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宿舍分配制度的问题研究
2017-09-15胡玉洁1钟雨君2周邵玥3
胡玉洁1. 钟雨君2. 周邵玥3.
上海海洋大学
个性化宿舍分配制度的问题研究
胡玉洁1. 钟雨君2. 周邵玥3.
上海海洋大学
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经历过集体宿舍的生活,对于集体的宿舍生活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和不适,对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环境的宿舍同学也会因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上的摩擦等发生人际冲突。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人际交往的需求,宿舍关系是大学人际交往中最敏感、最特殊的一种。我们采取了包括线上调查、实地调研、电话访问等的形式就宿舍关系和引起宿舍矛盾的原因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自身所处寝室室友之间的相处情况持“不满意”态度,并且引起矛盾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寝室成员之间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极大差异。研究结果还显示,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这表明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宿舍分配制度的确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改革宿舍分配制度,改善宿舍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业的顺利完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研究分析,我们大致确定了宿舍分配制度改革的大致方向和具体方案,并提出如何实施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学生、学校各方面大力协同配合,达到共同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大学生 宿舍分配 个性化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为了管理的便利,长期以来对于入学新生的宿舍都采取随机分配,或按学号系统分配的方式。学生没有权利来选择自己想住的宿舍,或和谁同住一个宿舍。伴随着考入高校的喜悦,学生们也同时面临着由于宿舍分配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一方面,每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进入高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在思想观念、饮食起居、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异,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冲突则更为尖锐,传统的宿舍分配制度,即按学号或报名顺序随机分配,难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再者,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个性鲜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难以打破,对于难以达成共识的室友,大学生通常会采取消极态度来应对而不是主动沟通,而又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寝室氛围会变得僵硬、尴尬,冷漠,甚至是敌对。
另一方面,新一代大学生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思想修养层次较高的群体。进入大学后,面对相比中学时代而言更为深奥的学术知识和更为丰富的课余活动,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与交际的需求更加强烈。大学生在校时,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也要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宿舍关系是大学人际交往中最敏感、最特殊的一种,如何处理与室友之间的交际,值得每一个大学生引起重视。当前国内高校主要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按照学号或录取顺序等,将2-6名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寝室。每一个新生对于即将共同度过大学四年的室友都是未知的。近年来,药家鑫、马加爵等“寝室惨案”的发生,一度引起全民热议,虽然这些案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嫌犯们自身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但由这些事件引出的问题却不得不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宿舍人际关系的恶化、不和谐的宿舍关系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与自身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我们项目组成员希望就寝室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方案研究,如何能在校方便于管理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满意的室友。
(二)研究意义
与同寝室室友的相处是大学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活中的基本环节,也是衡量大学生为人处世,交流沟通能力和心理健康的一把标尺。由于当前宿舍分配制度的随机性,新生有相当的概率遇见与自己差异较大的室友,而宿舍氛围不融洽、室友之间关系紧张,则会导致大学生表现出敏感、戒备心强以及难以沟通的特点。心理问题如果不能直接从根本上杜绝其发生或及时排除,必然对学生自身、以及家庭、学校造成危害,一方面不利于学校的管理与对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在破坏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宿舍的和谐关系着校园的和谐,校园的和谐又将促进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改革目前宿舍分配制度,改善大学室友之间的关系,对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为了解大学生宿舍分配情况,分析目前现状,得出结论,证实目前大学生宿舍随机分配的不合理现象,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
我们采取了包括线上调查,实地问卷调查、电话访问调查等。本次调研步骤分为10步。
1.确定调查的目的。
2.确定抽样总体。本次课题抽样总体为上海海洋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上海大学大一至大二学生。
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为了简化调查程序,方便被调查者阅读问卷, 所以在问卷中我们设置A-D四个选项,10个左右的题目。
4.选择抽样方法。本次调研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我们从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大学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把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和上海大学的学生作为两个群体N1和N2。再从上海海洋大学这个总体当中抽取大一至大四四个群体i1,i2,i3,i4。同样的,从上海大学抽取大一,大二这里两个群体i5和i6。并且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i群里抽取相应的群数。
5.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上海海洋大学的样本容量为200个,上海大学的样本容量为100个 。调研费用大概为3000元
6.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在开始正式调研之前,先选择一小部分人群,做模拟调研。
7.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我们实地调研了上海海洋大学以及上海大学的学生,调研时长达到了4个月左右。
8.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图表和EXCEL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9.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
10.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
(二)研究工具
本次调研采用文书性工具,可分为线上调研,与线下实地走访调研。并且在搜集数据以后,利用图表等工具对本次课题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大学生宿舍关系矛盾显著
我们随机地对目前在校大学生就宿舍关系问题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和现场访问,结果显示,样本中将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在宿舍的人际关系持“不满意”的态度。当前宿舍关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显著的矛盾(如图1所示):①生活作息;②性格和思想观念;③生活习惯;④行为处事方式;⑤其它。根据已经调查的结果显示:生活作息,性格和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习惯是室友关系出现问题的三大诱因。
图1
大学生宿舍产生矛盾的原因
2.经过改革的宿舍分配制度显著降低了室友矛盾
通过调查了实施宿舍随机分配的高校与实施个性化宿舍分配的高校,并将实施该两种制度的学生感受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经过改革的宿舍分配制度对于减轻室友矛盾这一问题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综合整体进行分析,相比宿舍制度改变之前,室友矛盾在各个方面都显著下降。说明发生矛盾的概率总体减少了。
综合各个部分进行分析,尤其是生活作息方面发生矛盾的概率由62.38%下降至6%,生活习惯方面发生矛盾的概率由50%下降至12%,行为处事方式方面又54.95%下降至8%。充分说明了个性化宿舍分配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友们在生活作息,生活习惯以及行为处事方式方面的矛盾。但是性格和思想观念方面矛盾发生的概率由56.44%上升至65%。这说明个性化宿舍分配制度能够将矛盾集中在性格和思想观念方面。
3.经过改革的宿舍分配制度显著提高了学生满意度
本次调研,我们将没有进行个性化宿舍分配制度的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与进行个性化宿舍分配的上海大学经管学院进行对比。通过对现场调研和网络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随机分配宿舍机制下,53.47%的学生对宿舍关系表示满意,只有46.53%的学生对宿舍关系表示满意。然而,在宿舍分配制度改革后,86%的同学对宿舍关系表示“满意”,宿舍中矛盾的发生频率也大幅减少;同时,改革后,同寝室室友之间在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上也得到了较好地统一。
图2
随机宿舍分配制度下学生满意度调查
图3
个性化宿舍分配制度下学生满意度调查
(二)个性化宿舍分配方案的具体实施
根据调研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当前宿舍分配制度存在不足的假设是合理的,而进行个性化的宿舍分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并且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根据调研数据中大学生可能出现矛盾的方面,结合其他高校的分配制度,我们在上海大学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我们针对化地作出了一定的改进,推荐实施新的个性化宿舍分配方案,将作息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寝室,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此类习惯问题发生冲突而引起的矛盾。在分配寝室前先做调查,学生将自身习惯、宗教信仰、特征与对室友的要求详细、充分地展示,以此来“筛选”出与自己最契合的室友。宿舍分配完成后,室友之间需自行制定“寝室公约”,互相监督,并认真遵守和执行,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制度或相关规定,这样一来可以形成对彼此行为的约束,二来即使发生矛盾,也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改进后的宿舍分配方案更强调“个性化”,学生可以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作为室友,彼此之间能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能更好地促进寝室和谐。
四、不足与展望
实施此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室友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生活作息,生活习惯等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方面。但是我们很难让大学生们在性格和思想方面完全一致。由于大学生来源广泛,即便是来自同一地区的大学生,也会因不同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在互相攀比之间,产生自负或自卑的心理,又因为个性、观念等的差异,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寝室关系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关于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宿舍分配问题很难有一个完善的、标准的模式。也正因为如此,针对目前现状,改革宿舍分配制度才显得尤为必要。
综上,对于大学生个性化宿舍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被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此项改革方案的实施是以更为人性化的方式,从外部环境着手,最大限度地消除制造寝室矛盾的不利因素,这将会大大提升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生活的质量,也能进一步增进室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潜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与此同时,也能为学校方面减少许多在调节寝室矛盾这一块所需要花费的精力,从而减轻了学校的工作量。
在接下来的项目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个性化寝室分配制度的实施与改进,拟定为运用专门的软件,或在易班、校园网上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实施新的个性化寝室分配制度,并与学校商讨该项目开展实施的具体细节,进行试点和整改,使其尽可能的完善,以最大程度满足学校和学生两方面的需求。
[1]杨春燕.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刘云风.大学生寝室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职业时空,2010,6(08):32-33.
[3]肖逢连.浅析大学生寝室矛盾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学理论,2013,(24):342-343.
[4]张静.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中国文房四宝,2013.
[5]丁剑.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杜卓君(1979.2-),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创业管理,渔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