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2017-09-15周晓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血透内瘘动静脉

周晓峰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泰州 225500)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周晓峰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泰州 225500)

目的 了解适用于慢性血透病例动静脉内瘘的专业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因接受慢性血透疗法而入院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血透阶段不同内瘘干预措施分组:甲组100例行传统干预,同时乙组120例行综合干预,分别对两组病例并发症、内瘘临床寿命及其满意率全面统计,再比较统计值。结果 100例甲组中有13例(13.00%)内瘘并发症,同时120例乙组中有2例(1.67%),(P<0.05);甲组50例(50.00%)内瘘临床寿命大于五年,乙组86例(71.67%),(P<0.05);甲组病例满意率83.00%(83/100),乙组病例为98.33%(118/120),(P<0.05)。结论 对于行慢性血透疗法的患者,通过对其动静脉内瘘进行综合干预,在规避并发症的同时,提升干预工作效率,推荐应用。

传统干预;慢性血透疗法;动静脉内瘘;满意率;综合干预

当患者接受血透疗法时,为确保机体血透质量,延长其内瘘临床寿命,还需酌情展开综合干预[1]。为了解该干预措施在本院开展现状,抽选因接受慢性血透疗法而入院的患者220例的同时,于不同干预模式下评估其效果,旨在规避并发症,同时提升机体满意率,进而提升血透工作实践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因接受慢性血透疗法而入院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血透阶段不同内瘘干预措施分组。甲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57.0±10.00)岁。乙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56.9±9.85)岁;分别统计甲组、乙组信息,予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100例行传统干预,在对机体内瘘密切监测的基础上,加强用药干预以及饮食指导等。同时,乙组120例行综合干预:(1)肢体干预。客观判断患者静脉血管系统通畅状况,在监测其血流情况的基础上,对机体造瘘肢体充分保护,避免对其展开创伤操作、静滴用药或者是抽血等。(2)心理干预。在疾病因素长时间影响下,血透患者通常会有抑郁情绪、焦躁心理等出现,因此在施以动静脉内瘘前,需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专业评估与了解,在结合其病情状况、认知状况等施以心理疏导,通过对其不良情绪进一步缓解,以提升动静脉内瘘质量。(3)内瘘前干预。施以内瘘方案前,护理人员要酌情调整室温,以23℃为标准,避免机体血管系统出现问题过低问题,抑制于其血管加速收缩。同时,嘱咐患者穿戴衣袖相对宽松的衣服,在控制敷料松紧度的基础上,适当抬升其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进而规避水肿症状。此外,对机体内瘘状况、创口状况严密监测,如果存在内瘘震颤异常现象、创口红肿现象、创口渗血现象等,在报予医师的同时,配合处理。(4)内瘘后干预。血透疗法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对机体内瘘状况专业评估,通过判断其通畅情况,以防血肿问题、渗血现象发生[2]。同时,嘱咐患者重视对内瘘的专业保护,避免以内瘘肢体提取重物,严密对其进行重压,告知患者一旦发现自身内瘘肢体存在胀痛感,需及时报予医师。

于干预后分别对两组病例并发症、内瘘临床寿命及其满意率等专业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220例慢性血透病例并发症、内瘘临床寿命及其满意率等的统计数据均以例数(n)、百分数(%)代表,通过对甲组患者、乙组患者上述统计值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220例血透病例行不同干预后并发症

100例甲组中有13例(13.00%)内瘘并发症,同时120例乙组中有2例(1.67%),(P<0.05),见表1。此外,甲组50例(50.00%)内瘘临床寿命大于五年,乙组86例(71.67%),(P<0.05)。

表1 对220例血透病例行不同干预后并发症 [n(%)]

2.2 对220例血透病例行不同干预后满意率

甲组病例满意率83.00%(83/100),乙组病例为98.33%(118/120),(P<0.05),见表2。

表2 对220例血透病例行不同干预后满意率 [n(%)]

3 讨 论

罗丽敏[3]等强调,血透疗法除了能延长机体生命外,同时还能实现对其生存质量的有效提高,通过在血透中对动静脉内瘘方案充分利用,在发挥其感染率低、穿刺难度小以及创伤性小等优势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机体血透质量,以确保血流量的充足性。

不仅如此,施以动静脉内瘘方案的同时,还要酌情加以综合干预,通过施以肢体干预工作以及心理干预工作,在优化内瘘前干预技术的基础上,重视内瘘后干预工作,从而提升机体血透效果及干预质量,确保机体病情加速转归[4]。本次对220例血透病例行不同干预后,100例甲组中有13例(13.00%)内瘘并发症,50例(50.00%)内瘘临床寿命大于五年,满意率是83.00%(83/100),而乙组130例分别是2例(1.67%)、86例(71.67%)以及98.33%(118/120),均(P<0.05),表明乙组病例干预措施实践价值优于甲组。

综上所述,对于行慢性血透疗法的患者,建议对其动静脉内瘘施以综合干预,通过规避血管栓塞现象、内瘘狭窄现象,在提升机体干预工作满意率的同时,延长机体内瘘临床寿命,充分提升其血透质量,进而促进疾病加速恢复,推荐应用。

[1] 吴晓英,黄 静.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6-99.

[2] 金 玉,高彦珍,刘学玲.HDO2型血液透析监测仪在监测动静脉内瘘功能中的应用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6,24(4):308-309.

[3] 罗丽敏,黑小杰,王振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行血管穿刺致假性动脉瘤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7):172-173.

[4] 李秀花,武素珍,徐静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功能下降或丧失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2):235-23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1.49.02

猜你喜欢

血透内瘘动静脉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