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科专业教改的探索

2017-09-13王霞郑伟王玥王志敏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教学改革

王霞+郑伟+王玥+王志敏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高速运行的今天,高等教育显然已经不能仅仅着眼于人类传统性知识的传递,而需要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高度适应能力。另外,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然而课程教学的质量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不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再远大的改革愿望,再广阔的改革远景也都难以实现。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教学改革

在我国经济发展高速运行的今天,日趋复杂、发展迅速的社会环境对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质疑和挑战。高等教育已经不能仅仅着眼于人类传统知识的传递,而是要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适应,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高度适应能力。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高校招生的规模、专业结构及就业去向一直受政府计划指导,使得高校的办学主旨始终停留在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便要接纳什么样的人才的“生产者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生源不足以及就业难问题,使得高校文科专业陷入了一个非常严峻的生存困境。

一、传统高校文科专业的教学现状

高校传统文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史”“论”两大类,他们的重要使命是弘扬先祖的优秀文化遗产。但与现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相比较,这两类课程都早已脱离社会实际,然而我国高校的多数文科专业却仍在按照这一体系施行。

(一)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忽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高校文科专业现如今采用的大都是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课堂上进行大量理论知识的讲授,相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则是凤毛麟角。按照此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老套,教学内容无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理论脱离实际

在绝大多数高校文科专业的传统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師为中心”的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也通常是“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有效的互动。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则处于附属地位,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老旧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大多数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也与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严重脱节。

(三)实习实践流于形式,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高校文科各专业由于他们的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定位的限制,大多数依然停留在主要培养学生理论层面的标准上,对于实习、实践涉及的并不多。同时由于受文科专业特点的限制,在实习安排上也不可能有专门的一个单位去接纳大量的学生,为此,大多数的文科专业所采用的多是学生的就业实习。由于实习相对分散,也就存在实习基地不对口、实习时间不固定、实习安排不够规范、对实习实践监管不能到位、实习经费相对不足等诸多问题,使得更多时候的学生实习、实践只能是一种形式,真正可以让学生动手锻炼的机会也很少。

(四)课程考核方式不灵活,不利于学生能力提高

由于受学科特点的影响,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数延用在期末采用一张纸答卷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势必会导致学生忽视实践应用,重视书本理论的结果,这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创新性的培养也是有害无益的。

二、民办高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做法

(一)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认真组织在校教师研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统一思想,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并向学生强化成长为应用型人才的信心,使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充分的认知,并对教学充满热情和信心,从而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立更科学的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灵活、自主的办学优势,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突破教育思想趋同、培养模式单一的传统束缚,始终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不照搬、不套用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积极探索创新,构建“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突破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多类型、个性化的培养平台,创新因材施教的培养机制。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分类、分层次教学,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及考研辅导列入教学计划,进而提高学生的成才率。

在专业设置上,突破传统束缚,构建立足地方、面向行业的专业结构体系,努力创新应用型特色专业方向。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整,力争每一个文科专业都有主体服务面和立足点,凝练专业特色,打造品牌专业。

(三)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突破通识教育模式和知识本位的束缚,构建“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理论管用”的课程模块,开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努力将人才培养的重心由知识系统化转变为能力系统化。

课程教学上推陈出新,力争紧跟学科前沿。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转变文科目前固有的课程模式,在保留传统主干课程的基础上补充与就业相关的部分课程,同时确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尤其是专业课的授课内容要依据最新和实用的原则,及时补充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掌握将来工作中需要的实际有用的知识、技能。同时鼓励老师勇敢地尝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加强文科专业自有应用型教材建设,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准确性、应用性。革新课堂教学方法,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变理论传授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讲解、讨论和练习,从而实现对其专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日常的教学,不仅仅为学生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掌握方法和技能,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加强学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的生存、发展能力。

(四)强化教学管理, 由“以考为本” 变为“以人为本”

课程考核上,突破“以考为本”的传统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系,革新考试内容和方法,把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考核方式采用多样化,将考试由一元变为多元,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注重实践教学,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目标

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突破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构建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链,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制定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并将其列入学生期末成绩考核,实现实习和就业的完美对接。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求文科教改的新路子。第二,增设单独的实践类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重点加强文科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第四,在进一步完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巩固和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化基地的建设。学校和企业实现资源共享,相互支持、互动发展,实现双赢。

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提高实习基地的利用率,根据不同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完善实习基地的建设,打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校中多年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体的文科专业来说,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更要更新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打破传统的模式和方法,面向社会现实生活,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依照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更新课程设置,更为有效地提高文科专业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楠.地方高校文科教育:现实弱化与扭转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3]徐银香.高校应用文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评论,2012,(1).

[4]韩莉.深化实习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科应用型教学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