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传承广西少数民族舞蹈的创新实践

2017-09-13韦祎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民族舞蹈传承校园

韦祎

【摘要】民族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少数民族舞蹈传承教育,使少数民族舞蹈发扬光大。本文阐述了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在校园中传承广西少数民族舞蹈的创新实践成果。该校主要在舞蹈立意、音乐编排、舞台服饰、表演道具四个方面挖掘广西民族舞蹈的个性,推动民族舞蹈创新发展。

【关键词】校园 民族舞蹈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015-02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世代代勤劳智慧的广西各族儿女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其中瑶族长鼓舞、壮族铜鼓舞等一批民族舞蹈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广西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广西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校作为广西首府南宁的一所城市民族学校,一直致力于广西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传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我校作为民族学校责无旁贷的教育工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广西、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而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舞蹈的传承和教育,能极大促进师生们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我校不断创新校园传承广西少数民族舞蹈的途径和方法,使广西少数民族舞蹈焕发艺术魅力。

一、在舞蹈立意上创新

广西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京等世居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各有特点,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既是民族发展轨迹的记录,也是他们表达喜怒哀乐的重要形式,体现了他们的审美追求。如壮族的师公舞、蜂鼓舞,均是祭祀活动中动鼓而舞的娱神舞蹈,从侧面反映了壮族先民在残酷的自然生存环境和封建统治压迫中,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如苗族的长鼓舞,是苗族人在举行葬礼仪式时,用长鼓指挥,以铜鼓、唢呐、大号伴奏的一种舞蹈,体现了苗族人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和追思……民族舞蹈除了用于祭祀与敬奉神灵,还常常在新婚喜庆、建房造屋、节日欢庆以及超度亡灵时表演。这些舞蹈之所以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心坎上,和人民休戚与共、亲密无间。

今天,我们在校园中传承广西少数民族舞蹈,应当高瞻远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立足青少年的教育和发展,从孩子们的生活情趣出发,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动作语言,从儿童的视角去挖掘、认识广西少数民族舞蹈的精魄,将原汁原味的成人舞蹈去芜存菁,推陈出新,以独到的认识去开发和提升广西少数民族舞蹈的趣味,以创新的立意使其绽放新的光彩。

例如,在原创壮族舞蹈《山歌唱出好春光》的创作中,我们根据那坡黑衣壮“尼的呀”山歌元素,加上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绣球创编了这个舞蹈,描绘了壮乡儿女唱着嘹亮的山歌在青山绿水间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善良淳朴、细腻柔美的情感。前半段的无伴奏山歌突出了自然的山野气息,舞蹈动作刚中带柔,富有感染力。

又如,我校创编的原生态舞蹈《喃噜那》的创造灵感源于壮乡的“巫”舞,在舞蹈中,我们用富有童趣的舞蹈展示壮族骆越文化,呈现播种与收割的场面,体现了舞蹈的独创性。该舞蹈以原生态节庆为载体,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稻田种植文化,充分展现了壮民族勤劳勇敢、奋发向上的精神。该舞蹈的音乐以武鸣山歌为元素,动作取材于师公舞步,将种田、收割、扬谷、祭祀等提炼出来,演绎出富有童趣的壮乡风情画卷。

二、在音乐编排上创新

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及民间艺术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民间音乐。这些民间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音乐的体裁、内容还是其他表现手段上,都形成了自己鲜明而浓郁的风格特点。我们在创编原创舞蹈时,在舞蹈中融合民族音乐文化内涵,让舞蹈作品言之有物,舞之有情。

例如,我校创编的《山歌唱出好春光》舞蹈采用了广西民歌《山歌年年唱春光》的音乐元素,整理、融入了那坡壮族山歌。就像歌中所唱的“山中年年水流长,竹笋年年遍山岗。青青竹林歌声起,山歌年年唱春光。竹林飞歌引凤凰,青山不老歌不断,新歌唱来颂太阳。”观众在欣赏舞蹈时,会感受到浓郁的壮乡特色和像春光一样充满希望的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

再如,舞蹈《喃噜那》的音乐分为四段。序曲部分以远方的鼓声渐入,象征春雷滚动,春雨来临,播种的季节就要到来。第一段为用壮语演唱的男声,有一种神秘的仪式感,像在呼唤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们做好耕种的准备。第二段是用壯语独唱的女声,节奏欢快,表演者模拟在田野播种、插秧的动作,随歌声舞动。第三段转为用壮语合唱的女声,表演者模拟在烈日炎炎下,带着欢快的心情收稻谷、晒稻谷、筛谷子的丰收忙碌的景象,同时配入晒谷、筛谷的“刷刷”声,最后把筛好的黄澄澄的稻谷捧向天空以示感谢上苍恩赐,生动地体现了壮乡儿女勤劳善良,用辛劳的汗水收获希望的美好意境。

又如,《铜鼓的呼唤》舞蹈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一句歌词,全场都是以不同轻重音的鼓点为声,舞者都是根据鼓声,在动作、队形上不断变化,具有很高的难度。

三、在舞台服饰上创新

服饰,是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性格特征、审美意识和精神风貌,是各少数民族的一种标志。

我们在查找资料中发现,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形成了端庄得体、朴素大方的服饰特色。比较独特的是黑衣壮,以黑色为美,并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妇女的服饰更具特点,各年龄层次的女性都喜欢穿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下身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搭配,腰系黑布大围裙,头带黑布大头巾。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舞蹈《喃噜那》的舞台服装上,我们以黑衣壮的服饰为参考而设计。舞蹈者为小学生,为了增加舞台的鲜明度,体现孩子在晒谷子和劳动中的乐趣,我们在裤腿部位镶嵌了白色大花,利用黑白搭配色彩反差提高亮度。上衣有背心和外套。背心以粉色为底,配上壮族刺绣的花朵图案,小外套以黑色为主,不用扣,方便孩子自己穿戴。经过多次实践,小演员舞蹈时方便自如,体现了壮族服饰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此服饰也可今后用作学生合唱服,大方得体,体现一服多用的节俭精神。endprint

壮族妇女认为银有辟邪、永恒的特质,象征着纯洁、尊贵,因此普遍喜好戴银耳环、银手镯和银项圈。黑衣壮妇女佩戴的银项圈,两端都制成鱼形状,有如双鱼对吻。参考这个特点,舞蹈《唱天謠》的女生服饰也设计了银项圈。为了舞蹈时方便,我们设计采用塑料和特殊材质的硬纸为底,面上用银色闪光布匹包装,再配以串串吊坠来装饰底部。当孩子们站在舞台上舞动时,项圈闪现着明亮的光芒,在孩子胸前折射不同的光彩,令孩子们的笑靥更加纯真可爱,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四、在表演道具上创新

道具,是演出时所用的器物。好的道具可以使舞蹈作品锦上添花,增强感染力。我们查找资料,认真研究道具的材质、大小以及独特性,力求平凡中见新意,体现其独有性,特别是让学生了解道具的发源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山歌唱出好春光》舞蹈中,我们以绣球为道具,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查询资料,知道广西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以农作物种子为填充物,其目的是使绣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抛掷,并将深层的意义寄寓于其中——绣球为“吉祥之物”。学习了绣球的知识,小演员们了解了绣球的来历、功能,知道了广西绣球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从而油然生发出一种自豪感,在排练和比赛演出中会投入更丰富的情感。

再如,在《铜鼓的呼唤》舞蹈中,我们选取的道具为铜鼓——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所用铜鼓根据学生身高设计制作,利用简单的两个面盆底对底焊接,再上涂料,加上配饰。舞蹈前,我们组织学生到民族博物馆参观铜鼓,了解了古代的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学生们观察铜鼓身上丰富的纹饰,如蛙型塑像等,了解了铜鼓鼓面圆平、鼓身中空、花纹生动的造型特点。学生敲击铜鼓,体验到其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产生了学习铜鼓舞的浓厚兴趣。

又如,原创舞蹈《唱天谣》使用了广西最古老的乐器——天琴。天琴是壮族独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人民使用的弹拨类弦鸣乐器,流传于左江流域的壮族地区,中越边境的峒中、宁明和龙州等地,其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作品内涵,寻找民族的根,体验民族文化,我们组织一批学生来到广西龙州,探访壮族艺术瑰宝——天琴。在了解了传唱千年的天琴的历史发展,亲眼目睹天琴的制作工艺,现场聆听弹唱的天籁之音后,孩子们心中油然生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为广西壮族人民的智慧赞叹不已,在学习弹唱和舞蹈时更为认真投入,表示身为广西孩子,要让天琴艺术延续下去,发扬光大。这样的学习让孩子们从心底里知道跳这个舞是为了表现什么,孩子们在诠释作品时就有了舞蹈的精气神,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舞台效果就会与众不同。

优秀的广西少数民族舞蹈总是带着无限的魅力,每一个作品都好比是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放射着耀眼夺目的光彩。我们的作品参加国内外主办的各类舞蹈比赛频频获金奖、特金奖、最高奖!随着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我校在广西少数民族舞蹈校园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亮。欣赏、学习、交流、借鉴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焕发新姿,分外妖娆。总之,要成为各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基地和佼佼者,学校应努力发掘民族舞蹈的个性,在求同存异中突出自己的特色,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 秦越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舞蹈传承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