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2017-09-15梁洁
梁洁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保留其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创业促就业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许多高校致力于探索适合在“互联网+”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创新创业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
“互联网+”是把新时期的互联网应用技术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以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提高经济生产总值。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走出一条明亮平坦的创业创新大道是很多高校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大学生中有创业想法的人数偏低以及创业资金的扶持不够到位等问题都影响了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發展进程。
一、现存问题
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明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课程的关键。但在很多高校,无论是包括领导、教师在内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接受创新创业课程培训的学生,都对其深层目的没有正确把握。很多高校领导认为创业创新教育就是一门普通的课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上课任务。在有些教师的眼里,创新创业课程无法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提并论。而就学生本身而言,创新创业意识淡薄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给创新创业课程在高校的推广带来了不小的发展阻力。
2.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是由教师和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对创业创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可以为学生们提高实践指导。如果师资队伍能够由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资深专家等组成,想必更能调动学生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自主创业的兴趣。
3.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分散、不连贯。当前我国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尚处于摸索阶段,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很难让人摸透创新创业这门课的精髓。而教育过程的不连续也导致了实践活动难以与理论知识实现完美对接。
二、如何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树立“互联网+”教育新理念。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但有些传统的教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仍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中融入新理念是很有必要的。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是可以使全民教育、终生教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对“互联网+”的教育模式进行普及,可以根据学院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落实到“质”上,以达到对创新创业准确定位的目的。
2.对相关课程进行完善。很多高校的“互联网+”课程还不够完备,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盲目效仿发达国家,却没有意识到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对教育效果产生影响。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调整课程时长、课程性质等,对开设的受众年龄段进行划分。在一些网络授课平台开设在线课程,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和讨论。
3.加强师资力量。为了使“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接触过互联网创业,他们缺少创业经验。因此组建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等进行有效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4.完善就业平台的搭建。完善“互联网+”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对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创业活动和互联网创业比赛,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也可以使信息大范围传播,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创业交流讨论,并通过一些模拟项目获得创业实战经验。
三、结语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迅速发展,引起了相关行业和部门的重视。高校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普及的主体,更应该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致力于培养出更大的创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楚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探析[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6(4).
[2]万力勇,康翠萍.“互联网+”创客教育: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6(7):59-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