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

2017-09-15廉赞洁马昱君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细化预防措施服用

廉赞洁,马昱君,赵 霞

(山西大医院消化科,山西 太原 030032)

消化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

廉赞洁,马昱君,赵 霞

(山西大医院消化科,山西 太原 030032)

目的 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了解科室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高危因素,针对性进行风险管理,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15例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中频率较高的危险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适合本科室的预防措施。结果 在共性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文中对老龄、自理能力缺陷及服用高危药等进行了措施细化。结论 细化措施的临床应用,符合专科护理特点,提高了临床护士的风险管理能力,做到了跌倒坠床事件的零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细化措施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作为住院患者入院评估内容之一,是临床护士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护理风险及风险等级的重要工具。我院自2013年12月开始启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通过评估,>5分为高危患者,需建立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跟踪表,以后至少每周评估一次,动态跟踪直至患者出院或评分≤5分后解除跟踪。针对高危患者,科室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跌倒坠床事件发生。本文通过对本科室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汇总,制定出适合本科室的预防措施,以此来为科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室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15例患者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年龄19~92岁,其中男219例,女196例。2012~1013年曾发生过2例跌倒坠床事件,已经上报过护理不良事件。2014年至今发生0例。

1.2 方法

分析评估表中存在的高危因素,找出科室出现频次较高的危险因素,见表1。

2 结 果

2.1 跌倒坠床发生频次较高的高危因素

2.1.1 自理能力不足

2.1.2 服用高危药物降压药物

因患病因素,多数患者有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等高危药史,这是公认的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本组资料中服用高危药物降压药物等成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第2位,占76.39%(317/415)。对此应做好特殊药物的服用指导及防跌倒策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2.1.3 高龄

本组资料中高龄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第3位,占72.29%(300/415)。

2.1.4 消化道出血

便潜血阳性是消化道出血指标之一,消化道出血是我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患者常因合并贫血、低血压等并发症,体质虚弱,自理能力受限。本组资料中大便潜血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第4位,占58.79%(244/415)。

2.1.5 视觉听觉异常、眩晕症、服用降糖药物等危险因素占比小于50%。

3)思考授课过程:之前笔者关注到,在过去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较少与新员工互动。笔者思考可否走入新员工之间进行授课,打破老师远远地站在讲台后面高高在上的固化形象,先从形式上拉近彼此的距离,再通过授课结束后与他们的交流(如满意度调查、留提问时间、结束后个别探讨)来增加实质的接触。

2.2 制定细化的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2.2.1 目前院内使用的共性措施

2.2.1.1 一般预防措施:①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满足患者需要。②固定床、轮椅、座椅等设施。③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④告知患者寻求协助的方法。⑤遵医嘱留家属陪伴。⑥使用床档或保护性约束。⑦床头悬挂“防跌倒”、“防坠床”警示牌。

2.2.1.2 环境预防:①提供足够的灯光照明。②将物品(包括呼叫器)放置于患者易取处。③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④消除病房、床旁及通道障碍。

2.2.1.3 健康教育:①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及衣裤。②患者活动时有人陪伴。③指导渐进下床的方法。④告知安全使用便器的方法。⑤告知不能以滑动的物体作为依托物。

2.2.2 细化的护理措施

2.2.2.1 协助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利用留陪家属力量,重视留陪家属的健康宣教

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进行生活协助,尤其自理能力受限的患者,充分告知存在的风险及有效沟通预防的方法,谈话时注意语气语调,反馈患者的反应;在目前护理人员人手紧张的情况下,适当利用陪侍家属资源,把家属作为参与者,从有什么危险?为什么危险?如何预防?等方面进行告知和健康教育,共同保护患者安全;避免生冷、命令式的语气,以免患者家属产生医院推脱责任、签字不付责任的负面情绪[2]。②遵医嘱24 h陪侍,如果陪侍者要外出时务必告知值班人员加强巡视协助。③卧床时床档保护,告知患者和家属正确的床档使用方法,拉起床档至听到“咔”声确保床档有效;教育患者切勿自行翻越床档下床,夜间如陪侍者不在身边,使用呼叫器呼叫值班人员协助。

表1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频次柱状图

2.2.2.2 加强患者降压药物的管理

列出本科室易致跌倒坠床高危药品目录,引起大家重视。尤其对服用降压药者,了解患者日常服药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住院期间按时测量血压,指导患者正确服药,了解用药后反应。告知患者服药后1 h卧床休息,起床活动时应缓慢,如有头晕、心慌、乏力等不适应暂缓下床,行走中出现不适应立即下蹲并求助护士。对服用降糖药患者,监测血糖,指导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识别、早期识别低血糖信号并求助护士。对服用利尿药者,告知患者最好白天用药,尽量不要在夜间,避免夜间尿量增多频繁起夜,增加跌倒风险;避免憋尿,防止排尿后晕厥发生。

2.2.2.3 加强高龄患者的管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身体姿势控制能力降低,易引起跌倒坠床发生的危险度高[1]。加上部分家属对患者安全问题意识淡薄,甚至不愿陪护。有的老年人自理能力差,无人照顾又不愿意麻烦他人也是临床上跌倒坠床高发的原因之一。因此重视高龄患者,遵医嘱留陪1人,采取增加巡视次数的有效预防措施。

2.2.2.4 加强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管理

严格执行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对便潜血阳性者要进行详细告知,活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可麻痹大意。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中自理能力不足、服用降压药物、高龄、消化道出血是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针对性地制定并细化预防措施,重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和患者及家属的自主参与能更有效的防范跌倒坠床的发生。有研究指出不间断的安全意识宣教,可明显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3];在易跌倒区悬挂“防滑、防跌倒”醒目标识,随时提醒患者注意安全;巡视病房时随时了解患者需求,及时给予适当协助,对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并纠正;对高危患者,尤其家属多,更换频繁者,责任护士每日应多次反复进行安全宣教,防止家属之间不知情,措施流于形式。

细化措施的临床应用,符合专科护理特点,提高了临床护士的风险管理能力,做到了跌倒坠床事件的零发生率。

综上所述,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护士、医生、患者本人及陪护人员等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风险预警的专业化水准与技巧[4],与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患者的病情变化、诱因及其依从性、家属的协助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5]。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我们将继续加强跌倒坠床的风险管理,认真分析本专业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通过制定细化的预防措施,杜绝跌倒坠床事件发生,提高患者住院的安全性。

[1] 张俊红,苏天骄,王红菊,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与预防跌倒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5A):30-32.

[2] 蔡 云,王晓燕,胡 云,等.消化内科防范患者跌倒及坠床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1):104-105.

[3] 刘继娟,蒋伟亚,刘海儿,等.骨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高危原因与护理干预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3):20-21.

[4] 唐晓英,蔡学联,郑芝芬,等.住院患者跌倒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研究及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59-61.

[5] 王 辉,郭丽君,庄利梅,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18):69-70.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6.37.02

猜你喜欢

细化预防措施服用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