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为例
2017-09-16单君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天津红桥300130
单君(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天津红桥300130)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为例
单君
(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天津红桥300130)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强调思想性,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适宜的价值遵循是课程的功能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教材资源价值,深挖教材内容、合理使用教材栏目、遵循教材思路进程组织课堂教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课程功能。
教材资源;课程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课程的特性。强调思想性,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合宜的价值遵循是课程的功能所在。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都必须遵循课程标准的规定;教材也是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文本资源,是教师将课标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必不可少的中介。因此,课程标准内容的落实,课程功能的最终实现都需要通过教材来完成。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2016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的教材在七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坚持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旨在建立一个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发展健全人格、形成法治意识、培育公共精神的总体课程价值观,真正为学生的道德精神成长服务。
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实现教材价值,体现课程功能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深入研读教材,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首先,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明确课程功能。课程观决定教学观。《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专设课程,它与日常德育以及学校党团少先队组织教育成为并驾齐驱的三条德育工作路径。专设课程,必须依托相关知识,但根本上是要进行价值观教育,根本上是影响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行为,影响人的德行、人格健全、观念和信仰。教材设计和教学归宿要通过知识、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强化将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意识;教学中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为导向,将价值引领作为课程的目标追求。
第二,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梳理价值观融合点。新的教材观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具体内容,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追求、教学导向的意识,成为实现教材价值、体现课程功能的前提。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无不渗透在教材的字里行间。
在“少年有梦”中,将少年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生命的意义”,从敬业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平凡中闪耀的伟大;同时,生命教育也是具有价值取向的,如“向死而生”“生命有时尽”,同样可以联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上交友新时空”则隐含着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友谊的天空中,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生命之间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教育……教材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找到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引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教材按照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显隐结合、由近及远、渐次展开,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
二、合理使用教材栏目,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
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在规定性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同样要遵循这一学习规律。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要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脚手架”,《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活动栏目的设计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支撑,从而也为学生在课堂上实现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空间与抓手。
1.明确教材栏目的设计意图和功能定位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构成了主要框架,以“材料+问题”或者“活动+要求”的形式呈现,其中“运用你的经验”作为导入活动,可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拓展空间”则作为一框的结束,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延伸;“探究与分享”是教材活动的主体形式,在呈现材料后进行提问或者提出活动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分享、探讨、碰撞。正文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对观点进行提炼,进行价值观正面引导。教材的正文在表达上言简意赅,平和但有力量,体现讨论与对话的姿态;同时正文又是教学的支架,体现了编写的立意,对同一主题不断深入,有开放性和思想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同时又有适当留白,给教师以教学的空间。
第二类具有辅助教学性质,分为“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是教学的支持性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提出要求将之改造成课堂活动,也可由学生自主阅读或教师根据需要进行讲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直面学生的困惑甚至是质疑,将冲突、碰撞视为值得展开探讨与对话的重要议题,以及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修养的重要契机,引导学生思考、辩理和体验、感悟。
2.扩展栏目的功能,提升栏目的价值
比如,阅读感悟栏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阅读感悟中的材料作为思考和讨论的内容,通过提问转化为“探究与分享”栏目。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探究与分享”更多取材于学生生活,关注冲突、矛盾、困惑,注重“留白”,更多的教学资源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生本对话中生成的,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具有主体性的“道德知识”的功能主要由它完成;“阅读感悟”取材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主要的教学资源已经在教材中呈现,这就像是在读一本书,多通过与“榜样”(伟人、古人、身边优秀的人等)的“对话”,激发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读、感、悟,再经过交流、分享、碰撞,生成出更具感召力的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崇尚、学习、模仿“榜样”的言行。师生经过“探究与分享”在课堂上生成具有主体性的“道德知识”过后,阅读感悟栏目还起着将收获深化、升华、内化的作用,促进了情感体验,搭建起通往道德实践的桥梁,例如,教材45页经典诗歌《木瓜》。经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学生领悟到了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其后安排了阅读感悟,出自《诗经·卫风》的《木瓜》。《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在这里从语文的角度与学生共同赏析,“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再带领学生朗读咏叹,去感受古人通过相互赠送礼物来表达的深厚情谊,引导学生感悟回馈对促进情感关系的重要性。这番阅读感悟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通过“与古人对话”将主动与朋友分享和分担的认识进行了深化、升华、内化,促进了情感体验,搭建起通往道德实践的桥梁。
三、遵循教材逻辑思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1.理解教材逻辑思路的内在规定性
道德认识、道德体验、道德意志、躬身践履相结合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初中学生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结合循环的复杂过程。同时,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与生活是紧密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是生成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与个体生活经验的土壤里,根植于良善的人性心田里,发育在有正常关爱的生命经历中。基于此,教材设计思路是坚持以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为起点,在学生分享交流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反思、扩展和调整。教材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能够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2.遵循教材逻辑设计组织教学进程
教材的逻辑体现了品德的形成规律与过程,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教学思路。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可以遵循教材的逻辑组织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组织教学。例如: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思路。(音像视频)(自主合作)(联系实际)(行为指导)
遵循教材的逻辑组织教学实质上也是引领学生习得品德的过程,为在课堂教学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策略和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程功能的内在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教材价值,实现学科价值引领是提升常态课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1]吴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2016(9).
(责任编辑:黄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