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创新

2017-09-12刘媛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多样联系生活

刘媛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灵活多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动静结合等多种方法统一,才能有效的解决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手脑并用 多样 联系生活 扎实

语文教学是各科教学的基础,而识字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敏捷、准确、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以扎实的文字功底,纯熟的基本技能为基础的。因此,搞好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要搞好识字教学,光靠老一套的“教师咬文嚼字,学生死记硬背”是根本不能奏效的,必须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1]

作为新课改推行的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全新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对于识字教学,刚好突破了以往的咬文嚼字、死记硬背的硬伤,以生动的插图、上口的儿歌、丰富的小故事等多种形式,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理念。针对教材的改变,教师的教法也应有相应的改革,力求作到与时俱进,教学相长。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不成熟的做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变抽象为直观,从生活中获取素材

生活是大源泉、大课堂,教师一定要善于因势利导,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变抽象为直观。一年级学生知识缺乏,不可能利用旧知识学习新内容,但他们已有简单的生活经历,平时看的动画片,身边经常摸的小玩具,大自然中出现的奇妙景象,都是他们已经熟知的东西,比较直观,都可以作为他们学习的素材。我在教“大”字时,因为比较简单,于是直接问学生:“会用‘大字说词吗?”学生们争先恐后,自然地说出了“大家、大人、大雨”等很多词,还有个学生饶有兴趣地大声喊道:“大头儿子!”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生活已经接触过、且熟悉了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非常具体,非常直观,当然再理解、再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2]

这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变抽象为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增进理解,加强记忆,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大”字,当学生认识并记住了以后,又再问学生:“与‘大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学生因为对他所熟知的内容感兴趣,于是又有了“小鸡、小狗、小头爸爸”等等词语。这样,孩子们既认识了“大”、“小”,又接触了反义词的概念。当学到 “是”这个字时,学生们脱口而出“是的”,因为孩子每天接触英语,于是就有孩子直接说“Yes”,气氛很热烈;接着又有孩子说了“电视”,于是我把它板书出来,让孩子自己找规律,有孩子就说,电视要是眼睛看见,左边是个“见”字,很容易就区别了“是”和“视”两个字,通过孩子自己说出来的字、词,经过区别比较,又认识了两个新字。再如“蓝”、“开”,学生们说的“蓝猫”、“蓝皮鼠和大脸猫”,“开花、开学、开水”,都是平日看的动画片片名和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词。

识字过程中,孩子们为了争着说出老师要求的字词,搜索枯肠、踊跃发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学得积极主动,当然会增进理解,加强记忆。

二、手脑并用,多方发力,促思维专注,致记忆深刻

不少孩子爱动,不知如何用脑,教学中,我尝试让孩子们拿起笔,把生字圈出来,使之思维有了定向,有了凭借。日积月累,孩子们养成了“专心致志”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也为今后的析句品词作了铺垫。

又如在教“家”这个字时,直接解释意义不大,于是只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在自己的心里,在“家”字的旁边画个 ,并要求学生都动手在自己书上画 。再如教“树”、“云”两个字,都引导学生自己配上简图。学生们又动脑又动手,兴趣盎然,神情非常专注。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极易分散,这样手脑并用,多方发力,致使孩子们兴趣盎然,神情专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教法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过久,如果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刻板,即使教师再严厉,组织教学的时间再多,也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因人施教,教学方法一定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本文第二部分中谈到的“手脑并用”的一些做法,也可以称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了。只要我们教师多动些脑子,生动活泼的教法总是可以想出来的 。在《东方明珠》中,“五光十色”孩子们解释半天都是颜色好看,五颜六色,没有真正理解出光的感觉。此时看到室外明媚的阳光,我顿时灵机一动,找来几个透明的六棱形的杯子和笔杆,让孩子们放到阳光下,通过太阳的反射,一道五光十色仿佛彩虹般的光束出现在教室的黑板上,于是他们也不由自主地说:“五光十色的,非常好看!”当他们再回到书本中时,兴趣依然,再到讀文中的词时,显然有了最为直接的感受。学生由室内到室外,再到室内,由演示到观察,再回到课本中,自自然然,生动活泼,易学易记。

又如教“摘”字时,我先引导学生做“摘”的动作,再问学生摘过什么时,学生大声回答:“摘过柿子!摘过板栗!”“摘过桃子!”整个教室欢声笑语,热火朝天,边说边做动作,学生也从说词到说短语,逐步转化成说简单的句子,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儿歌,押韵合辙,琅琅上口,易读易记,我通过让孩子们朗读、背诵,对字词增进理解,加强记忆。读、背儿歌时,还可以让孩子辅以自己喜欢的动作,拍拍手、弯弯腰,借以调节情趣。常言道“熟读百遍,其义自见”,此法甚灵,即便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通过读、背,也就变成孩子们自己的知识了。

总之,“咬文嚼字,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是应该完全摈弃了,取而代之的应该的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识字教学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20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丛书·语文教育论文选编》

[2]斯霞《谈谈识字教学》,青岛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样联系生活
英语书面表达“三化”法运用之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使用信息技术
语文课不能缺失语文的独有个性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聚焦语用,切实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