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6S精细化管理初探
2017-09-12赵冬青
赵冬青
摘要:我园从2012年开始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全面实施推行6S精细化管理,得到了有效的成果。中从行政管理、后勤工作、教育教学、班级常规、家园共育等五个方面简述我园实施6S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和体验。
关键词:幼儿园 精细化管理 实践
一、我园实施6S精细化管理的概况
在幼儿园整体建设和发展规划中,我园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园所实际情况和幼儿发展需要,从2012年开始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全面实施6S精细化管理,强化管理意识,形成了我园“五位一体”特色的6S管理模式,即将“行政管理、后勤工作、教育教学、班级常规、家园共育”等五个方面融为一体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使园所管理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得到了社会、家庭、幼儿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文中所说的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是指教师通过方式方法去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和自身的行为习惯,它是品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品质文化的基础,培养自爱、自尊、自律的孩子是它追求的目标。我园全体员工通过“6S”精细化管理培训及理念的学习,对幼儿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进行了整理与整顿,在工作中只放必需物品、进行处理不要物,腾出了足够的空间;把留下来的必需的东西,依据规定的位置分类安排好,分别进行了有效的标识,对每个位置的每个物品都进行了定名、定点、定位、定容、定量,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安全、温馨、整洁、有序、自主的标准化环境,充分发挥了6S精细化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隐形教育作用,同時实现了借力环境提升幼儿、教师素养的目标。
二、我园实施“五位一体”6S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一)园务管理精细化建设——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园务管理层是深化改革、优化团队、内涵发展的决策者和引领者。我园一直坚持“办优质教育,成优等事业,创优异佳绩,立优秀品质,促优良学风”的办园目标,工作中讲方法、求实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园务管理建设中园长要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要以精细化管理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园务管理要做到责任明确、职责到位,使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明确化、具体化、程序化,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层次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流程,促进园所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后勤工作精细化建设——提高安全服务保障
我园始终坚持着“树精心服务意识、创精品教育环境”的原则,从细节入手,本着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特别是在后勤管理方面,将6S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到行政后勤和卫生保健的日常工作中,例如对班级消毒柜实行标准化管理,将消毒区域、消毒物品、消毒时间及责任人、维修人进行细化、量化,将消杀工作具体、完善,一目了然。在厨房工作中,将设备操作流程6S标准化,消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园各岗位相互协作、分岗不分工,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形成了团结向上、进取创新、学习提高的园风。
(三)教育教学精细化建设——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精细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质。我园作为一所有63年办园历史的机关幼儿园,一直精益求精地抓着教育教学工作,使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培养了无数个全面发展的健康儿童,让优秀及好习惯陪伴幼儿一生奠定基础。对教育教学精细化建设的过程中使幼儿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断进行精细化,努力做到“让精细成为习惯,让精细成就品质”;另外,抓实教育教学活动过程、落实在精细化,开展精细、规范的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以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全面的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四)班级常规精细化建设——促进幼儿主体发展
教师在班级常规管理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角色转变,把6S精细化管理落实到班级常规的每一环节,对每个工作环节都进行了整理整顿,只放必需物品、不要物进行处理,腾出了空间,对每个空间的每个物品都进行了定名、定点、定位、定容、定量,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安全、温馨、整洁、有序、自主的标准化班级环境,充分尊重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主体地位。这样规范化的班级常规管理保证了幼儿安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意识,有效提高了幼儿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五)家园共育精细化建设——共促家园和谐发展
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育活动,不管是室内的、室外的、家园的,只有做到每个活动环节紧凑、安排得当、责任到位,才使整个活动始终吸引每个人。因此,我园通过推行和实施 6S精细化管理,精心指导幼儿园各岗位的管理工作,教育环境安全、优雅、舒适,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我园在2015年开始实施“6S”进家庭活动,让规范的行为及“6S”理念延伸到家庭教育中,达到了家园教育一致性,家长和幼儿感受着优质的管理理念带来的幸福感,教师和家长让优雅、有序、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共同促进家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忠群.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探索[J].宁夏教育,2011,(6):32-33.
[2]伊立业,初晓玲.浅谈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2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