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疼痛管理对骨科患者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7-09-16滕红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骨科程度骨折

滕红艳

(沭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集束化疼痛管理对骨科患者恢复的影响分析

滕红艳

(沭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目的 探究骨科患者接受集束化疼痛管理对其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3日~2016年8月22日骨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集束化疼痛管理,对比两组骨科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患者接受集束化疼痛管理,可以促进其疼痛程度的减轻,缩短其康复的时间,应用价值较高。

骨科;集束化疼痛管理;恢复

疼痛是临床疾病患者主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患者的机体受到刺激、损伤后所出现的一种疼痛感觉,属于一种伤害刺激的正常应激反应[1]。骨科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不管患者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治疗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疼痛会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将其疼痛程度减轻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骨科患者接受集束化疼痛管理对其恢复的影响作分析,内容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3日~2016年8月22日骨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30±10.20)岁;其中6例为骨盆骨折,14例为下肢骨折,15例为上肢骨折,5例患者为其他骨折。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0.61±10.17)岁;其中5例为骨盆骨折,15例为下肢骨折,14例为上肢骨折,6例患者为其他骨折。两组骨折患者均知情同意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骨科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为:加强患者疾病变化情况的观察,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对其感觉、意识状态、运动等情况进行观察,在患者出现疼痛时,可适当给予患者对症处理。若骨科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则应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并适当给予其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鼓励其多食用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将饮食量适当增加。同时采取预防性的措施来控制肌肉萎缩、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感染、关节僵直等的发生。

实验组骨科患者在以上基础上接受集束化疼痛管理,具体为:

1.2.1 正确对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识别和评估,根据主诉来对其疼痛的部位和程度进行判断,对骨科患者的疼痛史进行收集,包括其疼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疼痛具体部位、疼痛程度、性质、症状减轻或加重的影响因素,具体的治疗史等。采用NRS(数字评分、FES(面部表情测量图)来对骨科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

1.2.2 尽量为骨科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休息环境,保证环境具有良好的通风以及采光,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嘱咐骨科患者尽量保证睡眠的充足,为其实施护理、治疗或移动时,应尽量做到动作的轻柔,将疼痛刺激减少。

1.2.3 体位护理,骨科患者在疾病初期多数需要制动来将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减少,可适当将其患肢提高,保持其处于外展中立位,这样可以起到改善血循环、消肿止痛的作用。

1.2.4 心理护理,积极与骨科患者进行交流,在其住院后,加强其疼痛的管理,并为其实施健康教育,可通过放松镇痛法、物理镇痛法以及心理暗示法来促进其疼痛程度的减轻,可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的方式来分散其疼痛注意力,确保其血压的稳定,对其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改善,将舒适感增加。

1.2.5 药物止痛,对于疼痛性质明确、原因清楚,且存在严重创伤的患者,可按照依据合理给予其止痛药物治疗。若其NRS评分大于7分,可给予其止痛剂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若患者的NRS评分在4~7分(含),则可联合镇痛剂与止痛剂为其治疗;若其NRS评分小于4分(含),则可给予其止痛剂口服或非药物疼痛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2组骨科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HPOI休斯顿疼痛调查表,0~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2]、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科患者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骨科患者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疼痛评分(分) 护理满意度(分)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0 5.7±2.2 94.1±1.2 15.5±2.7实验组 40 3.5±3.1* 98.3±1.3* 11.1±2.4*

3 讨 论

骨科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疼痛的情况,其疼痛多数为急性疼痛,会因为骨科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而对其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造成影响。因此,加强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若骨科患者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干预,则随着其疾病的发展,其可出现慢性疼痛的情况。骨科患者接受单纯的止痛并不能较好对其疼痛程度减轻,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疼痛加重的情况。因此,实施综合的疼痛管理措施来骨科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促进其更好恢复意义重大。

集束化疼痛管理最早是在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取得了较高的价值。其主要是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来进行疼痛的管理,将患者机体对疼痛的抵抗能力提高,将疼痛程度减轻,促进患者治疗自信心的增加[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集束化疼痛管理的实验组骨科患者,其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骨科患者接受集束化疼痛管理能够将其疼痛程度减轻,缩短其康复的时间,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提高。

综上所述,集束化疼痛管理在骨科患者中应用的价值较高,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更快恢复健康,且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将医疗纠纷的几率降低,意义重大。

[1] 侯丽莉,王 峻,廖 鹏,等.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77-1478.

[2] 李旭春.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31-33.

[3] 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等.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骨科病房疼痛管理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6):4447-444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1.49.02

猜你喜欢

骨科程度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