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
2017-09-12卢亚军
卢亚军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自主的、自觉的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的培养,也就是从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新课程下的以学生的“学”为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促学法 实践促学法
教学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单单是要将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将学习的方法、技巧传授给他们,还要将学习的兴趣和意愿牢牢地树立在学生的心中,也就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开展“学”,能够自愿地开展“学”。要想实现这个教育目标,教师需要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宗旨、掌握技能,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一、以和谐关系促学
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在课堂上反反复复地说教,如果教师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就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一个学生爱听哪个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尤为明显。因此,教师给学生留下的正面友好的形象,对学生的学习是有相当积极的作用的。一个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促进学生的“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无论美丑,无论聪愚,但学生与教师都一样的心理需求——“尊重”,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小学生也不例外。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在学生心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公正的“法官”,一个真诚的朋友,一个博学的导师。教师对学生的公正与平等,一是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二是体现在对学生个体上,教师不能体现出对“优等”“听话”“聪明”的学生的偏爱,也不能体现出对所谓差生的嫌弃。在教学过程中,每一名学生的眼中,教师都是亲切而友好的。
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还需要教师采用积极的评价模式,教师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上发现闪光点,并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多赞美、少批评,多表扬、少教训,惜“批”如金,挥“赞”如土。这样,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关爱,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收获更多地快乐和自信,在这样的情境下,师生关系没有理由不和谐。
如教师在给学生判卷子时,通常是对的题打对勾,错的题打个叉,然后在旁边写上减去多少分?这种沿袭了多少年的传统评卷方法,体现出的是对学生学习的否定。而我采用的一种肯定式的阅卷方法,就是在卷子上不出现“叉”,而用“问号”替代,打分时,不使用减分法,而用得分法,虽然只是形式上的变化,但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也是很有效的促学手段。
教师不是圣人,难免会做错什么,对小学生当然就更不能要求其不犯错,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颜回的“不二过”呢?所以,教师与学生交往中,要学会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这个宽容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漠视和放纵,而是通过理解和引导用情感的感化。
教师要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闪光点,对一些一犯再犯的錯误,教师也应该理解并耐心引导。以上这些,都是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以兴趣培养促学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的原动力,“以趣促学”的方法能极大地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趣味的驱使下,学生能更自觉地去思考,更主动地去探索,从而最终掌握“学”的技能,建立“学”的意愿。兴趣是一种伴随着快乐情感的意向,是一种对学习知识过程的强烈动力,其情感基础是愉悦、自信和满足。有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强烈意愿,学生就能专心致志地开展学习活动,就能兴致勃勃地去努力探究,这正是促学所要达到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只要用心挖掘,就一定能找到高效的促学途径。
1.情境促学法
情境促学的方法,是指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匹配的学习情境,以此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和谐感和愉悦感,从而让学生集中精力全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伴随着情感和体验,探索和创新。学生能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轻松和趣味,获得自信和满足,以及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如“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就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超市的动态画面,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妈妈带“我”去超市购物,买了2盒饼干50元一盒、4个苹果2元一个(学生还没学小数)和5把牙刷3元一把,每盒饼干里有25块饼干,你能帮助妈妈算出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吗?妈妈还想知道,每块饼干是多少钱,你能帮助妈妈解决问题吗?这个教学的设计让学生的情感进入了一个帮助妈妈的情境中,他们非常希望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帮助妈妈的技能,所以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精力一直非常集中。
2.游戏促学法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游戏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长时间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游戏能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形式中愉悦地接收数学知识,对促进其“学”是大有裨益的。数学的教学游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灵活设计,如,口算状元赛、数学大侦探、超市购物节……等等,只要教师用心去设计,这样的数学游戏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信手拈来。
如在讲“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时,我带了5个小闹钟进入的课堂,在讲授基本的时间知识后,我就组织学生来一场游戏比赛,5个人一组,我说时间(如小明想早晨6点25分起床),让学生拿闹钟调整时间,看谁调得快、调得准。
3.实践促学法
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如果教师能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形式来学习数学,对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非常有益的,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得到更强烈地感性认知,这比单纯地通过理性的、抽象的理论来教学要容易掌握得多,也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说,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是数学促学的重要形式,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在教授“克和千克”时,我考虑到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对千克的感性认知是比较充分的,家长购物时大多是以千克来计量的,一千元大概有几个苹果、有多少瓶饮料是有直观认识的,但对“克”这个单位就没有具体的印象了,只是在课本上知道了1000克等于1千克,但到底多少是1克,就无法描述了。所以,我就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了实践体验式的学习,让他们用天平自己新手称一称,一个橡皮、一只铅笔、一个玻璃球有多少克,一克茶叶、一克盐大概有多大的体积,通过这个实践的学习,再遇到相关的问题,学生们就没有太大疑问了。而且,学生也特别有兴趣用这种方式开展对数学的学习,这也达到了促学的目的。
总之,要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首先要明确“学”的理念和目标,其次要教师努力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和喜欢自己,从而喜欢上自己的课。然后,教师通过努力研究探索,设计合理的促学方法,并大胆积极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验证,在研究、实践、反思、优化的过程中,使学的效果越来越好,为学生想学、会学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参考文献:
[1]陈鸿儒.用多样的“教”促进学生的“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6,(2):88.
[2]仵格林.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趣”促“学”的途径[J].陕西教育,2012,(5):77.endprint