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措施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优质胃癌护理人员

沈 建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优质护理措施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沈 建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措施,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每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优质护理;晚期胃癌;疼痛程度;生活质量

胃癌是消化内科肿瘤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人群为50岁以上,有相关统计表明,胃癌在我国的死亡率排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1]。胃癌患者在早期时大部分没有明显症状,小部分会出现呕吐、恶心等上消化道症状,晚期时才会有明显的消瘦、贫血甚至恶病质等症状,为此,人们很难及时地发现疾病,故在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经处于晚期胃癌阶段。有相关研究表明,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疼痛,改善病情[2]。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我院选取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全部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内容。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59.5±8.5)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61.5±7.4)岁。纳入标准:年龄≥50岁,符合胃癌晚期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转移性肿瘤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良好的治疗环境,日常中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服务,让患者按医嘱准时用药,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身体功能的检查,并密切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优质宣教。对患者的心理情况、病情发展情况、饮食习惯等基础信息进行了解掌握,并告知患者日常的饮食标准,控制进食,对患者进行疾病有关内容的宣教,包含临床上治疗晚期癌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还需要及时对患者的衣物和床上用品清洁或更换,治疗期间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会下降,不及时更换容易导致患者因为出汗而感冒。

(2)心理护理。治疗期间因为疾病的折磨和社会压力的影响,患者极其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消极的情绪,为此,护理人员在安抚患者情绪的同时还需要耐心地向患者说明疼痛产生的原因,安排专业的心理医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其积极面对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其进行日常活动。

(3)药物护理。护理人员遵循医嘱按时让患者用药,同时把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还有药物的疗效告知患者,让患者正确用药。如果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马上处理。

1.3 观察项目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并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

1.4 评判标准

1.4.1 疼痛程度评分分级

根据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将患者的疼痛程度分为6级。

第1级:患者没有出现疼痛症状为0分;

第2级:患者有轻微疼痛但容易被忽略为1分;

第3级:患者有轻度疼痛并无法忽略为2分;

第4级:患者出现中度疼痛为3分;

第5级:患者出现重度疼痛为4分;

第6级:患者出现极度疼痛为5分。

1.4.2 生活质量评分

根据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分别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躯体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为(1.70±0.35)分,对照组为(3.42±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每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胃癌是消化内科肿瘤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相关统计表明,胃癌在我国的死亡率排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3]。有相关研究表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分)

优质护理模式是现今比较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护理,最大程度地给患者提供一个全面、专业、满意的护理服务。因此,无论是在专业知识、服务意识还是业务素养方面,优质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

本次研究中,对晚期胃癌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和优质护理措施。护理后,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1] 黄宁宁.优质护理措施对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5):187-189.

[2] 朱莉思,黄 弘.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今日健康,2016,15(9):276.

[3] 刘 瑞.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59-260.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6.117.02

猜你喜欢

优质胃癌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