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盘腰椎间盘

王 英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王 英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术前术后的VAS评分、焦虑和生活质量评分等状况。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术后次日均可进行下床活动,患者在治疗后2周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大多数疼痛症状在术后3天内即得到缓解;患者术后的VAS评分、焦虑和生活质量等评分都明显比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在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后,不仅临床症状有了明显好转,而且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经皮椎间孔镜;腰间盘突出;手术治疗;临床护理干预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不仅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患者痛苦少,还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1]。为了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质量与手术安全性,还需要对患者实施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以便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以在我院进行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60例为对象,通过对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来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的研究内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且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6.3±5.8)岁,病程2~16个月,平均病程(7.8±4.3)个月。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取侧卧位,腰部垫软枕,通过C臂透视以克氏针确定椎间盘突出节段并标记穿刺方向和穿刺点。在穿刺点行局部麻醉后,以穿刺针沿穿刺方向到达上关节突后,用tom针和骨钻逐级打磨关节突,置入工作通道,充分显露突出椎间盘,在椎间孔镜下进行髓核摘除。

1.2.2 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并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法和过程,以及术后需注意的事项,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2)心理护理: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者多为中青年人士,且病情容易反复,同时大部分患者常伴有椎管狭窄的情况,会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多数患者多次就医,疾病多次复发,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时,心理上比较焦虑和恐惧。因此,护理人员还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述手术的原理,向患者重点介绍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在临床手术中的治疗依从性。(3)术后护理: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的功能,对患者的肢体疼痛情况和皮肤感觉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大小便状况,根据患者的大小便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切口护理,换药时要采用局部消毒法。患者在下床活动期间,要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必须要佩戴腰围对患者的腰椎进行保护。术后第二天可进行简单的腰背肌肉功能锻炼,纠正术前不良的姿势,短时期内尽量避免弯腰的动作,以免造成腰部损伤。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前后的VAS疼痛评分、焦虑状况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比较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术后的各项评分指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0例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焦虑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从而压迫患者的神经,引发腰腿部位出现疼痛症状的疾病[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治疗方法不仅有药物保守治疗,还包括外科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等。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不仅手术的切口小,痛感较轻,而且在临床上的手术成功率也比较高[3]。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过程中,还要在术前对其进行指导,同时给予其一定的心理护理,术后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变状况,对患者康复训练指导[4]。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期间,对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的VAS疼痛评分、焦虑程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对行经皮椎间孔镜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不但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还能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1] 郑 萍.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J].医疗装备,2016,13(20):148-149.

[2] 闫 晓,张慧琴,常雪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10(06):126-128.

[3] 王 艳.浅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88):148+150.

[4] 李雪梅,余忠香.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15(25):5560-556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1.73.02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盘腰椎间盘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