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延续性满意率偏瘫

张 丽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11)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张 丽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 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6日~2017年3月18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延续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评分为(85.37±2.12)分,Fugl-Mayer评分为(59.81±3.1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效果确切,可促进病情康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功能的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偏瘫;延续性康复护理

脑卒中作为危急重症,严重危害着患者生命安全,病发后极易引起心理、运动、语言等多方面障碍,致残率、复发率较高[1],显著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延续性康复护理为针对出院后患者实施有序、规范的照护工作。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6日~2017年3月18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86±3.29)岁,发病后病程(1.60±0.45)年;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49±3.50)岁,发病后病程(1.53±0.6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配合完成各项操作,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

观察组给予延续性康复护理,包括:①方案制定。根据疾病特征制定相应康复计划,并制成康复手册发放给患者,结合具体病情、家庭环境、心理状况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包括出院后30天、出院后2~3个月、出院后4~6个月,便于不同康复阶段针对性计划的实施,并留下家庭住址、电话联系方式等。②家庭随访。定期予以随访,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了解患者遵医嘱行为、康复进程以及疾病发展,前2个月应每周1次,之后每2周1次,情况好转可逐渐转为每月1次,针对肢体活动严重障碍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访视次数。③健康指导。引导患者正确进行康复训练,了解其进程,及时纠正错误行为,教授家属相应家庭护理技巧,引导患者逐渐自理,详细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及家属认知误区,促使其了解发病后半年为恢复最佳时期,此时应严格按康复计划进行训练,避免贻误病情,尽可能促使肢体恢复,并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为其展示成功案例,增强其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患者满意度。

日常生活能力以Barthel指数判定,满分为100分,内容包括洗脸、穿衣、如厕、进餐等日常活动,得分越高表明情况越佳。

运动功能以Fugl-Mayer量表评估,包括上肢、下肢、手腕、联合运动等,得分越高优势越明显,满分为100分。

患者满意度以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十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结果可知,两组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对比性不强(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85.37±2.12)分,Fugl-Mayer评分为(59.81±3.14)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x±s,分)

2.2 满意度

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总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脑卒中指的是脑循环障碍所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或者全面性或局部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病死、致残率均较高。延续性护理打破传统院内护理局限性,保证服务连续性。脑卒中患者通常于急性发病期后[2-3],进行家庭或社区护理,此时遵循科学康复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机体功能。

本文将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观察组中,通过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保证有序、规范实施操作,并由相关专业人士实施操作,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对患者加强家庭随访及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知识[4],促使病情康复、避免复发;另外,通过疏导不良情绪,利于其积极配合、正视疾病。结果可见,在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方面,两组干预前对比性不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85.37±2.12)分、Fugl-Mayer评分为(59.81±3.14)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3.55%)优于对照组(74.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临床价值较高,可促进病情康复,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可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患者满意度,有助于医院良性发展。

[1] 李 瑞,顾则娟,王 翔,等.基于《护理措施分类》构建不同功能状态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方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6-13.

[2] 宁文帅,于凤伟,杨 洋,等.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90-1492.

[3] 陈梅花,蓝琼好,李敏红,等.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的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4):364-366.

[4] 陈 赟,钟印芹,张广清,等.专人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9):654-65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6.51.02

猜你喜欢

延续性满意率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