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7-09-12司永文
司永文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科目中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学科,因此学好语文对于学好其他科目也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涉及很多的生字词、课文内容等,既丰富多彩,同时也有很强的复杂性,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及知识点较多,使得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复杂,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更好地积极学习小学语文、提高学习兴趣是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对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个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才能真正的发动身体的潜力积极投入到科目学习中。而且小学生这一时期在身心发展方面,活泼好动、对一切外界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是也存在自动控制能力差等问题,在学习方面基本取决于自己的喜好。因此,加强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学习内容有着很大的益处。
一、做好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做好课堂导入,能够使得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就能够很好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在导入方面,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
1.直观导入法
在小学时期学生在思维方面具体形象思维较为明显,通常对于有着直观性的形象的感知能力较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巧妙的应用小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能够直观展示课文学习内容的图片、视频、资料等,实施直观教学法,将其引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来,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把一些插图、图片、模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或者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把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生动形象的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直观的学习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等,从而有效的吸引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的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更好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并充分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秋天》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来播放课文内容所要展示的场景,如大雁、南飞、落叶等等,让学生增加对秋季的感知,更好的记住秋天所具有的特点,提高想象思维能力。
2.悬念导入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疑问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利用小学时期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和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促进学生充满好奇的集中在教师课堂教学中,主动的思索,找到问题的答案,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发挥自我积极主动性,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3.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一般都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准备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声情并茂的给学生进行讲解,使得小学生在优美的故事意境中能够快速领略语文学习的魅力,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语文教学的寓教于乐,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学习情景,实现快乐学习。
4.联系旧知导入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加强知识之间的牵引,具体来说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学习新知识时主要的复习和巩固旧知识,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理解和掌握,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增加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去,避免出现畏难现象,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养成。
二、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小学教学中也不断的引入和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网络教学方式等等,这些信息化手段借助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能够声文并茂的将所学习的内容直观、形象、具体的反映出来,使得学习不再那么抽象和难以理解。如在学习《游园不值》时,事先准备和制作了动画,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通过视频观看,学生可以看到春天所特有的景色,如青青河边草、柳树春风、桃花等各种花朵的盛开,以及春天所特有的蒙蒙细雨、烟雨蒙蒙等景色,随着这些春色的引入,慢慢在图片旁边加入诗篇:细雨霏霏青草齐,鸳鸯嬉戏鸟欢啼;春风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充分展示春天的多姿多彩,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能够更好的感知春天景色的魅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理解所要学习的诗篇所要描述的内容,促进对诗词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欣赏能力,增加对古代文学的热爱。
三、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有效调动每个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讨论等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动力,并促进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溝通,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互帮互助、你追我干的学习气氛,在更好地掌握和学习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时,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分组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和回答: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穿越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遇到你,你会怎么办?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活动中,学生立马会相互的讨论起来,各种回答立马出现,学生的创新思维立即被激发,出现各种各样的回答。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和充满乐趣,在合作讨论中,学生能够通过相互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形成相互之间的补充和促进。在班级内部形成互帮互助、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而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让每组代表来进行总结发言,使得学生能够更好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思维和想法等,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和引导,从而更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杨光.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5).
[2]赵胜敏.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拓展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7,(05).
[3]钟旭清.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7,(05).
[4]王海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探寻[J].学周刊,2017,(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