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生数学计算兴趣的培养
2017-09-12王淑香
王淑香
摘要: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同时计算教学也担负着数学课程所承担的其他任务。新教材追求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感。计算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四则运算,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恰当地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使计算简便。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兴趣 培养
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开放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二、计算教学要加强估算
大纲中提出要使学生“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因此,小學生估算习惯的培养与估算能力的提高与教师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数学内容作好估算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意识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估算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的灌输上。估算示范则应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
估算和估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某些计算和测量的结果无法得到或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数学方法,在计算中,口算和笔算是估算的基础,估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笔算的熟练化。因此,估算训练要与口、笔算相结合。
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估算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中,建立直观感知能使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表象直接来源于直观感知,他既是形象思维的“细胞”,又是感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在生活中应用估算不仅可以给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而且对学生的具体应用思维能力将得到很好的发展。当前中国的数学教育的缺点之一是比较脱离人们的生活实际。“数学应用”的思想并未深入人心。知识的归宿在于运用,数学更是如此,它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不同的方法可能适合不同的学生,我们教师不能由于自己喜欢某一种算法,就强迫学生也喜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由于差异的存在,计算方法必定是多样化的,对学生个体来说,一方面,只要求用一种方法来计算;另一方面,又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四、开放计算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所说的开放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开放,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开放,教师要打破传统计算教学模式的束缚,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大胆创造适合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放手让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
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择优,要注意优化的时机,让学生舍去自己的方法而接受别人的方法,需要一个过程。算法优化是学生的主体行为,优化算法是相对而言的,优化过程是学生自己逐步领悟,自我体验,自我选择的过程,我们应该肯定学生每人创造的算法都是好办法,至于到底哪种方法好,不是我们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不断交流中比较、鉴别。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综合性,与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培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展开,从而让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工作,除了要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外,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