。这与专业教育不仅不矛盾,反而是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的体现。
四、以礼仪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策略
(一)吉首大学目前礼仪教育教学现状。
作为一名在高校礼仪课程的教师,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在吉首大学,除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公共事业管理及部分师范专业等开设公共礼仪、现代礼仪、商务礼仪等专业课程外,其他专业学生极少数选修了礼仪课程,多数没有学过礼仪相关课程。笔者在吉首大学新校区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抽样了学生问卷800份。
表1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学过礼仪相关课程却有学习的欲望。
从表2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教职员工普遍认为目前吉首大学学生礼仪礼貌水平有待提升。因此,考虑在吉首大学本科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既是可行的,又是必要的。虽然吉首大学的调查结果不能代表国内所有高校,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的礼仪水平存在差异。
(二)吉首大学加强学生礼仪教育教学的对策和措施。endprint
1.加强和重视礼仪教育。
对大学生开展礼仪教育,必须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现代礼仪的价值取向。目前礼仪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不受重视,这与社会对于礼仪认识的程度有关。在某些公众心目中,礼仪只是生活中涉及衣食住行或迎来送往中的一些简单行为规范,只是服务行业需要掌握的简单技能,不是什么重要的知识和应该学习的课程,只需一个讲座即可。其实这只是片面的,忽略其内涵和本质。大学生更要在大学的学习阶段学习礼仪知识和技能,懂得为何要尊重他人?如何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如何才能恰当真诚地将这种尊重表达出来?这是无论什么学科什么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吉首大学的学生已经有机会通过通识选修课自主选择相关课程的学习,但是通识选修课的面相对太窄,选修相关课程的学生毕竟是少数,高校或可尝试把礼仪课作为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逐步将礼仪教育教学在各专业中普及。
2.强化礼仪师资培养,深化礼仪教育教学改革。
一方面基于学校对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和礼仪认知不够,导致目前高校礼仪教学的形式单一、分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遍认为大多数专业無须开设此课程;已经开设了的专业,某些教师一般也只是局限于对各种礼仪行为规范知识的简单介绍,没有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导致学生虽然上过礼仪课,多半不能把礼仪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思索礼仪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对教学时间、场所、教学方式应当积极拓展创新,比如礼仪课程的开设考虑结合学生相关专业实习,以师范专业、临床、护理学专业为例,当学生即将在中学、医院开展专业实习的前一个学期,可以考虑开设礼仪课程,这时学生因为即将面对领导、同事、学生、患者、患者家属等各类公众,礼仪实践课显得更有意义和价值,而且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更高,更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以礼仪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实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置身于具体的小事之中。如果一所高校能形成讲礼重礼的氛围,不但重视课堂上的礼仪知识教学,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他人。要在学校中形成讲礼重礼的氛围,学校应当动员广大教师参与礼仪教育,并将这种思想认识积极转化成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各种具体活动,如举办“礼仪风采大赛”、“文明礼貌月”演讲大赛;评选“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等活动;在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中增加文明礼貌用语,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素质。除了借助传统的校园平台进行文明礼貌宣传外,还可以结合微电影、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进行宣传,更加生动形象地普及礼仪规范,感受文明礼仪带来的美好体验,创造文明有礼的校园环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J/OL].人民网,2014.2.24.
[2]覃启文.现代实用公关礼仪[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4.
[3]赵志浩.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精神内涵及当代价值[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12).
[4]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2-12.
[5]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